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表哥也很同意:“那我原來因為興趣去學電影後期動畫,也不適用商業時間管理,但我當時學得非常沉迷。”
“這麼看,你們倆當時就算時間自由。能選擇去非營利機構,能學電影後期動畫,求仁得仁,就是時間自由!”我給出判斷。
“還真的是!”他倆都高興起來。
大表哥又說:“但我當時一起學的同學,有的是因為一直沒找到工作,家裏給交學費逼著讓學手藝,他就學得特痛苦。學同樣的東西,對他來說就不可能是時間自由。”
我分析說:“因為出發點完全不同,你是為了好玩,他是為了以後生存。”
大表哥說:“我一開始是為了好玩兒,後來完全沉迷了,一做做一天都想不起來吃飯,也不會去擔心這個手藝未來能不能賺錢。反而我的作品是我們班上最好的。”
粽粽說:“那你這是進入心流了。”
大表哥說:“但我後來沒幹這行呀。也有同學本來就是這個行業的,專程又來學手藝,學完回公司就變成骨幹了,學完就賺錢了。”
我不同意:“但你如今但凡涉及屏幕審美的手藝都很厲害,已經全都變成核心競爭力了,也賺錢了。”
我總結說:“這說明,看似用同樣的時間做同樣的事,但不同的人出發點完全不同。有的為了生存,有的為了賺錢,有的為了好玩,最棒的是你這種的,能獲得心流。心流本身就是自由。”
粽粽馬上說:“那我有個啟發!說明別人本階段做的事,如果你沒有相似的出發點,就不具備參考性。要是人家為心流,你為賺錢,那人家做了就已經幸福了,但如果你沒賺到錢,就會痛苦;要是人家為好玩,你為生存,那人家是躍躍欲試,你是度日如年,感受會有巨大的差距。”
我也受到啟發:“那這麼看,商業時間管理研究的時間,要麼是用來生存的時間,要麼是能賺到錢的時間。其他分給好玩和心流的時間,就需要有對應的時間管理來解釋和分類。不然人就會一直在其中搖擺和焦慮。”
粽粽又說:“對!那還有運動鍛煉的時間,應該算哪一類呢?”
我分析說:“運動鍛煉是為了健康,是為了好看,不一定是為了好玩或者心流,但保持健康應該是所有時間管理的基礎。如果負責任地給別人提時間管理的建議,用於運動的時間是必須要保障的。但是現在所有的商業時間管理,都不會提這個。”
大表哥又問:“那玩遊戲、刷短視頻入迷了怎麼算?本來就是想簡單玩一會兒,結果被手機綁架了,完全談不上時間管理,因為根本就沒想著管理,沒有管理的時間應該怎麼分類呢?”
我說:“主動去對時間掌控,才是時間管理。人可以主動去玩,人有選擇玩的自由。人是可以心安理得地玩的,這是人天然的需求。商業時間管理給人的焦慮,就是讓你有一種錯覺,認為玩和休息是讓人慚愧的。但是,本來主動玩的意願,被手機、遊戲或者其他讓人上癮的東西綁架以後,這部分時間就變成被動的了。”
粽粽補充說:“這麼看,沒智能手機的時候,和有智能手機以後,不是一種時間管理。因為現在算法太聰明了,手機的精神控製能力太強大了。”
我說:“那時候的時間管理應該容易多了,可以叫作古典時間管理。我們現在研究的是智能手機時代的時間管理,在智能手機參與之下,尋找時間自由。但自由一定是主動的,因為被動不可能自由。時間自由,一定是從主動的選擇之中得來的。”
討論到這兒,有什麼東西陡然澄明,我感到之前所有對這件事的采擷和堆疊來到了一個聚變的節點。在無數的願望和紛飛的表格之中,那些真實的時間需求分類已簡潔明朗,都各自對應著一種生命的質感。藥方已經浮現在我腦中:
“一套完整的時間管理模型,可以幫助人正視和厘清自己的真實需求,去實現飽滿自由的人生。一個追求飽滿自由的人,會想要健康自如地使用自己的身體,所以他一定會付出時間鍛煉。他還會渴望成長,成長中一定會遇到挫折和困境,他意識到這個時期自己的痛苦,就會付出時間應對和突破;他會期待擁有安身立命的能力,讓雙腳站立在堅實大地上,因此他會付出時間打磨核心競爭力;他一定喜歡玩,也對各種人和事感興趣,他會保有好奇心,願意付出時間多看這個世界;一個幸福的人,一定常常沉浸於熱愛的事物,在心流中抵達精神家園,為得到心流,就要付出足夠多的時間。一個人的生活可以是豐富燦爛的,他可以活得像個花園,其中生長著不同的植物,對應著付出的不同時間。”
按照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開頭方式,這個故事應該這麼敘述:兩年後,當《五種時間》成為超級暢銷書占據全國社科類書籍榜單首位的時候,趁早的三人時間管理團隊又想起2018年那個炎熱的下午,他們對時間管理做出的嶄新的五種時間分類:生存時間、賺錢時間、好看時間、好玩時間、心流時間。
獲得這五種描述時間的詞組和它們之間的結構關係之後,真正的“五種時間”時間管理大課隨即順利誕生。練入最上一級拿到藥方,如有武功秘籍自動呈現,我的武功便日漸爐火純青,既可以坦誠教學商業時間管理,也可以深入淺出絲滑回答廣泛提問,最重要的是,它解釋了人的真實需求和人在時間中的自由意誌,也就徹底醫治了我自己。確切地說,這不是一套藥方,而是一套藥理,明確了五種時間的規律和作用機製,經由排列組合,便可衍生出萬千藥方,根據不同的心願和根基,對症給藥,讓每個人都可以耕種自己的時間花園。從此以後,一人一塊心田,好好種,種什麼都開花結果。
2018年7月之後的兩年中,為了論證它幫助人建設時間花園的有效性,在整理成文字出版之前,我在全國一共巡講了二十六場線下課程。課程由“腦內投屏”Alex大表哥設計出所有現場感官體驗和教具部分,由“人肉白盒”粽粽規劃出所有流程表單和練習冊部分,由“上身大法”在下瀟灑姐完成現場的深度拆解與演繹。“時間管理鐵三角”堪稱完美組合,令古典時間管理進入到智能手機時代的時間管理,麵貌煥然一新。
生存時間、賺錢時間、好看時間、好玩時間、心流時間,這五個詞組棒極了——在表達時間自由的過程中,我們放棄了所有大詞。就像穿過繁複的禮服,人會開始喜歡簡單的衣服。華麗複雜的東西多數是為了顯示實力,或者掩蓋虛弱,而我們不再虛弱了。
就是這樣。一旦念覺,則時來運轉。
本命事業
人的福氣早就寫好,就在本命中。找到本命,把它做下去,就是事業,和它在一起,就是自由。
馬甲線大賽從2016年起辦了三屆,因為第二屆的旅遊目的地,我去了夏威夷跳傘,並在夏威夷的黑夜醒悟;因為第三屆的旅遊目的地,我去了塞班,漂浮在海裏見到了自由。很明顯,馬甲線大賽就是我的本命比賽,之中囊括健康好看、新老朋友、遺願清單、美食旅行,竟然還有人生覺悟。我知道,真正要做的事,就蘊含其中。
2018年年底,忙完“五種時間”,我開始仔細觀察聚寶盆一樣的馬甲線大賽,看它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這樣一追溯,時光就要倒流回2013年。
這世間所有發展到繁多的事物,追溯起來都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緣起。馬甲線大賽的緣起裏包含三個人:問問、我、孫教練。
問問是我的女兒,她是第一個緣起,因為2012年12月,她出生了。
我的行動是第二個緣起,因為2013年3月,我被產後身材嚇壞了,決意在家自己找辦法減肥。
在這一套緣分的聚合裏,前兩個隻是基礎,因為常常有千萬個嬰兒出生,又常常有千萬個女性被產後身材嚇壞,決意減肥。
其中最重要的緣起是,有人給我派來了人間天使:孫教練。誰能想到,因為多出一個教練,人生就會在之後拐向另一個平行宇宙。
派他來的人,或者說派他來的公司,在前文第一章“盛夏的伏筆”裏出現過,它叫耐克。把伏筆這件事搞得最富於技巧而又深藏不露的大師,從來都是命運。
整個流程簡單說就是,耐克官方發現我在微博上連載自己的居家健身打卡,於是找到我,和我溝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支持我把微博上的話題內容“和瀟灑姐塑身100天”出版成書;第二件事,為我定做到2013年年底的長期健身計劃,並選派專業教練一名。
耐克給的出版支持我不陌生,但對教練支持我一知半解,還想再探討一下。耐克官方說,你先看看這個教練。2013年,孫教練二十六歲,俊美又矯健,陽光又溫和,我一看,這件事兒就定下來了。孫教練就這樣來到了我的身邊。
就個體外形而言,孫教練給我帶來了什麼變化呢?在此就適當吹一下吧:他開始訓練我那年,我三十五歲,如今我四十四歲,從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每一年我都以為那是我身材的巔峰,然後發現下一年才是巔峰。差不多就是這個變化。
孫教練到來以後,我人生中運動這條線就發展得順風順水。運動插畫書《和瀟灑姐塑身100天》出版後,2016年,我又在優酷平台開通了《和瀟灑姐塑身100天》節目,同年首屆馬甲線大賽啟動,選手雲集,賽事話題在微博獲得了上億閱讀。現在的問題是,這裏麵我的本命到底是什麼呢?就是每年做馬甲線大賽嗎?
如果塞班的海洋已經告訴了我,是身體自由,那麼,什麼是身體自由呢?是誰的身體自由呢?
由於常年運動習慣已經建立,我本人對身體自由是沒有困惑的,因為抵達它的途徑相當確定:是五種時間中好看時間追求的目標,是運動、睡眠和飲食這三項綜合管理的結果。隻要把行動調整到使這三項都達到科學合理的程度,健康就是一個大概率結果。本來這個世界上付出必有回報的也隻有兩件事,分別是,好好學習和鍛煉身體。
身體自由雖然不好描述,但我馬上就能說清楚,什麼叫作身體不自由。
如果你有一個時期,出門前總是頻繁換衣服,照鏡子發現哪件都不太順溜,不是這裏太厚就是那裏太寬,這就是典型的身體不自由,或者說,身體的情況已經讓你不自由了。反過來,身體自由就是在選衣服穿衣服上不費勁,基本上輕鬆搭配隨便穿,隻有場合的匹配,沒有掩飾的需求。
這樣的身體不取決於絕對的身高和骨骼,隻要體脂合理,肌肉勻稱有彈性,都能讓衣服在身上自然妥帖。
或者說你有一個時期,見人前總要花心思遮蓋皮膚問題,必須認真使用粉底遮瑕這些人工顏色去營造健康勻淨,已經很難做到簡單打理就容光煥發,說明皮膚已經不自由了,表現在不能自由見人,不敢自由跳過化妝這一重要流程。皮膚不自由以後,那些說走就走的約會都已經不適合你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願參加一個三公裏以上的集體跑步拓展活動,想想都覺得累;大堵車的時候,對臨時下車跑步前往目的地並及時抵達沒有信心;在旅遊景點,需要拾級而上到一覽眾山小的地方,你會選擇留下給大家看包;遇到高層電梯停電,不會立刻毫無怨言地開始自行爬樓;出去玩的時候頻頻叮囑讓小孩慢點兒,實則是已經追不上自己的小孩了。以上這些,都是因為體能不支撐,所以身體不自由了。
至於馬甲線大賽之中的比賽元素“馬甲線”,則是身體自由的視覺指征——體脂低、肌肉飽滿,所以穿衣自由了;代謝好、常出汗,所以皮膚自由了;心肺強耐力也好,所以體能自由了。所有路徑當然都是運動,運動簡直包羅萬象,包治百病。
經過這幾年對馬甲線大賽的觀察,可以說,當初那位肚皮處襯衫緊繃的投資人的判斷確實洞穿人性,運動果然反襯著人性的弱點,可謂知行合一中的重大考驗。簡單說,大家難道不知道持續運動可以獲得好身材嗎?大家難道要通過觀看馬甲線大賽的冠亞季軍才知道嗎?當然不是,大家早就都知道了。
反過來,互聯網上無數的健身視頻,免費的、收費的,足夠練一輩子了,但當你隨便走上哪個繁華街頭,放眼望去,人群中依然沒有幾個緊致健美的人。沒有辦法,好玩的、好吃的、上癮的、舒適的東西永遠誘惑我們,我們最愛的生活都建立在人性的弱點之上。真沒有辦法嗎?孫教練當年的辦法是什麼呢?他讓我慢慢長成一個新我的過程是什麼呢?
如果說我每年的小巔峰是這個過程的結果,那麼當過程按期按量克服掉人性的弱點持續發生,結果就必然出現。那麼,是不是這個過程,才是我的本命?
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團隊解散後碩果僅存的兩位互聯網產品運營同事來找我,和我討論2019年產品的方向。
作為公司創始人,說是在帶領著團隊創業,但很多時候,我的創業感受是團隊在轉圈給我發卷子做題。就好像我剛剛還埋頭在上一節課留的五種時間的作業裏,鈴聲突然響了,下一節課的互聯網產品任課老師又走了進來,並迅速發下新卷子,要求我馬上做。但這一次,我迅速做出來了。
我說:“2019年的產品,我已經知道怎麼做了。”
“怎麼做?”兩個互聯網產品運營女生坐在對麵反問我。
這倆女生的名字很有意思:一個使用的是之前大廠的花名,叫莫晚;一個使用的就是自己的真名,諧音叫發力。當我們偶爾和別人線上線下開會,自我介紹說“公司叫趁早,我們分別是瀟灑、莫晚和發力”時,對方會停頓琢磨一下,很懷疑這是一套基於成功學團隊管理的精心設計。
我把五年前出版的插畫書《和瀟灑姐塑身100天》拿給她倆看。
莫晚說:“如果是運動課程,就又是普普通通的知識付費。”
什麼是團隊之間的懂得呢?這句就是。在和我一起經曆了養豬大坑的血雨腥風之後,短短一句話,前麵已經省略了前情提要和價值觀共識的三百字。
發力說:“每次馬甲線大賽之後,評論多熱烈,大家還是總想要那樣的身材。但是我記得大姐您說過,人的真正生長,是精神覺察、靈魂喚醒。肉體當然要健康要好,但在靈魂麵前,皮囊還是得退到後麵去。隻有像時間管理這種滲透生命的事,才滌蕩靈魂,才歸我們做。”
我說:“我現在明白了,行就是知,身體就是靈魂。身體還是田地,要日精日進,深耕自己的田。我要做的產品是,讓大家能真的願意為結果梳理自己,也付出過程。”
莫晚說:“如果付出一定能得到,大家是可以付出過程的。”
我說:“身材這事,橫下一條心,給自己100天,肯定可以得到。”
發力問:“那我們就調研和歸納所有付出了過程的人,看他們都做到了什麼,然後在產品和運營上,複現出這些動作。”
我說:“我就是這個人,我知道這些動作。”
我站起來,在白板上一個一個,給她倆從頭總結這些動作:
第一個動作,耐克在微博上看到了我的產後康複打卡,看到了我的動機。
第二個動作,孫教練給出運動計劃,計劃匹配了我的能力。
第三個動作,每次訓練,我都有孫教練陪著,鼓勵著。
第四個動作,我參加了耐克的小健身團,一起準備半馬。在2013年下半年,我們健身團七人都堅持了訓練,也都在年底12月完成了上海國際馬拉鬆的半馬。
第五個動作,非常重要,耐克預先告知了本次計劃順利完成會有的獎勵——耐克還將支持我參加台北馬拉鬆。在我心目中,已經依據這個獎勵幻想出未來環球運動生涯的許多旅程。
“因此,”我堅定地總結說,“我們這個新產品需要的功能和運營是什麼呢?我們需要:喚起大家的變身動機,匹配一個好計劃,一個堅信過程的好教練,一支陪伴小隊伍,一份意誌力的優感。還有最重要的,一定,一定,要為參加者設置好確定的獎勵!”
莫晚說:“給這個產品起個名字吧!”
我說:“就叫趁早行動。行動改變人生。”
發力說:“第一個計劃就做‘和瀟灑姐塑身100天’嗎?”
我說:“對!就是我,我就是那個堅信和陪伴過程的人了!”
我明白,論健身運動,我隻能算一個運動啟發者或者陪伴者,是一個在歲月流逝中逆流掙紮的人。要說這件事的意義,有點像加繆賦予西西弗斯的幸福,時間如離弦之箭,人在命定中衰老,但在逝去和有限中我偏要努力,努力中我偏要高興。渺小的人能做的不多,這種偏要和高興,就是意義,就是過程。
莫晚和發力坐在我對麵,眼睛閃閃發光,我盯著她倆看了一會兒,突然意識到,最棒的團隊早就準備好了,一個叫莫晚,一個叫發力,她們一直就在我的身邊。接下來,我要和團隊一起做好最關鍵的項目。要從頭到尾,翻山越嶺,讓它成為經典戰役,要讓它勝利。
2019年3月1日,趁早行動攜第一個計劃項目“和瀟灑姐塑身100天”順利上線,迄今有二十萬人參加了趁早行動上的運動類項目。趁早公司扭虧為盈。
2020年到2022年,我通過了NASM-CPT美國國家運動醫學會國際私人教練認證考試,成為國際認證教練。趁早行動的100天計劃項目涵蓋五種時間結構下的各種技能和習慣養成,發展為一個正向生活平台。
寫這本書的這一年,我已經四十四歲,歲月讓我領會的道理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說完:
人的福氣早就寫好,就在本命中。找到本命,把它做下去,就是事業,和它在一起,就是自由。
我的本命結構:五種時間
我的本命文創:趁早效率手冊
我的本命賽事:馬甲線大賽
我的本命運動:居家徒手HIIT
我的本命教練:孫教練
我的本命事業:幫人養成好習慣
人的一生有300個100天,用100天做一件事。
我要把孫教練在我這裏實現的事,對大家做一千遍、一萬遍,最好是千千萬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