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情債(1 / 3)

聽聞孟成良手中有貨,林致義多留了一個心眼,問道:“不知孟兄弟此行允州,運的是何貨物?”

“藥材,還有茶貨。”孟成良歎口氣道,“藥材如今楚地緊缺,賣的價好也順。可惜那三萬斤茶葉,裝船的時候部分浸了水,有四千多斤受潮,楚地的茶商來看貨的不少,但一聽聞有部分茶葉受潮,個個便打了退堂鼓沒了後音。伯父準備將這些茶葉暫時寄放在允州的庫房,等與我回家辦完了家事,回頭再來賣。”

“若茶葉受潮不馬上處置,等過些日子恐怕會令更多的茶葉牽累。”林致義經營茶葉多年,對茶葉的習性了如指掌,“不知道孟兄弟的這批茶葉,可是今年的夏茶?”

“正是。”孟成良道,“我們這些做行商的,不比你們坐商自在,走萬裏路吃千行飯,有什麼貨物便經營什麼貨物。這批夏茶乃是產自嶺南理縣,品質優良,可偏偏……唉!”

林致義喜出望外,本來林記茶行便苦無貨源,雖然這批三萬斤的茶葉滿足不了需要,但總算能解燃眉之急。林致義急忙問道:“不知道孟兄弟的這批貨物在何處?為兄不才,家中便是經營茶貨生意,若這批茶葉的品質尚還說的過去,我們可以一次全部收下,也免得令孟兄弟淩州和允州兩地來回奔波。”

孟成良無奈道:“這批貨物現就在外城的一處貨倉,不過這些事是由伯父做主,我這個做晚輩的不好僭越。現在伯父正在樓上與本地的一名客商談,若是成了,恐怕也幫不了林兄台你的忙。”

說話間,果然樓上一個接待賓客的房間打開,從裏麵走出兩個中年人,其中一個林致義認得,正是允州四大茶行之一南福茶行的大掌櫃福應言,離的也不遠,隻聽福應言對那孟成良的伯父孟鼎寬說道:“孟掌櫃,在下給的價格已經很公道,你回去考慮一下。告辭!”

林記茶行缺貨,同樣其他的大茶行也缺貨,這都怪林瑜半途殺出,截住了很多貨源。林致義本來想看她如何將貨爛在手裏賠的一幹二淨,沒想到她居然可以迎著楚地新政令的東風,變成楚地商界赤手可熱的人物。其他的茶行不惜重金收下她手中的貨,林記這麵就比較倒黴了,本身與林瑜的關係就很尷尬,也就沒了這個大供貨商。才有了今日的困窘。

天無絕人之路,林致義不想錯過這個機會,既然南福茶行出手了,林記沒道理錯失良機。孟鼎寬送走福應言,走到這麵來,對孟成良道:“賢侄,夜也深了,帶著你的相好我們該回住處了。”

孟成良起身引薦道:“伯父,這位是林記茶行的三掌櫃林致義。林兄台,這位便是我的伯父孟鼎寬。”

林致義起身跟孟鼎寬行禮:“見過孟掌櫃。”

“原來是林記的人,是否見過麵?前些年曾跟林記的林致召有過生意往來。”

林致召是林致義的大哥,也就是林瑜的父親,林記茶行的大掌櫃。

林致義並不記得見過這孟鼎寬,不過他可不想錯過這熟絡感情的機會。林致義道:“前些年在下隨兄長經營,便在一旁見過孟大掌櫃。”

“原來如此。怪不得麵善。”孟鼎寬上下打量著林致義,生意人的習慣,見到一個人就好像見到一件貨品,非要看清楚了才行。

林致義與孟鼎寬寒暄幾句,不由問道:“不知道南福的福大掌櫃可與孟大掌櫃談成了生意?”

孟鼎寬憤憤不已道:“三萬斤新茶,我隻開價白銀兩萬兩,林掌櫃也是做茶貨買賣的,自然知道現在的行情,這價格至少比市價低了三成。就算刨去那幾千斤受潮的,那姓福的也有得賺,可他偏偏還要跟我壓價,說要以往年的價格來收。這不是誠心要我喝西北風麼!”

林致義心說南福有林瑜的天任茶行這個大供貨商,自是有恃無恐,見孟鼎寬急著走出貨急,自要大幅度壓價。這已經是茶行不成文的規矩。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幾大茶行聯起手來也做不了主了。

林致義道:“三萬斤新茶,如果品質尚可,即便有受潮的情況,兩萬兩的價格也是不貴的。”

孟鼎寬像是找到了懂行的人,道:“還是林掌櫃的公道。”

林致義道:“不知道孟大掌櫃的這批貨現在何處?若可以,林記可收了這批貨,自不會怠慢了孟大掌櫃。”

“如此。”孟鼎寬哈哈一笑道,“林掌櫃的也是爽快人,明日便去我在外城的貨倉,查驗一下貨。不過明兒個頭晌我要處理一些藥材買賣的尾事,時間可約在下午的申時。林掌櫃你可要準備好貨銀,最好我們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和家侄也好趁早了了心事,趕回淩州。”

……………………

一宿的逍遙快活,林致義春風得意馬蹄疾。林記的大掌櫃病重,這個繼位人的人選還沒定下,如今林記遇到了空前的麻煩,誰能解決誰就是大功臣,林記店鋪的那些掌櫃和夥計就信服誰。指望林記大掌櫃的那個小娘子小嫂子?怕她還撐不起家業。

第二日,林致義對昨晚與孟鼎寬談生意的事情對二哥林致楊隻字未提。到了下午,臨出門的時候他隻是帶了林記的一名帳房,名叫成連九,又帶了幾個夥計。也不說出門做什麼,匆忙往外城而去。

到了約定的貨倉,裏外有不少人在幫忙晾曬茶葉。林致義走進去,正好遇上孟成良,孟成良道:“林兄台,你可算來了。”言語間頗為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