第九百六十三章 書院凶案(1 / 2)

王默才剛接下經書,冷峰道人已消失在兩人視線之內。

“白鹿洞書院,將兩本經書交給一位名叫冷賢的堂長。”冷峰道人說完,忽見洞內劍光閃了一下。

“看清楚了嗎?”

“沒有。”王默與江獨步都道。

又是一道劍光閃過。

“看清楚了嗎?”

“沒有。”王默說道。

“看清楚了。”江獨步確實看清楚了,隻覺得這一劍特別奧妙,暗中記下。

“看清楚了嗎?”冷峰道人又問,同時在黑暗中完成了劍招,但隻見劍光一閃。

“沒有。”

“看清楚了嗎?”

“沒有。”

“看……”冷峰道人突然覺得不對,罵道,“你小子竟敢耍我!”

“道長有話盡管說。”

“我沒話對你們說,快滾!”

“道長保重。”

王默雖然猜不透這裏麵的玄機,但隱隱覺得有人會找冷峰道人的麻煩,隻是冷峰道人說了沒話可說,他要是再繼續問下去,未免太不知趣,就帶著江獨步下了山。

“少主,這一僧一道十分奇怪,偏偏又長得那麼像,難道他們是雙胞胎?”

“我看不止。”

“莫非……”

“走吧,去白鹿洞書院瞧瞧。”王默腳下一頓,回頭看了下,歎道,“看來廬山將會有大事發生,咱們盡人事,不必強求。”

江獨步懂了,說道:“少主,一會路上若是遇到小賊,讓我來對付。”

“可以,但不要殺人。”

“遵命。”

白鹿洞書院頗為出名,兩人根本不用人引路,在山下問清楚了方向,就離開了。

那僧人眼見兩人走了,卻是對那個下人說道:“你知道這兩個人是誰嗎?”

“是誰?”

“他們一個叫傻瓜,一個叫笨蛋。”

“為何這麼說?”

“因為他們又傻又笨,走走走,快躲起來,無論聽到什麼,都不要跑出來看。”

天黑之後,一群道士來到玉京洞外。

冷峰道人像是早已知道他們會來,走到洞邊,冷冷問道:“你們來晚了。”

“不晚。”話音未落,一人從天而降,也是個道士,但看上去比冷峰道人老得多,穿的也很講究,非全真道,而是天師道,“冷峰,跟我們走吧。”

“跟我們走?”冷峰道人不屑,“你以為你們是誰,我冷峰道長……”

驟然間,他渾身一抖,目中閃過一道精光,差點使出剛才那一劍。

“好,我跟你們走!”冷峰道人冷冷說道。

廬山最高峰為漢陽峰,第二高峰則為五老峰。

李白曾有詩曰: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鬆。

鼎鼎大名的白鹿洞書院,就位於五老峰南麓。

幾百年前,有一個唐朝人,名叫李勃,隱居五老峰下讀書,養了一頭白鹿。

這頭白鹿通人性,被稱為“神鹿”。

此地本沒有洞,隻因地勢低凹,俯視似洞,所以就被稱為“白鹿洞”。

南唐時期,李氏朝廷在此興辦“白鹿國學”,學者甚多。

北宋時,書院發展迅猛,“白鹿洞書院”受到朝廷重視,開始名震天下。

到了南宋,一代大儒,理學宗師朱熹,在江西做大官,下令修複白鹿洞書院,自認洞主(山長),並製定了院規,延請教師,招收學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數十年後到達鼎盛。

可惜的是,元末時期,白鹿洞書院毀於戰火,荒廢了七八十年。

直到四十年前,朝廷開始重視書院,修複了白鹿洞書院十之七八。

而十年前,皇帝更是下令全部修複了白鹿洞書院,甚至還想擴建。

四十年來,白鹿洞書院先後有六位山長,也就是院長,最早一任院長姓陸,被尊為陸山長,任期十多年。

現任山長姓朱,任期剛好是十年,而因為他姓朱,許多人懷疑他是皇親貴族。

白鹿洞書院除了山長之外,還有堂長,也就是副院長。

白鹿洞書院的堂長有三位,其中一位就是冷賢。

這位冷堂長任期最長,三十多年前就是堂長,其他堂長換來換去,就他沒還。

有人就說他後台硬,無人敢動,連朱山長都要尊他一聲“冷老先生”。

奇怪的是,見過這位冷堂長的人很少,因為他一不教學,二不參加學會,三不公然露麵,所以有個外號,叫做“三不先生”或者“三不堂長”。

據說三十多年來,見過他的人除了六位山長外,就隻有他的徒弟傅夫子。

傅夫子六十來歲,比朱山長小幾歲。

論學問,傅夫子不在朱山長之下,甚至學生們都暗中說傅夫子的學問要在朱山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