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弓(1 / 2)

對於周定邦的這個決定,這些將領們倒也都沒有什麼疑議,畢竟人家剛才確實展示了這種戰陣的威力,隻有那個李都尉在一個人生悶氣。

但是對於周定邦另外一個決定就有人不願意了。

一個負責軍需的軍官出列到:“屬下有一事起稟將軍!”

“說!”周定邦道。

“雖然楚千總的戰法確有獨到之處,實際效果也十分驚人,此事我等並無異議,但對於各營增加弓箭手一事,卻不可行!”此軍官說到。

“既然已經證明楚千總的辦法可行,那又為何不能擴編弓箭手呢?”周定邦沒有明白他的意思。

“回將軍!由於素來我軍弓箭手編製不多,故各府兵庫內角弓存數都不多,隨軍庫存更少,而角弓製作繁複,需堅木、角、骨、筋、皮膠等物,製作耗時甚多,剛才我也計算了一下楚千總與李都尉演練時耗用的箭矢,短短時間內,楚千總部即消耗掉箭支近兩萬餘支,如遇大規模戰爭,那將消耗的箭支將無以計算,目前我左軍之中箭支數量也僅夠現有弓箭手使用,如若增加弓箭手數量,單箭支一項就壓力甚巨,末將實難供給,還望將軍三思!”這個軍官說出了他的原因。

聽完他的話後,眾將都覺得事實確實如此,周定邦頓時大失所望,沉吟不語起來,楚雷鳴覺得也確實有些難為這個軍需官了,想當初英國之所以建立起以弓箭手為主的軍隊,主要是因為連續多任英王一直大力推廣的作用,弓箭手的培養也是從小孩開始,弓箭的製造也形成了完備的體係,弓箭作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儲備,所以才消耗的起,現在猛然增加大量的弓箭手,確實有些困難,但他還是出列說到:“對於這個問題,末將有一個暫時解決的辦法,末將知道一種長弓的製作方法,製作十分簡單,耗用材料隨地可取,而且威力巨大,並不比我們現用的角弓差,我們可以組織附近的木匠加緊製作,短時間可以彌補弓的數量的不足,至於箭支的問題,由附近鐵匠趕製箭頭,分發給附近居民就地製作,短時間也可得大量箭支,不知將軍覺得是否可行?”

周定邦聞聽大喜,立即命令隨軍工匠先按楚雷鳴所說,試製數把長弓實驗,如果可行的話,召集附近木匠大批趕製,供應大軍使用,於是楚雷鳴領命而去。

召集了幾名隨軍木匠後,楚雷鳴便開始指導他們製作長弓,以前在網上看資料的時候,他因為喜歡,把長弓的製作方法仔細的閱讀過,所以靠著記憶,造出長弓還不是什麼問題,不過他不會木匠活,隻能把方法告訴木匠,讓他們來做。

製作長弓方法其實十分簡單,長弓一般長1.5米左右,大致齊眉,這是單體弓增強威力的必然選擇。為了追求較強的彈力,就必須使用堅硬的材質,不易彎曲,所以必須做得長一些。相比之下,同樣作為天朝上邦的傲夏的複合弓由於采用了木、角、筋等複合材料增強彈性,因而不需要那麼長,但製作卻繁複許多。

弓背由一條完整的木材彎製而成,長弓的強勁就全靠它了。資料上寫上好的長弓用紫杉木製作,堅硬而有彈性,可問題是紫杉木出自溫暖濕潤的地中海沿岸,這裏沒有地方找去,楚雷鳴隻好把榆木、白蠟木等堅硬的木材作為替代品,但性能總歸要差一些,但這也沒有辦法,誰讓傲夏不缺這個呢。選料十分仔細。製作要嚴謹,但並不複雜,技藝高超的製弓師傅2個小時之內就能做好一張弓,但現在就不能苛求這些木匠了。

原料要選樹幹中部筆直的部分,紋理均勻,沒有或盡量少木節。將原木的大部分邊材削去,得到一條橫截麵約4厘米見方的弓背材料,從橫截麵看,要取偏中間的部分,一半為木心,一半為邊材。木心相對柔軟而耐壓縮,放在內側,堅硬抗拉的邊材則作外側。這可以通過觀察橫截麵的木紋來判斷,相對稀疏的一側是外側,楚雷鳴不懂但木匠卻十分熟悉。

通過切削木心一側,把材料修整成中間厚、兩頭略薄,然後再由兩個側麵將兩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擔。兩端再進一步用刨子將橫截麵修整成八邊形。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麵平整、兩端對稱、厚薄一致,才能發力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