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認識自己呢?一方麵我們當然需要冷靜地去思考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果通過思考和理性的分析,你能夠抓住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斷地發揮長處,規避短處,那這毫無疑問是很好的事情。但另外一方麵,隻有通過試驗,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這方麵的能力。舉個簡單例子,我在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有當過班幹部,也就是我從來沒有領導過人,並且一直自認為隻是一個追隨者,不可能是個引領者。但是後來做了新東方後,沒有辦法了,因為自己創業以後你隻能做引領者。我逐漸發現帶一幫人往前走的時候好像也不那麼吃力,而且大家也願意服我管,或者跟我一起努力前行,我也逐漸體現出了一些領導者和管理者的素質和特征,直到今天我還在帶領著體量更大的新東方繼續前行。我覺得我的領導力並不太強大,但是至少有一些。領導力的自我認知,就是來自我做了新東方之後。我敢肯定的是,如果我一直留在北大當老師,我今天可能還是一個追隨者,而不可能變成一個引領者。所以這是要去試了以後才知道的,就是give yourself a shot。
創業也是這樣的。在做事的過程中,你會逐步發現能力也會不斷地積累,個人的才華也會不斷地培養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會變得越來越能幹,創業的思路也會越來越清晰,自然慢慢就能把事情做好。事情絕對不是overnight(一夜之間)就能做好的,而是你進入以後一點點嚐試出來的。很多偉大的創業都是從零開始,或者從一點點小事開始的。我們非常熟悉的亞馬遜(Amazon),實際上隻是來自貝佐斯一個想法:覺得書可能能夠在網上賣,而不一定要到地麵店賣。而且書是標準化的產品,在哪兒賣都是一樣的。現在亞馬遜已經賣了無數的東西,也是全世界雲服務做得最好的。
所以人生是一個不斷嚐試的過程。與其坐在房間裏空想,不如給自己一個機會先從一點小事做起,Give yourself a shot。
愛是穿越時空的希望和力量
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we\\u0027re capable of perceiving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維度讓我們感知到的事物。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語句解析】
·the one thing:加上the以後相當於唯一的就是這個東西。所以“Love is the one thing”意味著愛是唯一的一件事情。
·be capable of:表示能夠做某事,尤其是有能力做某事,名詞形式就是capability。比如“He is capable of writing good essays”,他非常有能力去寫好的文章。
·perceiving:來自動詞perceive,知覺到、感覺到。比如“I perceived some bad feeling in you”,我感受到你身上有某種壞的感覺,不是用語言表達,而是通過察言觀色感知到的東西叫perceive。
·transcend:超越。英文解釋是go beyond the limit of something,超越了……的限製,transcend time and space指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製。
今天我們選的這句話來自一部著名的電影Interstellar,翻譯成中文叫作《星際穿越》。這句話來自電影中的女主角布蘭德,希望她的隊員們能同意她一起去尋找她的戀人所在的星球。因為她的戀人已經在宇宙中消失十年,而女主角仍然深愛著對方,不肯放棄。盡管最後她的隊員們沒有同意去尋找她的戀人,但是她說的一番話還是讓大家很感動。
《星際穿越》講的是人類地球環境惡化以後,希望去尋找另外一個星球居住的故事。男主角庫珀(Cooper)作為宇航員選擇了承擔尋找新的星球的責任,故事情節中的父女情深也非常讓人感動。這部電影如果你沒看過的話,可以到網上找資源看看。
這句話大家理解起來應該不難:愛是唯一能夠讓我們感知到的,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東西。直接說就是,“愛無處不在,愛隨時隨地”。毫無疑問,當一個人沉浸愛河的時候,他確實會有這樣的感覺。“天涯若比鄰”,在遙遠的天邊就像在隔壁一樣,這些都是愛和友情的感知所帶來的結果。所以當我們愛一個人的時候,不管距離多遠,在心靈和精神上永遠是連在一起的。當我們不愛一個人的時候,不管身體靠得多近,都是同床異夢,因為心靈是分開的。
對於愛,我想講的主要是以下幾點。第一,任何人的愛都是希望和力量。我們之所以還願意活在世界上,很明顯是我們內心有愛,我們愛大自然、愛陽光、愛月亮、愛我們身邊的親人、愛周圍的朋友,我們也愛自己所做的事業,愛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片大地。因為有了這樣的愛,我們內心才有希望,不管遇到多少艱難困苦,我們都願意繼續下去。愛也是一種力量,當我們想到我們要為我們的孩子、為家庭的幸福而奮鬥的時候,我們內心就會充滿勇氣,所以也是一種力量!
同時,愛是人與人之間永恒的紐帶。我們之所以願意跟人進行聯絡,往往不是因為對方長得漂亮,不是因為對方長得英俊,也不是因為對方有錢,而因為我們心中有愛。那種因為有錢有地位才去接近的不是愛,那叫作功利,是不可持續的東西。當麵對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願意無條件地跟他相處,願意無條件地跟他見麵,這個時候通常是因為愛在起作用。我們把愛分成了對家人的愛、對戀人的愛、對朋友的愛、對父母的愛,當然也包括了對祖國的大愛。因為有這樣的紐帶,我們總是時時被牽回來。就像風箏有一條線一樣,這就是很多人遠走他鄉,最後還要葉落歸根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愛又是寬容和理解。任何有愛的人都會對被愛的對象寬容,因為沒有一個被愛的對象——你的愛人和你的家人,是不犯錯誤的,不做愚蠢的事情,或者是不傷害你的。人與人之間相處總會有傷害,總會有錯誤,甚至有時候會有背叛,但是這個時候隻有愛能夠把這些人的關係給拉回來,所以愛的寬容和理解就變得極其重要。
同時,我們要深刻理解到愛是脆弱的。因為愛是脆弱的,所以我們要倍加嗬護。我們要守護我們的愛,我們要周全地考慮,為我們愛的人,為我們愛的事,為我們愛的環境和社會,到底應該去做些什麼。同時愛是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去澆灌的,就像一棵樹、一朵花,你不澆灌的話就會枯萎,人與人之間的愛需要不斷澆灌,不斷給予新鮮的東西,這樣的愛才能夠持續。而不要把愛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要把愛當作是人與人之間的責任和義務。兩個人結婚以後常常會把愛轉化為責任和義務,愛從此消失。人們往往認為隻要結婚女人做飯是應該的,洗衣服是應該的,而男人掙錢也是應該的。這種應該的東西就把我們的感激之情給消除掉了,就不再對我們的愛進行澆灌,因此愛就會枯萎。
最後我想說的是,愛其實有的時候會深化。兩個人戀愛的時候,那是一種激情的愛;兩人結婚以後,它轉成了一種親情的愛。我們常常對親情就不再重視,因為覺得反正已經生活在一起了,新鮮感和好奇感也都沒有了。但是實際上這個時候,愛最重要的是要轉化成深刻的親情。當真正變成親情的時候,你才意識到它是愛的另外一種形式,也是愛的一種成熟,一種許諾,一種永恒。
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當我們學會愛的時候,愛就能夠超越時空,讓我們隨時感知到。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we\\u0027re capable of perceiving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你身邊的人
Money will come and go, we know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will always be the people in this room. Right here, right now.
我們都知道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中最重要的永遠是此時此刻在你身邊的那些人。
——《速度與激情5》(Fast Five)
【語句解析】
·come and go:這是一個口頭禪,也是英語的俗語。Something will come and go,就是別太在意,事情有來就有去;Money will come and go,就是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Material will come and go,就是物質的東西有得有失。
今天我們要講的句子來自《速度與激情5》,這是一部大家非常熟悉的電影,英文名字叫作Fast Five。《速度與激情》是一個電影連續劇,就是以電影的方式呈現的連續劇,完整的英文名字叫Fast and Furious。第五部之所以要叫Fast Five,把Furious去掉,是因為同年上映的另一部電影《功夫熊貓之蓋世五俠的秘密》英文為Kung Fu Panda: Secrets of the Furious Five,為了避免混淆,所以把Furious給去掉了。
《速度與激情》講述的是一些賽車手為了維護自己的自由和激情所進行的爭鬥。我們今天講的這個句子來自《速度與激情5》,之前有了四部,後麵還有第六、第七、第八部,電影要拍到大概2020年才結束。這是一係列大家喜歡看的電影,我看過了大約三四部。每一部故事情節都有一定的獨立性,所以很難把電影故事進行詳細的講解。
總而言之,《速度與激情》(Fast and Furious)這部電影,表達了一種人類追求未來、追求公平、追求自由的激情。毫無疑問,這也是大部分美國電影慣常表達的主題。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速度與激情5》,就是Fast Five中的這句話。這句話是男主角多米尼克·特萊托(Dominic Toretto)和他的朋友在行動的前夜所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對我們還是有很多的啟示作用。
生命是一個瀟灑的過程。這句話的後半部分強調了到底什麼對人生、對生命最重要,就是此時此刻在這個房間裏的人們(Right here, right now)。
我想來談一下我個人的感悟。首先我想說的是,對人類來說,什麼東西是重要的,什麼東西是永恒的,這是需要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也許錢真的不是永恒的,由錢所帶來的其他東西——房子、車子也許都不是永恒的。但是人類總有一種傾向,就是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永恒的呢?請我們思考一下,我相信總有一些永恒的點。
我覺得第一種永恒的東西,是我們自己的智慧,它讓我們如何過好一輩子。智慧不完全依附於肉體,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是永恒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知道前世,不知道來生,此時此刻這輩子我們是不是能夠過好,其實就是永恒的一部分。
第二種永恒就是除了生老病死以外,我們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在人世間留下來?比如我們的圖書、我們的語言、我們的科技成果,這些是不是可以留下來,這也是一種永恒的表現,這種永恒也許在地球毀滅以前是可以存在的。對人類來說,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毀滅了,那不是我們去焦慮的東西,因為這是一個客觀的存在,為什麼要去焦慮呢?在人類存在時,我們有責任讓自己過得更好,讓人類過得更好。隻要能讓人類過得好,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永恒的東西。
第三種永恒的東西是既是即時,又能夠讓我們代代相傳的東西。比如說我們的親情、我們對世界的看法等。我們的思想隨著肉體離世也許就消失了,但實際上錄入的文字,留下的聲音和視頻,它是可以代代相傳的,那我覺得也就是永恒了。
永恒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說連宇宙毀滅了都還存在,我相信到宇宙毀滅的一天,我們今天所堅持的一切都將不在。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人生在世,到底什麼東西是我們最關注,並且可以伴隨我們一輩子的。我覺得比如說我們的親人、家人、朋友、最友好的合作者、從精神到心靈上給予我們足夠幫助的人,這些人也許永遠都是伴隨在我們身邊的人。隻要我們的生命還在,他們的伴隨就必然存在或者永遠存在,所有這些東西才是我們永恒的東西。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速度與激情》中間多米尼克所說的這句話:“Money will come and go, we know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will always be the people in this room. Right here, right now”是一句特別正確,並且有意義的話。
隻要有生命在就會有希望
However bad life may seem,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you can do and succeed at.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無論生活看起來有多糟糕,總有一些事情你可以做,可以取得成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萬物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今天這句話來自霍金(Stephen Hawking)。他是現代偉大的物理學家,在宇宙論和黑洞的研究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最重要的是,霍金一生癱瘓,在隻能動兩三個手指頭的前提下,用電腦合成發音器,寫出了很多偉大的著作。他的一生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示範和榜樣,大部分人在遇到這樣的肌肉萎縮症以後,一般就放棄了希望,但是他一直堅持下去。他在劍橋大學認識的女朋友簡·王爾德(Jane Wilde),在他得病以後也始終陪伴著他,堅持跟他結婚,沒有拋棄他,使霍金在生命中看到了希望,堅持自己的研究。
後來簡·王爾德寫了一部回憶錄,根據回憶錄又拍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作The Theory of Everything,中文翻譯為《萬物理論》。電影上映以後,霍金去看電影的時候也非常感動。媒體采訪他的時候,有人問他,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他病後的生活,並且堅持研究。霍金就回答了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話。
這句話沒有語法上的難點,我們下麵就根據這句話和霍金的一生來講一下感悟。
第一,人生有的時候總能遇到各種溝溝坎坎,遇到所有你可能完全意想不到的事情。霍金在劍橋大學讀書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有超級聰明頭腦的天才學生。在他21歲的時候突然就得了肌肉萎縮症,而且當時醫生告訴他最多活兩年時間。簡·王爾德的不離不棄給他的生命帶來了希望。我們想說的是,我們的人生不一定會遇到霍金這麼糟糕、這麼絕望的狀態,但是生命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有處理不了的事情,有讓人絕望的事情,有痛苦的事情。遇到這樣的溝溝坎坎我們是不是從此放棄自己,放棄希望?現在有些年輕人遇到點事情就抑鬱了,遇到點事情就絕望了,完全沒有勇氣去麵對自己的生活。如果這樣,跟霍金相比,就完全是個失敗者了。
第二,無論如何,我們之所以能夠戰勝困難,實際上還是因為心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當遠方有燈光的時候,你自然就會願意向遠方走過去;當發現遠方是一片黑暗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放棄了。隻要我們心中有希望,它就永遠會像遠方的燈光指引著我們,永遠往前走,因為你對未來還充滿期待。
但是光有希望,光是想著我未來會更好,不采取任何行動,未來則並不一定會更好。所以第三點要做的,就是要分析,要冷靜、理性地去分析,我們到底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溝溝坎坎,是我們自己造成的還是環境造成的。分析完了以後你就能夠明白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也許有些東西是我們的個性造成的,有時候是交友不善造成的,有時候是環境造成的。所謂“樹挪死,人挪活”,在這個城市生活,如果不舒適,是不是也許可以換個城市。把原因分析清楚,就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把第三點做好以後,我覺得可以做第四點。我們一定要采取行動。行動、行動加行動,強調三遍,為什麼?因為隻有行動,隻有去做,才能夠把問題解決掉。如果說你麵對問題,麵對生活中的困惑,不采取行動,不積極地去解決問題的話,那麼問題會永遠存在。如果是因為我們的個性問題,那我們就變得更加強悍;如果是因為環境問題,我們就改變環境;如果是因為人的問題,是別人給你造成的問題,那就遠離這樣的人;如果遠離不了,那就跟對方一起認真討論如何解決問題。“行動、行動加行動”是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好的製勝法寶。就霍金來說,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隻要他的頭腦可以繼續用,他的大腦就一直在研究宇宙論和黑洞,最後做出了巨大的成就。這種成就又反過來支撐我們的生命。因為當你發現人生能不斷取得成就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越覺得有價值,你越會去創造功績,人生就越輝煌。
人生的目的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開拓視野,衝破艱險,洞悉所有,貼近生活,尋找真愛,感受彼此。這就是人生的目的。
——《白日夢想家》(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語句解析】
·behind walls:就是到牆後麵去看。窺探隱私可以叫作see behind walls,這裏指看穿這個世界。
·draw closer: draw是拉的意思,draw closer,拉得更近,就是人與人之間要拉得更近,要貼近生活。
·to find each other:就是互相之間去發現對方,也就意味著去理解對方。
·to feel:是要去感受。不光要去看,還要去感受。
今天這個句子來自一部美國很受歡迎的電影《白日夢想家》(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之所以翻譯成《白日夢想家》,是因為影片講述了男主角沃特·密提(Walter Mitty)追夢的故事。沃特是一個非常內斂、愛做白日夢、但又不敢去實現夢想的普通白領,整天在辦公室裏想著美好的生活,又不敢突破自己。有一天他的公司被並購了,並購以後影片中的另外一個角色、攝影師肖恩(Sean Penn)的一卷膠卷決定了雜誌LIFE(《生活》)最後一期的成敗,但是這個膠卷卻意外失蹤。所以作為底片資產部職員的沃特不得不或者是終於邁出了第一步,去尋找膠片。在途中經曆了各種艱難險阻,也改變了自己的個性,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整個片子的主題實際上是為了展示世界的奇異風光,所以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冰島、巍峨的喜馬拉雅山,還有沃特在雪山中孤獨前行的鏡頭。
當然,當男主角停止幻想,踏上尋找底片的冒險之路後,他終於找回了自我,找回了勇氣,同時白日夢也成真,也俘獲了真正的愛情。我們今天選的這句話,是電影中男主角公司的雜誌LIFE上麵印的一句話。直譯就是:要去看這個世界,要去體會有危險的事情,要看到牆後麵去,看穿事情的本質,要貼得更近。意思就是朋友之間要走得更近,要互相發現對方,並且互相去感受,這就是生命的目的(the purpose of LIFE)。
人生在世,一輩子也就是這麼多的事情。再次回到中國古話,“人挪活,樹挪死”。人類生活的地球那麼大,如果我們一輩子連地球上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可以去的角落都不能看到的話,毫無疑問這輩子是過得不值得的。就像我常常說的,我來到北京,在北京生活,由此走過中國很多城市。由於自己的事業,後來又走向了世界。我經曆了很多things dangerous(艱難險阻),但是我也see the world,也看到了這個世界。
同時,由於你要創業,做事業,要去研究,去獲得知識,獲得智慧,所以你不得不see behind walls(看穿這個世界),人生的層次又更高了一級。除了看現實世界的眼光不斷擴大以外,你的思想境界也不斷地變得深邃,不斷地涉及更遠並且更深刻的東西,也可以叫作see behind walls。由於自己的人生經曆,你會離很多東西都很近。我們前麵講過,人生的英雄主義,就是在洞察了世界以後,依然還能夠熱愛這個世界。所以當我們和世界離得更近,看出了世界的黑、看到了世界的白之後,我們依然能夠願意歡快地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這才是真正的生活態度。
所以到最後你會去find each other(發現和理解對方)。你一定會find each other好的方麵,也會find each other壞的方麵,當你發現了一個人身上的優點和缺點以後,你依然熱愛這個人,那麼毫無疑問你們就是真正的朋友,就可以走到一起。最後to feel(去感受),這個feel不僅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feel,人與人之間當然要feel,兩個人坐著一句話不說,但是感覺到對方在身邊的時候的一種安全感和美好,兩個人的關係超出了語言之上,就已經到了一種to feel的地步。但是我們依然可以feel其他東西,比如早上陽光燦爛,晚上晚霞滿天,我們靜靜地看著,這也是一種to feel;我們聽音樂的旋律慢慢地流進我們的耳朵,貫穿我們的整個身心,這也是一種to feel。總而言之,我們可以to feel的東西很多。
當人的一生能夠做到這些東西——看世界,經曆危險,洞察世事,離生命更近,朋友之間互相發現、互相理解,體會世界上一切美好,那麼毫無疑問這就是圓滿的生命。所以說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LIFE四個字全部大寫是因為雜誌本身的名字就叫LIFE。所以通過學習這句話,我希望每個人能夠更多地擁抱世界,擁抱生命,擁抱生活,讓生命更熱烈一點,這也許就是我們活在世界上的意義所在。
生命是一份禮物,不能浪費它
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u0027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u0027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我認為生命是一份禮物,我不想浪費它。你不會知道下一手牌會是什麼,要學會接受生活。
——《泰坦尼克號》(Titanic)
【語句解析】
·figure:既可以做動詞也可以做名詞。做名詞意思是身材、物體的形狀;這裏為動詞,I figur相當於I guess或者I think,我覺得、我認為。
·intend on doing something:打算做某事,don\\u0027t intend on wasting it,不打算浪費它。
·get dealt hand: dealt來自動詞deal,處理、發牌的意思。所以get dealt hand相當於被動語態,被發了一手牌;get dealt a good hand是被發了一手好牌,get dealt a bad hand是抓了一手壞牌。
今天這句話選自一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電影《泰坦尼克號》(Titanic)。這個句子來自電影的男主角傑克(Jack)。傑克是一個下層人,因為賭博贏了一張票,所以就混進了泰坦尼克號上的富人中。當餐桌上一群貴族看不起他的時候,他就講了這麼一番話。
整個電影就是講一個很窮的畫家傑克,愛上了貴族女羅絲(Rose)的愛情故事。在船上時,富家女羅絲心情不好想要投海自盡,被傑克救了下來。接下來,兩人互生好感,傑克為羅絲畫像,帶她體驗日常生活的快樂,讓羅絲發現了生活的美好,最後兩人不顧身份的不同墜入了愛河。在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候,傑克為救羅絲,自己凍死在了冰海之中。
這個故事實際上就是傑克這句話的體現。作為一個窮畫家,他能夠樂觀地對待生活,最後又能在最危急的時候把生的希望讓給自己最愛的人。人類的美好無過於此。
講完了電影故事和句子的背景後,我來講一下自己的感悟。
第一,我覺得對於任何人來說,很多東西都是不能自己選擇的。包括我們的出身,我們出生的國家,以及國家政策、法律對人的限製等都不是由你自己可以選擇的。但是既然你出生在這個家庭裏,既然你生存在這個環境裏,那你就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所以,對已經存在的現狀和環境不能接受的人來說,他無從逃離又不能接受,那生命必然陷入悲苦狀態。而且我們都知道,抱怨是沒有用的。
所以我們最佳狀態是接受現狀。但是接受現狀並不等於說要始終保持在這個現狀中,我們首先是接受它,其次是努力改變它。接受現狀,把現狀中的好東西拿出來,可以繼續享受。就像電影中的傑克,盡管處於社會底層,但他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愛。在享受目前生活的同時,要繼續努力,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更好的生存環境、更好的機會。這是第二點,先接受現狀,然後是繼續努力。
第三,人始終要保有任何時候有機會都要突破障礙的決心和信心。大家都知道《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主角安迪一點一點地用一個小錘子挖出了一個洞,最後經過二十年左右的努力終於讓自己從監獄中逃了出去。這告訴我們,永遠不要放棄希望,永遠要有突破障礙的決心。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中,我們要做到三方麵的事情。第一,等待的耐心;第二,希望的信心;第三,做出合適的行動。這樣的話,慢慢量變到質變,我們的生命就會改變。
第四,一個人不管處於什麼狀態中,要滿足該滿足的,不滿足的要爭取想辦法改變。所謂滿足該滿足的,比如有的人喜歡抱怨,抱怨是來自什麼?來自攀比,來自對更好的生活追求卻不能滿足。比如說有人很喜歡買更好的車,租更好的房子,買更好的包包,當然這無可非議,但是有時候到達一定物質方麵滿足的時候,我們可以去追求更加豐富的精神生活,而不是待在抱怨中。就像有人說的,房子再大,我們需要的隻是一張床,但是我們精神的豐富卻是沒有任何限製的。所以我們可以對知識的渴求不滿足,去世界行走,了解世界。但是,我們一定要滿足該滿足的,不滿足的也不要勉強,這樣的話我們的生命才會更加豐盛。
所以我覺得,抓住這幾點,我們就符合現在講的這句話了。生命不是用來浪費的,你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抓住今天,過好生活,同時為明天過得更好去努力、去做準備。
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值得大家為他鼓掌
Maybe if we knew what other people were thinking, we\\u0027d know that no one\\u0027s ordinary. And we all deserve a standing ovation at least once in our lives.
如果我們了解別人的想法,就會知道,沒有人是普通的。每個人都值得大家站起來為他鼓一次掌。
——《奇跡男孩》(Wonder)
【語句解析】
·Maybe if we knew:表示也許我們知道,也就是實際上我們可能並不知道,所以用過去時和過去將來時表示虛擬語氣。
·ordinary:普通、平凡。
·deserve:值得,deserve doing something,表示值得去做某件事情。
·standing ovation: ovation就是鼓掌的正式說法。standing ovation就是比如演出到最後大家都站起來為演員或者歌手進行鼓掌。
·at least once in our lives:在我們的生命中至少有一次。
今天我們分享的句子來自2017年美國拍的一部電影Wonder,中文翻譯成《奇跡男孩》。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叫作奧吉(Auggie)的小男孩的故事。奧吉出生後臉部是畸形狀態,他的麵部皮膚進行了各種拉伸,做了十幾次手術,最後也沒有恢複到像一個正常男孩的外觀,所以看上去就怪怪的。由於外表的奇怪,他經常做兩件事情:第一,他喜歡戴著宇航員的帽子,因為這樣大家就看不到他的外表;第二,他剛開始不願意去學校,父母就在家裏精心教育他,直到他五年級。奧吉實際上不是一個笨孩子,他在數學、科學方麵學得非常好。到了五年級的時候,父母覺得這個孩子早晚也要接觸社會,就把他送到了學校去學習。
奧吉還有一個姐姐。姐姐幫助父母從小到大帶奧吉,也非常愛奧吉。但姐姐內心也有很多苦惱,因為姐姐發現,從奧吉出生以後父母一直把心思放在奧吉身上,按照她的說法,父母連正眼都沒瞧過自己,所以心裏也很失落,行為上也有各種的不痛快和怪異。姐姐也知道,因為弟弟的樣子,父母沒有辦法不投入更多精力給弟弟。所以她還是依然忍受著自己內心不被父母重視的失落,一心一意幫助父母照顧弟弟,鼓勵弟弟。
奧吉的父母一直是以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接受自己的狀態,也接受可能被別的同學嘲笑,用異樣眼光來看待的事實,並且不斷地幫助奧吉建立內心的自信。到了學校以後,奧吉確實被別的同學排斥,但是在和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奧吉一直喜歡幫助別人,也展現了自己學業上的聰慧才智,所以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同學接受,包括男同學和女同學。最終他不僅收獲了友誼,收獲了尊重,也收獲了很多人的愛。學校的校長和他的老師,都是用非常愛護的方式來鼓勵奧吉進一步發展。
整個電影描繪了一個溫馨的家庭,以及一個溫馨的社會。當然現實社會中不一定如電影描述得那般美好,但是電影表達了一個男孩的特殊的外表和強大的內心,這和他是否值得尊重,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外表怪異並不等於內心醜陋。
我們還可以分享奧吉班主任布朗(Mr. Brown)跟同學們講的另外一句話。他說:“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這句話的意思是:當給你機會在正確與善良之間進行選擇的時候,請選擇善良。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到這樣的事情,到底是堅持所謂公正的、正確的東西,還是選擇與人為善的善良。我覺得人類的美好最終是所有的人都選擇善良,而不僅僅是堅持自己對的東西,得理不饒人。
這部電影所表達的這兩個意思,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並領悟的。第一個,我們要接受的思想,就是任何一個人都不可以以貌取人,任何一個人內心都有自己偉大的地方,每一個人都值得至少給他一次站起來的掌聲;第二個就是,在對與善良之間選擇善良,這比選擇得理不饒人的正確,更加符合人性,也讓人類更加美好。
不堅守信仰,就不知道如何活下去
I don\\u0027t know how I\\u0027m gonna live with myself if I don\\u0027t stay true with what I believe.
如果我不堅持自己的信仰,我不知道該如何活下去。
——《血戰鋼鋸嶺》(Hacksaw Ridge)
【語句解析】
·gonna:口語中是be going to的意思。I don\\u0027t know how I\\u0027m going to live with myself.
今天這個句子來自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部電影,叫作Hacksaw Ridge,中文名《血戰鋼鋸嶺》。這句話是電影中的主角戴斯蒙德·道斯(Desmond Doss)所說的。
這部電影改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曆,他在美日衝繩之戰中不佩帶任何武器,赤手空拳救下了75名受傷的戰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後來美國總統杜魯門授予了戴斯蒙德·道斯美軍的最高勳章“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道斯是得到勳章的464人中,唯一一個沒殺死過任何敵人的人。
他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不殺人?並不是因為他是個醫療兵,而是因為他的信仰。道斯的信仰主要源於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大家都知道基督教教義倡導仁愛,拯救世人。信仰達到極致的時候,在教徒眼裏敵人就變成了朋友、朋友更是朋友的狀態。所以他並沒有想要到戰場上去打仗,他到戰場上是要去救傷兵,因為他對美國也是一腔熱血。不拿武器,光去救人,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怎麼做得到呢?確實不太容易做到。但道斯堅決要這麼做,也報名上戰場。但是由於他不拿武器,受到了戰友們的排擠,並且還被送上了軍事法庭。不管怎樣,後來他還是上了戰場。
整個電影就是講在衝繩之戰的鋼鋸嶺戰役中,道斯憑一己之力救下了75名受傷戰友的故事。電影非常動人,這部電影開始播放的時候,我剛好在衝繩島,我問衝繩人知不知道鋼鋸嶺,結果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衝繩之戰是“二戰”中美國和日本打得最悲慘的戰役,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最艱難的戰役之一。美軍在衝繩之戰中傷亡了7萬餘人,日軍也差不多傷亡了8萬人。更加要命的是,島上的居民也被卷入了戰爭,死亡了14萬人。所以加起來有30萬左右的人在衝繩之戰中傷亡。其中鋼鋸嶺之戰又是衝繩之戰中最慘烈的一戰。講到這裏,大家就明白為什麼衝繩之戰之後不久,美國就把原子彈扔到日本。因為美國當時的想法是,如果不扔原子彈的話,一個島一個島打過去,還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所以想來想去扔兩個原子彈,把日本威懾一下,讓他們投降。這可能是最節約,也是最不容易傷害更多人的一個行為。當然實際上廣島和長崎原子彈事件給日本兩座城市民眾造成了很大傷亡,也給日本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障礙。我們也都知道,原子彈戰爭一旦爆發的話,波及的人群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也因為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采取機製約束對於核武器的使用。
講了背景以後,大家就明白道斯為什麼要說這句話,為什麼他說如果我不堅守自己的信仰,我就不知道該如何活下去。因為作為一個堅定基督教徒,他堅信仁愛,堅信使命是拯救世人,他絕對不能去殺人,所以才有了這句話。除了這句話以外,電影中間還有兩句話,也值得大家一學。
比如這一句:“While everydody else is taking life, I\\u0027m gonna be saving it. That\\u0027s gonna be my way to serve”這裏的serve指到部隊去服役,gonna我們剛才已經講過,take life就是把生命給拿掉。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盡管每個人都在殺人,但是我要去救人,那是我到軍隊裏服役的方式。這還是跟他前麵的信仰一致。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世界上總還是有這樣的人堅守信仰,讓人無比佩服。
還有一句話也可以學一下。“With the world so set on tearing itself apart, it doesn\\u0027t seem like such a bad thing to me to want to put a little bit of it back together”set on doing something,就是不可回頭地在做什麼事情。I am set on taking the examination,意思是我一頭紮進了我的考試中。整句話的意思是:當整個世界都一頭紮進了把它撕裂開來的時候,看來這並不是一件太壞的事情。對我來說,倒是想要把這個世界補回來一點點。表明要盡自己的一點力量,“不因善小而不為”的意思。
這三句話都是道斯說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其實他一貫地堅守了仁慈、拯救人的生命,以及拯救世界的信仰。信仰因為堅持而偉大,所以道斯的形象在電影中顯得很偉大,在美國人心目中,他自始至終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生命就是一場賽跑
Remember life is a race. If you don\\u0027t run fast, you\\u0027ll get trampled.
請記住,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
——《三傻大鬧寶萊塢》(3 idiots)
【語句解析】
·trample:踐踏或者蹂躪。get trampled就是被人踐踏。
今天這句話來自印度的一部著名電影3 idiots,中文名為《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喜劇電影不少人應該都看過,講的是印度大學生的故事。大家也許看過《中國合夥人》,電影也講了三個大學生創業的故事,是以新東方為原型。《三傻大鬧寶萊塢》是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巴哈特的處女作《五分生》(Five Point Someone)改編而成的。巴哈特是印度小說史上最暢銷的作家之一,其實這部電影也有一點點他的自傳的味道。電影中的主人公蘭徹(Rancho)曾經在裏麵說,“有些人先去念機械,然後去學管理,最後去做了銀行家”,正是小說的作者巴哈特自己的人生經曆。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三個印度皇家工程學院學生的故事。印度皇家工程學院地位和性質相當於中國的清華大學,這三個學生一個就是主人公蘭徹(Rancho),一個是拉杜(Raju),一個是法蘭(Farhan),他們三個是同宿舍的同學。拉杜的夢想是當工程師,但是卻沒有自信;法蘭雖然在學習工科,卻一心一意想要變成野生動物攝影師;蘭徹有自己的夢想,成績也很好,但是個性特立獨行。在這裏麵還有第四個人物,就是跟他們合不來的一個模範生查爾圖(Chatur),學習成績也很好,他跟蘭徹打賭說十年以後要一決高下。過了十年,法蘭成了著名動物攝影師,拉杜成為大工程師。蘭徹成了大科學家,選擇在學校當老師,並且擁有了400多項專利。而查爾圖,跟蘭徹打賭的那個人,在企業成了高薪金領階層。這個時候再回過來,查爾圖才覺得自己好像盡管有了高薪,卻失去了點什麼,遠遠不如蘭徹他們過得更加有精神內涵。影片中也穿插了蘭徹的愛情故事。
今天這句話是新生到皇家工程學院入學報到的時候,院長在開學典禮上對他們說的一句話。
全世界到處都存在競爭,印度和中國作為兩個人口大國,在優質教育資源和工作、生活的競爭上,顯得更加激烈。由此可以看出,東方文化對於競爭的概念都是相似的。
人要不斷地參與競爭,因為不競爭的話你就不可能得到優勢教育資源,所以我們一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認真努力地學習,實際上都是一種競爭環境下的必然之舉。我們希望自己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名聲越來越大也是一種競爭。但是人一生不僅參與競爭,還要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像我們剛才說的,比如說拉杜願意當工程師,而法蘭願意去做野生動物攝影師,蘭徹從一開始就希望成為一個科學家。也就意味著,人要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再去競爭,而更加重要的不僅僅是跑到第幾名,不是在表麵世俗中的社會地位比別人高到哪裏去,而是自己內心更加充實和滿足。未來大家在追求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這兩點都是要關注的:第一,要參與競爭;第二,人生不僅僅是為了競爭,而是為了生命更加豐滿,為了讓自己的一生過得讓自己喜歡並且有意義。
電影中另外有一句話,是法蘭為了當攝影師對他爸爸說的,我們也可以來參考一下。他說:“Dad, what\\u0027ll happen if I become a photographer? I\\u0027ll earn less, I\\u0027ll have a smaller house, a smaller car. But I\\u0027ll be happy. I would be really happy”翻譯過來就是:爸爸,當我變成一個攝影師會發生什麼?我會掙錢掙得更少,我的房子會更小,我的汽車會更小,但是我會高興,我會幸福,我會得到真正的幸福。這實際上表明了另外一個道理,我們人生的追求,一切要以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內心的滿足為核心價值,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我們再來看一句話,我覺得也可以分享一下。這句話是這麼說的:“A realization that only comes with time is that knowing which friends are real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having a lot of them”意思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真正地意識到一個東西,就是認識真正的朋友要比認識很多很多的朋友要重要得多。這也涉及了人生中的一個真理,人生得三五個知己足矣,一大堆不能夠交心,不能夠讓你成長的朋友,除了熱鬧其實沒有什麼用。
這部電影是用印度英文講出來的,中間的英文有些生硬,但是因為有字幕,大家還是可以去看的。未來,我們中國跟印度打交道也會越來越多,懂點印度英語也很有好處,且這部電影非常勵誌,也非常幽默,值得一看,推薦給大家。
人生最令人痛心的就是,來不及好好道別
I suppose, in the end, the whole of life become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always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我猜人生到頭來就是不斷放下,但最令人痛心的永遠就是來不及好好道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語句解析】
·I suppose:相當於I think,我認為、我感覺。
·letting go:讓東西離開,讓東西走,放下念頭,放下執念。
·hurts the most:最讓人心痛的。
今天選了一句有關再見的話,選自一部大家比較熟悉的電影叫作Life of Pi,中文翻譯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印度孩子的故事。印度孩子派(Pi)的父親擁有一個動物園,派整天和動物在一起,對動物和人的本性都有著深刻的了解。在派17歲那年,父母決定要舉家移民去追求更幸福的生活。但是乘坐的貨船不幸在海上遇到暴風雨,船體傾覆,最後全家喪生。隻有派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Richard Parker),最後活了下來。派和理查德·帕克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經曆了重大的生理和精神考驗,最後戰勝困境,獲得新生。
當派和帕克被衝上海岸的時候,派已經習慣了老虎的存在。但是老虎帕克到了海岸,頭也不回地就走進了叢林,派都沒有來得及跟老虎說再見,老虎就離開了,所以這成了他的一個心病。當他看到老虎離開又沒有好好道別時,他潸然淚下,說出了上麵這番話。
這個世界上有兩件事情最讓人情緒產生波動,或者說最能在感情上引起波瀾,給我們帶來痛苦。第一個就是letting go(放下),我們擁有的很多東西都沒法letting go,比如說我們曾經戀愛,到對方不愛我們以後,我們不能let him go或者let her go;我們擁有了財富,把它看得比天還重,不能letting go;當我們的朋友離開的時候,友情已經消散了,我們也不能letting go。人是一種很執著的動物,一個想要擁有、占有的動物,所以在生命中,我們總是不能讓該走的趕快離開,該留下的卻又不珍惜。比如說我們的親情、友情,有時候我們也不夠珍惜,而麵對letting go的東西卻又舍不得。
另外一個,人與人之間,take a moment to say goodbye(來得及告別)確實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想要跟人說再見的時候,a moment to say goodbye是對人的一種安慰。比如親人病重,我們在外地工作來不及回去,結果等到回家的時候也許親人已經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都沒來得及見最後一麵,所以會變成我們心中一輩子的痛。我父親去世的時候我就在北京,腦溢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當時從北京到家鄉的火車要30個小時,等我到家的時候,我父親身體冰冷已經差不多兩天了。所以我沒有take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to my father,到今天為止還是我心裏的一個痛。
今天我們確實已經在take this great moment to say goodbye to you,我是在跟大家說再見了,但是這個再見是暫時的。我曾經出過一本書叫作《在人生的更高處相見》,我相信在未來的另外一個節目中,未來的另外的知識分享中,我們還會不斷再見。
確實在人生中,我們該放下的就要放下。我記得就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她的一本叫《目送》的書中有一段話。這段話是這麼說的:“所謂父母子女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和子女之間總要分離,就像小鷹長大了總要離開老鷹飛翔到天空中一樣。同時我相信,不管怎樣,就像我剛才說的,另外一個場合總會相見。我們今天能夠在一起,已經是一種緣分。緣分都是要幾生幾世才能夠修來的。未來也許在馬路上,也許在公園裏,也許在電影院,也許在咖啡廳,我們還會相遇。
總而言之,不管是說再見還是不說再見,我們都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在追尋,我們在努力,我們在奮鬥,我們在為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而努力,所以見與不見我都在這裏,再見不再見你也在那裏。用倉央嘉措的一首詩來做結尾,這首詩就是《見與不見》。詩很好,但據說其實不是倉央嘉措寫的。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裏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裏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裏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我最喜歡最後四個字“寂靜歡喜”。人生就是在平靜中度過自己的一生,把內心的激情內化成自己的動力,歡喜地留下自己的生命痕跡。我也非常喜歡李商隱的那首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人生總是這樣的分分合合,離離散散,最後有機緣就相聚,沒機緣就遙遠地問候。但是人生總是能碰到自己的知己,希望我們每一個朋友都能夠有這樣的生命境界,在離離合合中生命的狀態不斷變好,最終跟我們喜歡的人在一起。“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讓我們度過一個寂靜並且歡喜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