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做好自己,為我們的今天喝彩(3 / 3)

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個性魅力的人,正確的辦法就是培養自己討人喜歡的特質,即你具有你自己的特殊的東西。這些特質對你而言是相當珍貴的,如果你真的希望某個人做你的朋友的話,他就應當喜歡你的這些特質。你隻是為了你自己而培養這些特質,千萬不要為了給別人留下某種印象而去迎合別人。那樣的話你不但會失去成功的機會,還會失去你想要的一切。

對我們而言,應該培養哪些特質呢?

要學會如何獨處。你可能覺得驚訝,但這與如何受別人喜歡並不矛盾。一個人如果不能和自己好好相處的話,還能期望別人什麼,又怎麼能期望別人好好和你相處呢?

培養一種能將別人視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能力,並欣賞這種個別差別。要討好別人,得先學會怎麼讓別人討好。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足以讓人尊敬和欽佩,但你隻有找出每個人獨特的地方,否則你很難欣賞別人的特點。

培養你的享樂能力。你放慢自己的腳步,好好品嚐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同時,盡量讓自己參與周圍發生的事情。因為你如果事事都做旁觀者,你就會覺得自己並不重要,周圍的事情也不重要。然後,期待一切愉快事情的發生,如果真的發生了就好好慶賀一番,繼續強化你愉快的感覺。

不要譏諷任何人。如果你事事譏諷別人,你可能就會覺得世界上的人都是自我中心,都隻顧自己的利益,而且會認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真誠的、寬容的。每個人都想占別人的便宜,一點也不想付出。比譏諷本身更糟的是,你得繼續用譏諷掩蓋你的這種違反道德的行為,直到你對整個世界、整個人類都嗤之以鼻。

對你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和別人持相反的意見,就準備麵對他們。這對你了解自己的目的和別人的認同很有關係,也讓別人知道你具有堅強的信念和強烈的感覺。如果你沒有特質的話,你很難成為一個受人喜歡的人。

嚐試培養感受別人的經驗和關懷別人經驗的能力。這將會使你的生活更豐富,和別人的生活建立一種密切的關係,也會使你更可愛。

學會分享朋友的快樂,同情別人的悲傷,這一點我們大多數人都會,但隻有天使才會與別人分享快樂,因為他不嫉妒別人的快樂。所以,要學會這種特質。

你是自己創造的,所以你可以把自己塑造成理想的自我。你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別人生活的犧牲品,也不要把別人看成是犧牲品。你與別人一樣享有同樣多的自我創造能力,這種能力會使你和別人同樣可敬。

除了培養自己的個性特質之外,要做一個有魅力的人,還需要掌握以下技巧:啟發的藝術,因為啟發是影響他人的一個基本原則;運用語言的藝術,因為運用語言的技巧是影響他人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另外,你必須有以心換心的真誠態度。

這樣,你對他人就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你也就是一個有著無窮魅力的人。

做到了這幾點,你就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你就是一個成功者。

12、別讓眼睛老去

記著:別讓眼睛老去,你才會活得美麗。

有一個青年高考落榜了。心灰意冷的他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來到幾年前曾經來過的離家幾十公裏以外的一座深山,準備在此度過餘生。

山上的老工人對他十分熱情,興致勃勃地帶他去看新種植的油鬆。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池水,樹林也顯得更加鬱鬱蔥蔥,但是,這一切的一切,在年輕人眼裏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美麗,反而變成了一種悲涼與沉重,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老工人見他情緒不對勁。就領他早早地回了住地。

到了晚上,月光很美,在溫馨的小木屋裏,他向老工人講述了一切,並痛哭流涕。老工人無語,隻是一直靜靜地諦聽。末了,老工人才對他說:“小夥子,我是個粗人,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我一直記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不論生活多麼不如意,你千萬別讓自己的眼睛老去。”年青人頓時鄂然。

“別讓自己的眼睛老去”。這看似平常的一句話。包含了多少人生哲理,誠然,這個世界有許多不如意,有天災,有人禍。就宛如狂風暴雨冷雪黃沙,在我們前進的路途上設置了層層障礙,迷惑我們的視線,阻擋我們前行,但是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隻要我們的眼睛沒有老去,那麼我們的心靈便不會老去!

13、不斷發展,不斷認己

有一個人想研究猶太人,於是他研究了各種各樣的書籍。但是,由於他不是猶太人,所以還是不十分明了其中的奧妙。他終於明白,隻有讀猶太人規範的《塔木德》,才能理解猶太人。

某一天,他敲開了猶太教師拉比的大門,向拉比說明了自己想學習塔木德的願望。

拉比說:“雖然你想研讀塔木德,但你還沒有打開塔木德的資格。”

“我想開始研讀塔木德,”這個人請求說,“我是否有資格,還是請你給我做個測驗吧。”

這位拉比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那就做個簡單測驗吧,於是便提出下麵這樣一個問題:

“有兩個男孩幫助家裏打掃煙囪。打掃完了,一個滿臉烏黑地從煙囪裏跑下來,另外一個臉上卻沒有一點煤灰。那麼,你認為哪一個男孩會去洗臉呢?”

這個人回答說:“當然是臉肮髒的那個男孩去洗臉才對。”

拉比卻冷冷地說:“由此可見你還沒有資格打開塔木德的書。”

這個人馬上反問道:“那麼正確的答案呢?”

“如果你讀了塔木德的話,也許會說出這種答案吧。”

拉比便作了如下的說明:

“兩個男孩掃完煙囪後走下來,一個臉是幹淨的,一個臉是烏黑的。髒臉的男孩看到幹淨臉的男孩,就會覺得自己的臉也是幹淨的。幹淨臉的男孩看到對方的髒臉後,會覺得自已的臉也是髒的。”

聽到這裏,那個人突然叫了起來:“我知道了。”然後,他要求拉比再給他做一次測驗。

於是,拉比又提了同樣的問題。

由於這個人已經知道了答案,所以立刻回答說:“當然臉幹淨的男孩會去洗臉。”

但是,拉比又冷冷地說:“你還是沒有資格讀塔木德。”

這個男子非常失望,又問道:“那麼,在塔木德上到底是怎麼解釋的呢?”

老師便回答說:“兩個男孩一起掃煙囪,而且又打掃同一支煙囪,不可能會有一個幹淨一個肮髒的道理。”

在這裏,我們無意再去爭執究竟誰該去洗臉,隻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也是這樣。所以,我們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看待我們自己。不能總是以一種僵死不變的觀點去衡量別人,衡量自己。用僵死不變的觀點衡量別人,常常會使我們陷人一種人生的尷尬之中,而如果用僵死不變的觀點去看待自己,則常常會喪失我們人生中發展機會。

變化給我們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適應變化並捕捉變化中的機會,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以不變應萬變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

世界上沒有什麼永恒的東西。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停的變化著。物質的東西在變化,精神的東西也在變化。是變化產生了我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

正是由於變化才有了你的出生,有了你的成功。世界上沒有不變的東西,即使是死亡了的東西也在變化著:有的重新進入無機物的組合過程,通過化學的、物理的變化,溶入新的物質運動;有的則重新被生命活動所吸收,參與了新的生命的建造。

我們人類也在變。人類的生存環境在變,我們生活的節奏在變,人的生存方式在變,人的生存智慧也在變,成功的智慧也在變……這種變化貫穿著我們人類的古今,也連接著我們人類的明天、後天。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人類的變化呈現一種加速度,也就是說,明天、後天的變化隻會比今天快,而不會比今天慢。

麵對著變化這種挑戰,作為一個成功者,你應該比普通人、比以往的成功者更需要深思熟慮自身應對的策略,以便適應這變化繁複的世界,順應曆史的潮流,同時,把握變化給你提供的機會,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功。

人類社會到了上個世紀末,整個人類世界尤其是中國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急速的演變,與此相適應的是,人們的精神、形象、思想情感的傳播方式也在不斷地更新,新的情感交流媒介的空前發展,加上新的生活用具、新型住宅、新的食物、新的思想、新的交通工具不斷地發展與更新;而且這種變化還會繼續下去。這一切變化,都給人們提供了新的機會,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數也數不清的機會,無論你是經商、做地產,還是主攻文化市場,甚至是做股票,你都會發現機會每天都在找你。每一個想成功的有心人,絕不會放過這一良機發展自己。

隻有懦夫才會害怕變化,隻有固步自封的人麵對變化才會退縮,成功者就是要在變化中去尋找成功的機會。尋找到了機會,你也可能使世界發生變化,而且,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中改變自己,使自己朝著一個更高的人生境界邁進。

對於暫時的失敗者而言,變化也給你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機會,提供了改變你命運的機會,提供了讓你成功的機會。這一次,你不能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了。人生苦短,歲月無情,你不能再等待下去了,應該行動起來,行動起來你就可能成功。

隻要有變化,任何人就都有機會!

有時候,你看著某件事情似乎已到了“窮途末路”,但其實卻存在著峰回路轉的可能性。一個人,可能你覺得絕對不可能成功,但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或許有一天,他會以一個成功者的身份站在你跟前。而對於自己,哪怕是對於自己的缺點,也不要以僵死不變的眼光去看待,或許某一個機緣就會使你的缺點變成’特點”。

所以,無論是對待任何事,我們都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以變化的眼光去看待,或者,換一個角度去看待。

心理學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人不能成功,關鍵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的缺陷更是諱莫如深。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區,人有許多資源,缺陷便是其中一種。如果你用變化的眼光去看待缺陷,它或許就是一個長處。許多人因為自己沒有長處,就會窮則思變。

那麼,去尋找變化中的發展機會吧!

14、掌控自己的心靈

愈是經常肯定自己,你就能愈快地讓你的潛意識好好工作,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你要掌控你的心靈,不要讓你的心靈來掌控你。

根據古代印度的思想,一旦我們將一件事述說了一萬次,它就會變成一個咒語,一個規劃我們未來的重複性想法。當你經常地肯定自己,你就會發現自己將頻率轉到體內最深處,偷聽著自己的未來。

你的內在知覺者——把工作做好的潛意識,會開始複述你的自我肯定,它說:“你是最偉大的!”不斷重複的肯定將可把那些具有反作用的、負麵的、自我破壞的想法完全阻斷,並且踢出我們的心靈。

到目前為止我們討論如何以及何時來做肯定。下一個邏輯步驟就該是問自己:“我要肯定些什麼?”

這當然是個人的選擇,全依賴於你的誌向與目標為何。我們建議你要有一個主要的肯定,可以經常地複述它,然後再加上其他一些你需要時才使用的肯定。

你需要去創造出你自己主要的自我肯定。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正麵的、簡潔的、有建設性的。它應該是容易複述的,如此它就可以成為一卷在心靈不斷播放的錄音帶。

一早起來就肯定你第一件感到舒服的事情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如果你和大多數的人一樣,當你從床上起來,第一眼看到鏡子裏的自己,應該是狼狽不堪的:頭發沒梳,臉上沒有化妝,滿臉胡渣,臉上還有枕頭或床半壓出的睡痕。你最明顯的一個反應會是:“我的老天呀!”

如果我們就這麼屈服於最明顯的情形,我們在告訴潛意識什麼事?難道我們不是在告知一項訊息:我們是很糟糕的?我們難道不是在給予自己負麵的輸入嗎?這樣一個負麵的輸入將如何地影響到我們這一天的生活?我們到底要達成什麼樣的結果?潛意識不是全力地試圖獲取正麵的結果?還是相反的它要遵循這沮喪來行事?有另外一種選擇。當我們起床後,麵對鏡子笑著對自己說:“你知道嗎?你是不錯的。”或說:“你很棒!”這樣做不會太難。

現在當你讀到這裏時,暫停一下,然後微笑,做個放鬆自己的深呼吸,然後對自己微笑一下,注意這樣的動作如何改變你整個身體的感覺不要等待某人或某件事來讓你快樂,你現在就可以選擇快樂。這是一個選擇,而且就這麼簡單。自古以來最容易讓自己快樂的方式,就隻要選擇笑一笑。

每天用微笑來開始一天的生活。就從對著鏡了裏的你笑一笑開始,對自己說:“早安,我們將會擁有一個美好的今天。”

然後便接著一天的生活,用你的智慧以及相信自己會產生偉大成果的信念來度過美好的一天。

問自己一個問題:“針對我自己這個話題,我要告訴自己些什麼?”

別忘了,“你”是每天在出門前需要加強對自己深刻印象的第一人。如果你對自己的印象深刻,整個世界也會對你印象深刻。

15、約會自己一次

所謂聆聽內在聲音,跟自己開始內在對話,是通往一切之鑰。

再怎麼說,自己也算不得是個聰明人,要不然,怎麼會動不動就把自己給弄傷了、弄病了呢?除了極少的那些特別有智慧的人之外,我們都是愚弄自己的大天才。所以,安頓身、心、靈,不僅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大事。在這個流行修禪、學佛、避靜的年代裏,大夥都在高唱回歸心靈。因為,所謂聆聽內在聲音,跟自己開始內在對話,是通往一切之鑰。盡管一種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努力的方式過程亦可能迥異,但是,目標卻都是一致的。人人都在尋求清明,化解矛盾,以達成自我的統一和完整。問題是我們早已盲動太久,既空虛又疲憊,變得支離玻碎,早已忘卻完整的感覺。

世事也好,人生也好,愛情也好,全都是人雲亦雲的那些陳詞濫調。猛然驚醒,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部被設限在他人所創造的模式之中。這哪兒談得上什麼實現自我呢?簡直是奴役嘛。

做人固然難免會去尋求旁觀者的認同,但是,將他人的認同作為自信的主要來源,無怪乎我們的人生會變得不是自律而是他律了。

於是失落感、空虛感、疏離感、無力感、寂寞感、擺蕩感……全都像洋蔥似的,一層一層剝也剝不完。等剝完了,什麼也不剩了。其實,之所以如此,就算人們不是故意讓自己混亂,多半也是因為半推半就,對世界、對人生、對愛情采取一種自己覺得最方便的解釋和作法。於是,就這樣陷進了陳腐連環套,不得脫身!

一個人想要跳出窠臼,敢作敢為,取決於力量。一個軟弱無力的人,即使獲得智慧秘笈,也無濟於事。

常常聽到人們去打禪一、禪三、禪七,甚至還有人打49天的。不管智慧是否精進,至少讓自己的一顆忙碌漂泊的心靜一靜。然而,困難的是,一個人再願放棄世俗,卻仍置身其中。身、心、靈的安頓,總不至於隻會在修禪、禮佛和朝聖路上吧?

一份人人所追求的身心安寧,也未必隻是在所處的社會環境之中,追求一方不受幹擾之地。退縮藏匿是沒有用的,獨處荒山,依然可以意亂情迷。所謂的幹擾,未必都來自外,否則我們也就稱不上是愚弄自己的天才了。

曾經有人說,禪,不是宗教而是哲學,是訓練矛盾思考的學校。其實,所謂的智慧,不就是在幫助人們化解矛盾嗎?

一個有智慧的人,當然明悉身心一體運作,並讓心智和身體和睦。畢竟靈魂寓於肉體,肉體也不能沒有靈魂。隻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總了解一切,卻什麼也不願去做呢?

16、笑:自我的財富

隻要我能笑,就永遠不會貧窮。這也是天賦,我不再浪費它。

我要笑遍世界。

隻有人類才會笑。樹木受傷時也會流“血”,禽獸也會因痛苦和饑餓而哭嚎哀鳴,然而,隻有我才具備笑的天賦,可以隨時開懷大笑。從今往後,我要培養笑的習慣。

笑有助於消化,笑能減輕壓力,笑,是長壽的秘方。現在我終於掌握了它。

我要笑遍世界。

我笑自己,因為自視甚高的人往往顯得滑稽。千萬不能跌進這個精神陷阱。雖說我是造物主最偉大的奇跡,我不也是滄海一粟嗎?我真的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嗎?我現在所關心的事情,十年後看來,不會顯得愚蠢嗎?為什麼我要讓現在發生的微不足道的瑣事煩擾我?在這漫漫的曆史長河中,能留下多少日落的記憶呢?

我要笑遍世界。

當我受到別人的冒犯時,當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我隻會流淚詛咒,卻怎麼笑得出來?有二句至理名言,我要反複練習,直到它們深入我的骨髓,讓我永遠保持良好的心境;這句話,傳自遠古時代,它們將陪我渡過難關,使我的活保持平衡。這句至理名言就是:這一切都會過去。

我要笑遍世界。

世上種種到頭來都會成為過去。心力衰竭時,我安慰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當我因成功洋洋得意時,我提醒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窮困潦倒時,我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腰纏萬貫時,我也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會過去。是的,昔日修築金字塔的人早已作古,埋在冰冷的石頭下麵,而金字塔有朝一日,也會埋在沙土下麵。如果世上種種終必成空,我又為何對今天的得失斤斤計較?

我要笑遍世界。

我要用笑聲點綴今天,我要用歌聲照亮黑夜;我不再苦苦尋覓快樂,我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記悲傷;我要享受今天的快樂,它不像糧食可以貯藏,更不似美酒越陳越香。我不是為將來而活,今天播種今天收獲。

我要笑遍世界。

笑聲中,一切都顯露本色。我笑自己的失敗,它們將化為夢的雲彩;我笑自己的成功,它們回複本來麵目;我笑邪惡,它們遠我而去;我笑善良,它們發揚光大。我要用我的笑容感染別人,雖然我的目的自私,但這確是成功之道,因為皺起的眉頭會讓顧客棄我而去。

我要笑遍世界。

從今往後,我隻因幸福而落淚,因為悲傷、悔恨、挫折的淚水毫無價值,隻有微笑可以換來財富,善言可以建起一座城堡。

我不再允許自己因為變得重要、聰明、體麵、強大而忘記如何嘲笑自己和周圍的一切。在這一點上,我要永遠像小孩子一樣,因為隻有做回小孩子,我才能尊敬別人;尊敬別人,我才不會自以為是。

我要笑遍世界。

隻要我能笑,就永遠不會貧窮。這也是天賦,我不再浪費它。隻有在笑聲和快樂中,我才能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滋味。隻有在笑聲和歡樂中,我才能享受到勞動的果實。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會失敗,因為快樂是提味的美酒佳釀。要想享受成功,必須先有快樂,而笑聲便是那伴娘。

我要快樂。

我要成功。

17、你認識自己嗎

兩個久未見麵的朋友在街頭巧遇。甲問:“最近忙些什麼?”乙答:“閉門思過。”甲豎起大拇指:“好!我們有時候也該反省反省自己。”乙說:“不!我思他人之過。”

聖經《約翰福音》第八章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婦人在行淫之時被捉拿,依戒律應處死,村人一個個拿石頭圍著她,並請教耶穌該怎麼辦?耶穌當時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書寫,沒有答腔。他們還是不住地問,耶穌就直起腰來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於是又彎腰用指頭在地上書寫。材人們聽見這話,從老到小一個個離去了,隻剩下耶穌和那婦人。耶穌直起腰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裏?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婦人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我們都不免去批評別人,可是卻很容易原諒自己。我們看得見別人的臉,卻看不見自己的臉(除非照鏡子);我們知道這事,知道那事,但不見得真正知道自己的心。我們不妨細細讀讀自己,因為一個人有勇氣麵對自己,才能好好麵對別人,麵對世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