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老師每天拿一本字典,戴著眼鏡,沒事就翻,把中意的字寫到一個紙條上,左思右想,又用鉛筆劃掉。
明珠覺得好奇:“在做什麼?”
喻老師仍低頭認真地看著那張紙:“知春讓我給她的孩子取個名字。”
“那可是重任,一定要取好。”明珠已經可以和喻老師輕鬆地開玩笑了。
說到起名字,喻老師頗感自豪,說:“那當然了,名字伴隨人一生,一定要取好,筆畫不要太多,寓意要好,還要和八字合。你們四個的名字,都是我取的,知春,知夏,知冬,還有……”說著說著,喻老師聲音低了一些:“還有,知秋,你叫知秋,那時候,我給你取了名字的,本來沒打算……”
兩個人忽然都沉默了。
明珠的孩子也沒取名,想到這裏,她打破沉默:“你幫寶寶也取個名字吧!”
一聽這話,喻老師受寵若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給孩子取名,不僅是重任,更是殊榮,她哪有資格,哪有資格啊?她第一反應忙拒絕:“不行不行,我不行,這個得問問你婆婆,讓你婆婆取。”
“沒那麼多講究,你是語文老師,你取的名字都很好聽。嗯!知秋,也好聽。”
見明珠說得誠懇,喻老師才接受了提議:“好,我想想,我好好想想。”
這時,知春打來了電話,告知自己回西安的時間和航班的,末了,問道:“媽,我讓你給孩子取名字取好了嗎?”
“我想了很多字,你看,草字頭的蓁啊,芃啊,葳蕤,都不錯,還有個萱字,萱草也是無憂草,也代表母愛親情,你覺得呢?”
知春馬上表示讚同:“萱不錯,我在這邊住的地方就叫萱園。那就和若皎的也連起來,叫若萱吧!”
“行,你喜歡就行。”
知春心情不錯,在電話裏調侃:“沒叫招弟引弟就好,嘻嘻!”
“切。不跟你說了,孩子醒了。”
知夏一家,也在為孩子取名爭論不休。知夏給孩子取名若澹,婆婆雙手讚同,連聲稱好:“蛋蛋好,蛋蛋娃好。”
可是當知夏說想要孩子跟自己姓許時,婆婆馬上驚叫:“那怎麼行啊?這是張家的孩子,怎麼能跟你姓?張浩又不是入贅的。別的都行,這點我不同意,這不是胡鬧嗎?”
看到婆婆跳腳的樣子,知夏覺得好笑好玩,她故意為之,就想看看婆婆的反應。大多世人都搞錯了,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又不是什麼私人物品,要什麼冠姓權,李唐趙宋今何在?她都已經“澹兮其若海”了,浩浩恢弘,坦蕩廣闊了,豈會在意這些。
沒想到,張浩竟然說:“我同意。知夏辛辛苦苦生下澹澹,應該有取名和冠姓的權利。我同意。”
婆婆急了:“那怎麼行啊?這不是胡鬧嗎?你家有弟弟,弟弟將來生了孩子,當然會姓許,你在這兒爭什麼呢?”
皎皎抗議了:“為什麼弟弟可以姓許,我不可以?我也要姓許,許啊,顧啊,是文藝小說裏作家們最常用的姓,我也想姓許。”
“胡鬧胡鬧,你們都瘋了。”婆婆氣呼呼地出去了。
知夏笑了:“去叫媽回來吧!我開玩笑的。我不在乎這個。”
“我不是開玩笑的。老婆,這次你生孩子,我在旁邊看著,觸目驚心,心裏特別感動,也特別難過,那是女人拚了命生下的孩子,姓她的姓怎麼了,如果能給你一點慰藉,那算什麼?有什麼不可以?孩子叫阿貓阿狗,那都是我的孩子。”張浩說得很誠懇,他一急,說話就有點結巴,她仿佛看到他第一次向她表白的樣子,就是這樣,喘著短促的氣,額上冒出了汗,臉上帶著憨厚的表情。
“你真的這麼想的?”知夏覺得很意外。
“真的。”
皎皎一直在旁邊逗寶寶,也聽了爸爸媽媽的話,插嘴道:“真的嗎?爸爸你說的是真的嗎?我也可以姓媽媽的姓嗎?”
“你湊什麼熱鬧呢!別鬧。”
張浩出去安撫母親了,過一會兒兩人一起回來,婆婆氣已消了大半,嘴上猶在嘟囔:“反正我不同意,絕對不同意。”寶寶醒了,婆婆仍速速去抱,口中呼喚小兒名字逗引孩子,像宣示主權似的:“張澹澹,蛋蛋娃。”
月子中心的日子結束時,知夏同意了搬回家裏。婆婆最開心,給知夏保證:“你除了給蛋蛋喂奶,其他什麼事都不用管。”
知夏莞爾,模仿某女主持人的口氣,調侃道:“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