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道:“不知道唐伯父這裏有多少貨,可否先帶我們去看看?”
“嗯。”唐善年起身道,“唐家與林家乃是世交,不管世侄女你要多少貨,我這個當伯父的都會支持你,給你最便宜的價格。”
唐善年顯然不認為林瑜能進夠多少貨,對此次生意不太重視,隻是隨便找了個家丁就帶著林瑜三人到了後院的貨倉。
貨倉裏,一箱箱的茶葉堆滿了寬大的貨倉,餘朗算不出到底有多少貨。
唐善年道:“我這裏的茶都是不經發酵的綠茶,上等的茶葉八錢銀子一斤,中等茶葉六錢,下等茶葉五錢。不知道世侄女想要如何品質的茶葉,又需要多少?”
餘朗和林瑜早些時候已經打聽過市價和進貨價,唐善年開出的價格與采購價基本吻合,還要稍微低一些,低的也隻是零頭,並不太多。但積少成多。
林瑜上前看了茶葉的貨板,還特地讓開箱查驗了一下批量的貨,餘朗這次的計劃就是做大眾生意,相信楚地各縣城還有賣散貨的茶莊需求量最大的還是中下等茶葉。
與餘朗交頭接耳一番,林瑜問道:“不知道唐伯父這裏中等茶葉和下等茶葉合起來有多少?”
唐善年道:“這一季的夏茶,有中等茶葉四千斤,下等茶葉六千斤。”
林瑜道:“唐伯父,瑜兒也不跟您兜圈子,瑜兒也知道這一季的夏茶不好賣,眼看秋茶就要上市,相信到時候茶葉的價格還要再降,瑜兒不管是中等還是下等,這兩樣都算是五錢銀子一斤,如果唐伯父肯成全價格,那瑜兒一次將唐伯父這裏的中等和下等茶葉全買了。”
“全買了?”唐善年嚇了一跳,他原以為林瑜小打小鬧,沒想到居然獅子大開口一下子進貨一萬斤,“世侄女,那可是一萬斤,需要五千兩銀子。你……”
“這麼說唐伯父同意按五錢銀子出售茶葉?唐伯父不用擔心瑜兒賴賬,簽訂了買賣契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錢清點,貨物查收,兩不虧欠。”
唐善年有些坐立不安了,今年的夏茶采購價一降再降,各大茶行就是拖著不買夏茶,眼看秋茶就要上市,到時候茶價還指不定降到何等程度,偏偏這時候林瑜居然要來大批采購,著實令他意外。
唐善年馬上與林瑜簽訂了買賣的契約,一頭林瑜去雇馬車和人手來搬運茶葉,一頭餘朗拿著一匣子的金餅去兌換銀子,除去貨款,餘朗手頭上也隻剩下三千多兩銀子。
“世侄女,恕伯父我問你一句,你這些錢……從何而來?”銀貨兩清,唐善年好奇地問林瑜。
林瑜用早就準備好的說辭道:“其實瑜兒隻是做中轉的買賣,背後有一位大東家,唐伯父,您可以幫忙聯係一下其他的茶商,未來幾日我們還有大批貨物要進購。”
有了唐善年從中穿針引線,找到其他出貨的茶商不難,而今更重要的是聯係到楚絲商人,而且要讓其甘願拿出錢來訂貨。這點比現銀買貨困難的多。
經過打探,餘朗了解到而今江南一位有名的大行商陸載元正在允州,而這陸載元穿州過省,什麼賺錢他經營什麼,幾十年間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幫工變成江南赫赫有名的行商,經營手段不是一般。最重要的是他也同樣經營楚絲,當初在漢夏南北對峙的時候他就將楚絲運到漢境去賣,漁利頗豐。
畢竟楚絲大批上市還需要時日,這次陸載元到允州來並非是為楚絲,而是為米酒。所見的也都是當地有名的酒商,林瑜剛開始做生意,籍籍無名,去投遞了拜帖,看門的直接給趕了出來。
“我們明日再來。”餘朗有些氣惱地說,“瑜兒你放心,我有辦法讓這陸載元心甘情願地為我們所驅使,日後少不得跟他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