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濱海市郊,有一片與外界隔絕,掩映在層層綠色之中的樓房,那就是國家重點單位黑色金屬研究所。
這一天,研究所來了兩位客人,一位高大魁梧,神采奕奕的漢子,是我國著名的刑偵專家,被譽為“當代獵神”的何釗。另一位瘦削矮小,靈活機智,是何釗的學生與助手申公荻。他們是為了研究所的一件奇案而來的。
所長陸濤把他們請進會客室,寒暄了幾句之後,便要一位年輕的研究員白景河向他們介紹案情。
白景河三十多歲,高挑瘦削,戴了一副近視眼鏡。他站起來,向客人點點頭,接著便侃侃而談地介紹起來:“眾所周知,鐵是世界上數量最多,應用最廣的金屬。尤其是進入二十世紀以後,各種合金鐵的問世,又將它的使用範圍擴大到極限,鐵路、橋梁、機車、輪船、飛機、武器……乃至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品,幾乎無處沒有鐵的身影。但鐵也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比重大,強度差,因此,建造一座大樓需要幾噸鋼材,建造一座大橋更是要幾十噸,甚至是上百噸的鋼材。那麼,鐵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弱點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分子結構排列不整齊,無論哪一品種的鐵,它們的分子排列都有著這樣那樣、或多或少的錯位。
“我的老師姚欽教授,是著名的金屬研究專家。許多年來他一直在從事無錯位鐵的研究……”
“無錯位鐵?”何釗問。
“是的,無錯位鐵。一種消除了位錯,分子排列整齊的鐵。這種鐵的強度將比現有的鐵強百倍。一旦擁有了它,就會出現用鐵絲紮成的大橋,鐵皮製造的飛機、汽車等人間奇跡,把人類社會推向一個新的時代。”
白景河回答了何釗的問題以後,稍稍停頓了一下,又繼續敘述下去:“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進行了上萬次試驗,最近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試製出了一小片無錯位鐵。然而,就在這一片無錯位鐵通過國家檢驗,他的科研成果被初步確認時,老師卻驟然去世……”
“請法醫來做了屍檢嗎?姚欽教授是因何而死亡?”何釗問。
“請了。是我與濱海市公安局的張法醫一起做的屍檢。”研究所醫院的主治大夫阮文民說,“我們在死者的胃液裏檢測出一種慢性毒藥CLA 的成分。”
“事情更糟糕的還是,今天上午我們又發現老師研製出來的那一片無錯位鐵竟然失蹤了。盜竊者偷梁換柱,用一片普通的鐵片調換了原來的無錯位鐵。”白景河又說。
“什麼,無錯位鐵被盜了?你是怎麼發現它被盜的?”何釗開始有點緊張起來。
“無錯位鐵的研製成功,是科學界的一件大事,消息自然會傳播出去。今天一早,我一上班就被一群記者包圍住了。他們除了采訪之外,還要求一睹實物,看看那片無錯位鐵。我打電話征得所長同意,去拿那片無錯位鐵。我走進實驗室,從保險櫃裏拿出那塊無錯位鐵,感覺有點異樣,便連忙拿去測試了一下。我這一測嚇了一跳,原來那片無錯位鐵竟變成了一片普通的鐵片。”白景河說。
何釗聽後點點頭說:“好吧!讓我們分別到兩個現場去看一看。”
二
實驗室距會客室不遠。那是一幢兩層的樓房,現場在樓上向陽的一間實驗室裏。
白景河帶領他們進入實驗室,指著靠牆的一個保險櫃說:“那片無錯位鐵就保存在這個保險櫃裏。”
“現場勘查過了嗎?”何釗問。
“勘查過了。”研究所的保衛幹部蘇軍說,“現場除了白景河和他的兩個助手的指紋、腳印外,沒有其他人的印跡。保險櫃完好無損,鎖孔也沒有撬動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