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金錢觀念——不做金錢的奴隸,隻做金錢的主人(3 / 3)

“沒有啊。”

“告訴您,這幢百貨公司就是我的!”

在大家的眼裏,這個小夥子很聰明。首先,他賬算得很快,一下子就計算出每支兩美元每天10支,10年的雪茄煙錢可以買一幢百貨公司;第二,他很懂勤儉持家由小發大的道理,並身體力行,從來沒有抽過一支兩美元的雪茄。

然而,誰也不能說這個小夥子有“高財商”,因為在紳士看來,他雪茄沒抽上而百貨公司也沒攢下,這怎麼又算得上真正的聰明呢?而反觀紳士,他的智能才是大智能,錢是靠錢生出來的,不是靠省錢而帶來的!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有這樣一本書,美國作者從眾多闊佬的致富經驗中提煉出令平頭百姓有望晉升7位數身價的行動綱領。諸如從現在就開始投資,拿出自家收入的20%,強迫用於投資;無論是積攢孩子的學費,還是購買樓盤,都得製定理財目標,並一心一意地去攀登。這樣一步一步,由少到多,財富也就積累了起來。

當然這並不是說要大手大腳,花天酒地,無所顧忌,任己所為。如果不顧及自己所能承受能力去揮霍,那就是浪費,是墮落。應該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能力範圍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總是顧慮太多反而會影響心情,人的情緒很重要,心情快樂才會使情緒高漲,激發出內在潛力和鬥誌,才會更加努力和高效地去工作和學習,這樣的生活才精彩!

傑克說:“那我以後要賺很多很多的錢。”

老懷特問:“賺了錢之後,你想幹什麼啊?”

“存起來。”傑克毫無思索的回答。

“存起來幹什麼,有了錢不就是要花的嗎?真是個笨蛋。”馬布裏用手指戳了戳傑克的腦袋。

老懷特笑了:“有了錢還要會花錢。賺錢是為了什麼?為了帶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帶給我們更多的幸福。所以啊,就要讓錢為你的幸福快樂服務。”

財商魔法書:有錢人會享受

保羅·艾倫(Paul Allen)因與比爾·蓋茨共創微軟而致富。有人說,他比上帝還有錢,而蓋茨比他更富有。

前段時間,這個超級富豪在新奧爾良露麵,討論美國有線通訊業務的未來。而其他所有人想談論的話題卻是這位億萬富翁的新船。

艾倫的新船名為章魚(Octopus),全長125米,相當於英式足球場地大小,是世界上最大的私家船隻,有可供兩架直升機起落的升降坪,船中還藏有一艘長達18米的登陸艇。它醒目地停泊在密西西比河岸邊,吸引了成群的過往遊客。

見識到此等擺闊的財富展示,一些應邀光臨新船的高層主管們瞠目結舌,一位電訊業高層主管驚歎道:“就好像是一艘航空母艦。”

時代華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迪克·帕森斯還說:“在昨天來此之前,我還覺得自己很清楚想要什麼,但我已經改變主意了,我們想要一艘船。”

艾倫先生近來一直在竭力花錢。業界觀察家預測,他至少花費了2億美元購買章魚號,而且,為使其浮在水麵,他每年還將額外花費數百萬美元,僅為油箱加油便要花費約25萬美元。

據《福布斯》雜誌預測,艾倫約有210億美元的身家,是高科技行業的第二大富豪,自然買得起如此遊船。

然而,人們熟悉的艾倫雖然有錢,但決不是那種狂妄的人,他說起話來柔聲柔氣,為人很謙虛。父親當過20多年的助理管理員,因此從小博覽群書。1968年,與蓋茨在湖濱中學相遇時,比蓋茨年長兩歲的艾倫以其豐富的知識折服了蓋茨,而蓋茨的計算機天分,又使艾倫傾慕不已。兩人成了好朋友,一同邁進了計算機王國,掀起一場軟件革命。

就是這樣擁有很多財富的人,他也懂得讓財富為自己的生活服務,從而不因為一時的吝嗇而放棄享受物質的機會。獲得精神上或者物質上的享受是他努力工作的一個重要目的。這並不是艾倫這個有錢人自己的金錢態度。足球明星貝克漢姆就是擁有這種態度的典型富人。

作為一個稱職的物質主義者,貝克漢姆不放過任何一個享受的機會,哪怕簡單的剪頭發也一定要花上300英鎊。

除了享受之外,貝克漢姆還把消費看做發泄不滿的一種方式,比如,冠軍聯賽上曼聯輸給皇家馬德裏後,貝克漢姆就到阿瑪尼專賣店買了一大堆衣服,在他看來,花錢的樂趣足以打敗心中的任何不快。我們再來看看貝克漢姆的奢侈品清單:

豪宅:貝克漢姆夫婦在赫特福德郡購買的豪華別墅足足花了250萬英鎊,另外他們還擁有一座價值170萬英鎊的鄉下別墅,一棟價值100萬英鎊的寓所和其他幾處房子。

座駕:作為愛車一族,貝克漢姆的豪華車隊至少包括7輛高檔轎車。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護他那金子般的右腿,貝克漢姆特別注重汽車的安全設備,每一輛車都要求廠商進行特別改造。

服裝:貝克漢姆對衣服的癡迷無疑是受了老婆維多利亞的影響,他隨隨便便就可以花350英鎊買一件Maharishi運動褲,或是花400英鎊買件RobertoCavalli襯衫。

禮物:貝克漢姆與維多利亞相互贈送的禮物都非常貴重。貝克漢姆則經常給愛妻買一些她喜歡的名牌。而當貝克漢姆花4萬英鎊訂做了一隻訂婚戒指後,他對珠寶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從此,幾萬英鎊的項鏈、幾十萬英鎊的鑲鑽名表都成了逗維多利亞開心的禮物。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真正的有錢人,能賺錢,也會花錢,不奢侈浪費,也不吝嗇守財,這是他們異於常人的金錢觀。

其實,大多數有錢人都是白手起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而變得富有,知道財富來之不易,所以他們的生活並不奢侈。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吝嗇鬼、守財奴。對於他們來說,生活節儉的真正含義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也就是說,花費要恰到好處。但吝嗇的含義則不同,它指的是當用的不用,不當用的也要省。

正是這樣的一種對待錢的態度,使得那些有錢人懂得讓錢為自己的幸福服務,從而增加了自己對生活的滿意度,這種滿意度讓有錢人更加有一種輕鬆賺錢的思維,反而獲得更多的財富。

馬布裏問:“我馬上就要大學畢業了,怎樣才能向富人那樣賺錢呢?”

麥基說:“你現在一無資本,二無經驗的,想賺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懷特笑著告訴他們:“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學習有錢人的金錢法則。”

財商魔法書:向富人學習致富經驗

有一個百萬富翁和一個窮人在一起,那個窮人見富人生活是那麼的舒適和愜意,於是窮人對富人說:“我願意在您的家裏給您幹活三年,我不要一分錢,但是你要讓我吃飽飯,並且有地方讓我睡覺。”富人覺得這真是少有的好事,立即答應了這個窮人的請求。三年後,服務期滿,窮人離開了富人的家,不知去向何方。

十年又過去了,昔日的那個窮人已經變得非常的富有了,而以前的那個富人相比之下,就顯得很寒酸。於是富人向昔日的窮人請求:願意出10萬塊錢買他這麼富有的經驗。昔日的那個窮人聽了哈哈大笑:“過去我是用從你那學到的經驗賺取了金錢,而今你又用金錢買我的經驗呀。”

原來的那個窮人用了三年時間學到了經驗。於是他獲取了很多財富,變得比那個富人還富有,那個富人也明白了這個窮人比他富有的原因是因為窮人的經驗已經比他多了。為了自己擁有更多的財富,他隻好掏錢購買原來的那個窮人的經驗。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真正高明的有錢人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財法則。要想富有,就必須學習富人。

善於創造財富的人並不一定聰明,隻不過他們在這方麵研究的比較多、比較透,正像你也有一技之長一樣,掌握有錢人對待金錢的態度和法則,也許你會發現:“是的,我也可以成為有錢人。”

(1)千萬不要把你掙到的錢都花光、你花掉的錢與你賺到的錢相比,比例越小,你越會很快變得富有起來;

(2)用現有的錢賺取更多的錢。合理的投資將使你的金錢快速增長;

(3)讓金錢成為你忠實的奴仆;

(4)患上享樂適應症花錢並不能給你帶來快樂。然而許多人都這麼做,於是他們一生都要麵對高額的信用卡帳單,以及失望的情緒。

(5)控製開支做預算,減少花錢的欲望;

(6)要讓你存下來的錢成為你的奴隸,要它為你來效勞;

(7)提防財物損失;

(8)積小利成大利,要尊重不起眼的小事情,要尊重小錢;

(9)不斷增進賺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