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至第二十七章(2 / 3)

寧鵬點頭同意,帶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石門前,就見這扇石門又高又寬,比東陵和西陵的石門大多了,隻是沒有四扇五扇那麼多,隻有一扇,因為昭陵隻有一個皇帝皇太極嘛!我們決定仔細觀察石門,看能不能找到點什麼線索,其實石門上麵很明顯的有十六個大字,分別為左側:“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右側:“鑲黃、正白、鑲白、正藍”。至於細微之處,就隻有右側“正白、鑲白”字旁邊有兩個拇指大小的圓孔。大家看完之後都一臉的不解,而我卻明白其中一部分的含義,我跟大家講述了一下:“這十六個大字就是表示滿清的八旗,而八旗軍正是大清國的立國之本。皇太極把後金改為大清,並把八旗軍管理的更加正規和強大,還建立了蒙古軍八旗和漢軍八旗,所以八旗和皇太極的關係十分密切,既然把這十六個大字刻在石門上,證明要想打開石門就肯定要找到跟八旗有關的線索。”大家聽完點了點頭,婷婷又問道:“那兩個圓孔是什麼意思呢?”我接著答道:“因為皇太極做皇帝之前是正白旗的旗主,而鑲白旗的旗主本是**哈赤的長子褚英的長子杜度,但後來被皇太極所占有,把旗主換成自己的長子豪格。所以可以說正白和鑲白兩旗是皇太極的起家之本,既然上麵有兩個圓孔,證明很可能是插“鑰匙”之處,而且肯定跟正白和鑲白兩旗有關。”寧鵬點頭說道:“分析的有道理,那就應該去有八旗的地方,在哪啊?”我笑了笑答道:“這個簡單,在沈陽故宮,大政殿前的十王亭,八旗各占一亭,我們可以去看看。”寧鵬說:“那咱們先告辭吧,我等你們的好消息,你們找來打開石門的方法的時候,我自然會出現。”說完他轉身往回走,我們四人也開始往回走。到了通道盡頭,按動機關開關,洞口的獬豸挪開了,我們順台階上到地麵。跟寧鵬分別,我們四人翻牆出去,走到皇陵正門,開車回到了賓館。而此時已經是淩晨三點了,我們趕緊休息,準備第二天一早去故宮。

第二天早起,大家可能都累了,睡到八點多鍾,起床吃過早飯,趕緊開車去故宮。沈陽故宮是後金及大清初期國都盛京的**哈赤和皇太極兩位皇帝執政的宮殿,建築宏大,頗具滿蒙風格。我們買了門票,進入故宮,來到大政殿前的十王亭。十王亭分為兩排,東側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側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我們把每個亭子都查看了一番,裏麵隻有一些介紹和一些陳列的物品和兵器,並未發現什麼線索。我突然間想起,難道這次開啟石門的密碼是八旗各位旗主的名字嗎?我把想法跟他們三個說了,大家說可以試一試,那開啟石門的鑰匙是什麼呢?我認為重點在正白旗亭和鑲白旗亭,所以再次走進兩個亭子仔細觀察。每個亭子都有自己本顏色的旗子,而旗子的竹竿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竹竿的粗細和我看到過的石門上的圓孔幾乎是一樣的,難道這兩杆旗就是鑰匙嗎?可是這些東西想帶出故宮可並不容易。我跟他們三個商量了一下,決定先出去再說,出了故宮回到車裏,我已經有了一個偷天換日的計策。就是找個廣告製作部,因為我們已經拍了照片,所以可以讓他們做兩個一樣的旗子,然後再進故宮換掉真旗子,大家聽完一致同意。事不宜遲,趕緊找了個廣告部,因為錢給的到位,所以下午就做好了。我們又讓他們做了四個帶有旅行社名字的旗麵,用雙麵膠粘在兩個旗子的兩麵,天衣無縫。下午再次進入故宮,沈陽故宮的保安工作遠遠比不上北京故宮,攝像頭也少的可憐,所以我們輕而易舉的就換掉了真正的正白旗子和鑲白旗子,又用旅行社的旗麵粘好,帶出了故宮。回到賓館,大家休息了一會兒,準備晚上再次去昭陵。

第二十二章隆業山龍脈寶藏,大清入關之本

到了晚上,我們吃過晚飯,準備拿上找到的東西去昭陵試一試,希望能夠打開龍脈的石門。開車到了皇陵的門口,晚上的北陵公園依然很熱鬧。我們一直往裏走,走到正紅門,依然用飛抓掛住圍牆跳到了牆內。來到獬豸獸的跟前,我和鍾銳每人一邊,同時按動兩側石獸的眼睛,洞口這側的獬豸獸開始往旁邊滑動,洞口打開了。我們順台階下到通道裏麵,婷婷按動機關按鈕(說是按鈕,其實是石塊),獬豸獸挪回原位,洞口關閉。我們開始順通道往裏麵走,因為之前的通道機關都被我們關閉了,所以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就到了龍脈入口的石門。

麵對石門上麵的十六個大字,我決定先在上麵寫上各旗旗主的名字,希望這就是打開石門的密碼。我拿出專用的化石筆,開始在每個“旗”的兩個字的旁邊寫旗主的名字:在正黃旗的旁邊寫“多爾袞”,在鑲黃旗的旁邊寫“多鐸”,在正白旗的旁邊寫“皇太極”,在鑲白旗的旁邊寫“豪格”,在正紅旗的旁邊寫“代善”,在鑲紅旗的旁邊寫“嶽托”,在正藍旗的旁邊寫“莽古爾泰”,在鑲藍旗的旁邊寫“阿敏”。寫完之後卻沒有任何反應,哪裏出問題了呢?我呆呆的看著這些字,陷入了沉思。想了一會兒,我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大清皇室以黃色為尊,所以皇太極登基做皇帝之後,把八旗做了調整,就是將自己的兩白旗改為了兩黃旗,而將多爾袞和多鐸的兩黃旗改為了兩白旗,所以應該把字也改一下。想到這裏,我把正黃旗旁邊的字改為了“皇太極”,把鑲黃旗旁邊的字改為了“豪格”,把正白旗旁邊的字改為了“多爾袞”,把鑲白旗旁邊的字改為了“多鐸”。剛剛寫完,就見石門上的十六個大字開始發光,大家都激動的笑了,證明密碼是對了。我抓緊時間將從故宮十王亭拿來的兩麵旗子插到了正白旗大字和鑲白旗大字旁邊的兩個洞裏,就見石門發出的光開始旋轉,隨著一聲巨響,塵土飛揚,石門開始向外慢慢打開,我們幾個屏住呼吸看著這扇巨大的石門緩緩開啟。

正在這時,就聽見一聲爽朗的笑聲,我們回頭一看,是寧鵬。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已經悄無聲息的站在了我們身後,看來他的功夫的確是厲害。沒等我們說話,寧鵬來到我的麵前說到:“兄弟,真有你的,我雖然進入考古界多年,也盜過許多的大墓,但是多年來卻難以破解這龍脈寶藏之謎,而且許多的考古專家和盜墓者也都是自歎沒有辦法。沒想到你剛剛入行,就可以接連破解龍脈石門的開啟方法,真是自愧不如啊!”我趕忙擺了擺手,道:“寧大哥,你過獎了,我隻是喜歡曆史,也了解一些曆史上的事。可能是我想的比較直白,比較簡單吧,而專家們想的比較複雜,因此讓我碰巧能打開這龍脈的大門。”正在我們談話之時,石門已經完全打開了,我們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去,來到入口處,卻沒有發現跟東陵和西陵一樣的耀眼金光。

我們拿著強光手電筒走進山洞,眼前的一切把我們驚呆了。就見這個位於隆業山中心的山洞呈現規則的圓形,十分的寬大,看來是建造隆業山的時候刻意人工造出來的。但是整個山洞卻空空如也,沒有任何的東西,也就是說隆業山的龍脈是空的,根本沒有任何的黃金和寶藏。大家都呆呆的站在原地,不知道是失望還是疑惑。婷婷非常的心細,她蹲在地上用手電筒仔細的觀察,發現有星星點點的金光,用手一抹,竟然是金粉。她趕緊招呼我們過來,我們一看,真的是金粉,看來這裏曾經有過大量的黃金,那這些黃金都去哪裏了呢?難道這裏的龍脈早已經被人破解並運走了黃金了嗎?寧鵬提議大家四處仔細觀察一下,希望能有所發現。我們開始在山洞的四周洞壁仔細用手電筒查看,看了一會兒,鍾銳那邊發現了情況,他叫我們過去,我們這才發現是有人在洞壁上刻的字。

字的內容是記述龍脈黃金的用途。原來,早在皇太極登基之時就已經修建了這個人造山洞,用來儲備大清國庫的黃金。後來,在大明滅亡之際,吳三桂麵臨兩個選擇,一是投靠山海關內的李自成,二是投靠山海關外的皇太極。後來多爾袞以重金收買了吳三桂,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逐步統一了中國。而收買吳三桂的錢和大清大舉入關以及平定中國的錢皆是出自這隆業山寶藏。後來,寶藏用盡,順治皇帝就堆砌這個本來不大的山洞為隆業山,外麵覆蓋黃土又種植樹木,讓它成為了昭陵的靠山。也就是說在隆業山龍脈建成的時候,這裏的黃金早就已經用盡了,這裏隻是一個空龍脈。看完這段石刻的介紹,我們感慨良多,原來這隆業山寶藏是大清入關和定天下之本啊!

雖然沒有找到任何的寶藏,但是對我們的心情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揭開這龍脈之謎,現在已經揭開了,我們也可以暫時告一段落了。大家決定離開這裏,既然已經來到了沈陽,就一定要去**哈赤的福陵探訪天柱山龍脈的秘密。

第二十三章天柱山一百零八級台階之謎

我們決定離開這裏,走出龍脈石門。奇怪的是這扇石門仿佛通人性一般,當我們大家都走出來的時候,石門開始發出巨響並慢慢關閉,上麵的光也消失了。我們順著通道往回走,打開入口的獬豸獸,來到地麵,寧鵬跟我們拱手道別。我們並沒有多說,因為我們都知道,待到危機關頭,他一定會再次出現在我們麵前的。翻出圍牆,走到皇陵正門,開車回到賓館。而這時已經是淩晨兩點了,我們趕緊抓緊時間休息,準備明天再決定新的行程。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起床之後,吃了點東西,便坐在一起,商議去福陵的事。大家一致決定不休整,直接今天就去福陵。說走就走,我們開起車直接去往福陵,福陵現在已經建成了一座大型的公園,叫做東陵公園。

到了公園門口,我看到這是一個廣場,是人工剪出許多的綠化造型,具有現代氣息。廣場再往北,兩側是兩個石牌坊,這兩個石牌坊具有幾百年的曆史了,是典型的文物,現在用鐵欄杆圍住,不允許遊客靠近。接下來是大紅門,也就是繚牆的正南門,我們買了四張票,進入大紅門。過了大紅門,兩側有華表,石象生有獅子、老虎、立馬、駱駝各一對,共四對,跟昭陵的石象生相比,同樣沒有文臣和武將,沒有獬豸、麒麟、立象,卻有老虎,這也算是清早期的特點吧!接下來是長長的神道,往上走要登一百零八級台階,這個數字一百零八象征著天罡三十六星宿和地煞七十二星宿。我們登上這座石橋,登完一百零八級台階到了上麵,頓時感受到了福陵的大氣勢,而這是其他的清皇陵所不具備的。這也符合**哈赤作為大清第一帝的身份,而大清朝兩百多年間皇室從事的禮製活動主要是在福陵舉行的。接著往前走是碑樓,是須彌座式台基的,裏麵是福陵神功聖德碑。再往北是城堡式的方城,四角建有角樓、隆恩門既是方城正南門,上麵有門樓。過了隆恩門便是方城內部,迎麵是隆恩殿及東西配殿,隆恩殿內供奉著皇帝皇後的靈位,還陳列著**哈赤生前的事跡介紹,所以又稱之為享殿。大殿後麵是二柱門、石五供以及大明樓,最後麵是月牙城和寶城寶頂以及下麵的地宮。

寶城背倚天柱山,我們站在明樓之上遠看這座山,不知道這天柱山的龍脈之謎到底該如何解開。順著月牙城的城牆來到寶頂的後麵,我們觀察了一下周圍沒有人注意,便拿出隨身攜帶的繩子,掛住城牆,順繩子下了寶頂。

來到天柱山上,就見蒼鬆翠柏在白雪的點綴下更顯得莊嚴肅穆。我們這次並沒有尋找龍脈的入口,因為根據在隆業山的經驗,天柱山的龍脈入口應該不在山上,而應該在皇陵的其他位置。我們轉了一會兒,又順著繩子爬上寶頂,繞過明樓,下了圍牆。開始往回走,邊走邊仔細觀察,但是走過隆恩殿,又出了方城的隆恩門,並沒有什麼線索。我忽然想起昭陵的龍脈入口的通道機關在石象生,所以決定走下一百零八級台階去查看石象生。福陵的石象生位置離神道比較遠,在兩側的樹木籠絡之中。來到左側的四個石獸麵前,開始仔細觀察,最後發現石虎的眼睛果然有問題,而其他的石獸則沒有什麼問題,另一側石虎的眼睛也可以按動。我們太高興了,簡直是莫名的順利,大家相視一笑,繼續往回走。出了大紅門,開車往回走,一路上我們商量決定晚上再來福陵,一探天柱山龍脈。

第二十四章驚歎古人機關之精妙

回到賓館,我們吃過晚飯,抓緊時間休息。約摸到了晚上十點左右,我先起了床,招呼大家都起來行動。開車來到東陵公園,這裏跟北陵公園完全不同,並沒有人在這裏玩,不像北陵那樣燈火通明、遊人多多,倒是更顯得陵墓的陰森恐怖。門口的售票廳中有燈光,顯然是有人看守,我們開車繞到圍牆的西側,這裏有個公交車站,我們把車停在車站,開始向圍牆走去。

整個陵園被蔥鬱的樹木所包圍,我們穿過樹林,來到西圍牆下,看看四周無人,我們拿出飛抓,拋上牆頭,我和婷婷先順繩子爬過圍牆,然後鍾銳和張清也順繩子越過圍牆。跳到牆內,我們徑直來到石象生前,根據在昭陵的經驗,我和鍾銳分別來到兩側的石虎跟前。因為兩側的石象生距離比較遠,所以由婷婷站在神道中間,以手電筒的光線為準,隨著她手中電筒的光束往下落,我和鍾銳同時按下兩隻石虎的眼睛。原以為會有反應,沒想到兩側的石虎都紋絲未動,大家都一愣。正在吃驚之時,就聽一聲悶響,我們立刻發現聲音來源於一百零八級台階之上。

順聲音我們飛快地往上爬,到了上麵,眼前的一幕讓我們完全驚呆了。原來就在台階最上端的兩側,有八根粗大的樹幹,應該有一米的直徑,通體鋥亮,沒有樹皮,已經被常年當做遊客爬完台階坐下來休息的長椅。而此時這八根巨木已經直立在台階兩側,猶如八跟門柱一般。而當巨木剛剛立正之時,就聽一聲巨大的悶響,我們回頭一看,就見台階開始移動,中間打開了一道巨大的石門。我用手電筒照著迅速地數了一下,就見石門上麵是三十六級台階,下麵是七十二級台階,石門裏麵有台階,通向漆黑的深處。

我們幾個完全驚住了,不禁深深的佩服古人的智慧。原來通往龍脈的通道就在這裏,而入口就在台階之中。而更精妙的是“天地人”的寓意:入口上麵的三十六級台階為天罡三十六星宿,代表“天”,入口下麵的七十二級台階為地煞七十二星宿,代表“地”,而入口為石門,通向裏麵又有台階,台階一定是通往龍脈以及皇帝的地宮,所以入口代表“人”。

平靜一下心情,我們四人開始用電筒照著亮順台階往裏麵走。感覺越來越往下走,終於台階到了盡頭,應該是到了最下麵了,繼續向前是一條漆黑的通道。我們心裏都知道,這條通道裏麵一定布滿了致命的機關,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婷婷,婷婷搖了搖頭,說:“我根本不能判斷這裏有什麼機關,隻能猜測跟隆業山龍脈通道的機關有可能相似,但是大家想一想,我們已經破解過的那些機關有哪個是相同的?這幾處龍脈機關各有妙處,又各有不同。所以,這裏的機關肯定跟其他清朝皇陵龍脈的機關相似而不同,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大家提高警惕,往前走著看吧!”聽她說完,我們幾個都點了點頭,開始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往前走。走了幾步,竟然聽到了流水的聲音,我用電筒一照,見前麵有一道烏黑發亮的水溝。走到近前,聞到一股特濃的化學氣味,我剛想用手試一下這是什麼水,婷婷喊了一聲:“別碰,這是水銀,有巨毒!”我趕緊縮回了手,用手電筒仔細照亮觀察,果然發現這水發出銀色的光,而且烏黑的猶如濃墨一般,果然是水銀,我們趕緊以手掩住口鼻,因為水銀散發的氣體有巨毒。

我們趕緊商議過這條水銀溝的辦法,目測這條溝至少有三米多寬,根本無法跳過,又因為通道狹窄,所以無法助跑跳過,隻能想其他辦法了。我想到我們幾個以前做過的訓練,其中就有用雙手雙腳撐住兩側的牆壁,然後慢慢前行的辦法。但如果兩側牆壁距離太遠,就隻能兩個人合作,就是兩個人相對,雙手向前相互支撐,手掌對手掌緊緊抓住,雙腳各撐住自己那一側的牆壁,然後挪動雙腳慢慢前行。而這個通道有兩米多寬,當然隻能選擇兩個人合作前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