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定植裸根苗,先將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的土坑內,苗根展開平放在坑內土麵上。防止根係彎曲成團和根尖向上。苗放好後加土到根頸處,壓緊苗木周圍土壤,培土成圓形土盤,澆足透水,在土盤麵上覆蓋一層稻草保濕,定植後還應設立支柱固定苗木,防風吹動,保證成活和護苗直立生長。
定植營養袋苗,除將營養袋去除掉,將營養土團放入土坑內,複土到根頸處,其它工序與栽植裸根苗相同。
(6)林間間種
為了充分利用油橄欖林間的土地,增加橄欖園的收入,可合理間作。其作法:
種草:利用林間空地種植禾本科、豆科草類及綠肥。到時結合土壤耕翻將其翻入土中,增加土中腐殖質。種草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充分利用光能,雨季還可阻止地表勁流,防衝刷,旱季可減輕土壤水分蒸發。
間種經濟作物:在油橄欖林間土中間種矮幹的經濟作物,提高單位麵積的經濟收入,用短期作物所產生的經濟收入來輔助促進油橄欖的發展。
(7)品種選擇與配置
油橄欖不同品種其形態特征很大差異。生物學特性、生態要求、抗逆性和產品質量不盡相同。尤其從小區域範圍選培出來的品種,對環境條件的反映更加敏感。因此,新建橄欖園時,應對立地的氣候、土壤、地形等因子進行詳細了解。根據掌握到的資料,不論建園規模的大小,結合建園目的,選擇適應該區自然特點和條件的優良品種作為主栽品種,防止搞單一品種林地或搞多品種混栽。如果建園規模大,百畝千畝的橄欖園還要選擇早、中、晚熟品種;油用品種;果用品種;高幹與矮幹品種配套種植,這樣有利於分期采收加工和綜合利用。
選擇好主栽品種後,要選定主與栽品種相適應的授粉品種。其比例:如油用主栽品種為一個加上授粉品種比例8:1;主栽品種為二個,加上授粉品種比例4:4:1。選用佛奧、菜星為油用主栽品種,配多靈為授粉品種,比例:4:4:1(佛奧4菜星4配多靈1)果用品種的選配:選用西班牙美人(BelladispaBna)作主栽品種,選法國小果(Pichalline)作授粉品種(西班牙美人8法國小果1)三方:果較大,果實橫切麵呈三角形,基部肥大且圓,蒂痕三角形,有三條溝紋,果肉較厚,品質一般。“處暑”前後開始成熟,“秋分”前後采收,比較高產穩產。
3.茶橄欖:主產廣東省廣州市,果實狹長,果皮深綠色,間有灰斑點,肉質細致,脆甜,無澀味。10--11月成熟。
4.佛手
佛手
佛手是拘椽的一個變種,為常綠小喬木,有時長成灌木狀,株高可達2m,老幹灰褐色,幼枝綠色帶刺,葉互生,橢圓形,呈薄革質,先端鈍圓,邊緣有波紋狀鋸齒,花單生或簇生於葉腋,花瓣5枚、質厚、白色、紅色和紫色,具芳香。果實卵狀或長圓形,果頂開裂呈瓣狀,果皮發皺,上有較大的油胞突出,外形不整齊,淡黃至黃褐色,有濃鬱的香味,老熟後呈古銅色,果肉堅硬而木質化。果熟10—11月份。性喜溫暖而濕潤的氣候,不耐寒,除華南數省外,均作盆栽。
產地及習性:原產浙、閩、粵等地,現各地均有栽培。性喜溫暖濕潤,喜陽光,宜植於肥沃的酸性沙質土壤中,怕幹燥、寒冷、霜凍。
觀賞價值:佛手果熟正值春節前後,此時果呈古銅色,質堅如木,而香不減,放置室內案頭,可供聞香和觀賞,真可謂“古色古香”。
佛手栽培
一、繁殖方法
生產上常采用插植和嫁接繁殖法。
1.插植季節:宜在2~3月或8~9月溫曖多雨的季節進行。
2.插條選擇和截取:插條應選7~8年生的健壯母株,剪取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1~2年生枝條,將葉片及嫩梢剪除,截成長17~20厘米的插條。
3.插植方法:在整好的畦上開橫溝,溝距22~26厘米,按4~7厘米的株距將插條插入溝內,注意不能倒插。畝插約12000~15000根。插後覆土壓緊,留1個苞芽露出土麵。
二、種植
1.種植時間:春秋兩季均可定值,但以2~3月氣溫回升、新芽即將萌發時移植較好。
2.選地整地:最好選擇在三麵環抱成馬蹄形,土壤排水方便、透氣性好和微酸性的地方種植。整地時畦高壓25厘米,寬1米,株距1.5~1.8米,挖穴深30厘米,寬50厘米,畝植150~170株。
3。種植方法:選高50厘米以上、粗壯無病蟲害的苗為好,將分枝剪去,隻留一主幹,根長不要超過20厘米。每穴種植1株,使須根向四周擴展,最後覆土稍高於地麵,栽後繞定根水。
三、田間管理
1.間作:植後1~2年內,以促進植株生長為主,可間種花生、豆類、瓜類、薑等經濟作物,但不能種深根性作物,防止傷害佛手表層須根。
2.追肥: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結果前的樹要勤放薄施,以氮為主。每年施4~5次,大寒前後施壯株肥;2月施追花肥,以後隔20天施1次。小暑後每月施1次壯果肥,每擔糞水加尿素0.1~0.15公斤,秋分前施1次農家肥,以花生夫為好,以促進植株恢複生長。
3.打頂、彎枝、修枝、摘側芽。
(1)打頂:種後1~2年,當植株高約80厘米時,摘掉頂芽,促進植株生長健壯。
(2)彎枝、修枝:除留種枝條外,均需進行彎枝,在霜降至立冬期間的晴天下午進行。彎枝就是將向上生長的枝條,慢慢往下彎,彎至離地麵約18厘米時,將枝條頂端捆在插入土中的竹笏上。以後每年在收果後進行一次彎枝和修剪枝條,把老、弱、病例、徒長、已結果的枝條剪掉,並燒毀和進行清園。
(3)摘側芽:每年在立春至立夏,開花結果階段,必須控梢,摘除所有的新蕊,當果實向下彎時停止摘側芽,轉為放蕊,任其生長,為翌年的結果枝。
4.選花、保果。
驚蟄前後開始開花,一序花選留2~3朵健壯的雌花,其餘摘掉。保果:一枝留1~2個果為佳,多了要摘除。
5.除草、培土、蓋章。
進入結果期用手拔除植株周圍的雜草,不要用鋤頭鋤,以免傷根。佛手種後5年,每年要培土1次,在剪枝清園後進行,培土後蓋一層薄草於樹盤。
春季:露天常溫最低溫度10ordm;以上可以解除防凍設施。一般江南地區3月底—4月初可露天栽培。初春時天氣還比較冷,大棚內要注意溫度變化。連續零下5ordm;以上要采取保溫措施。注意觀察棚內晚上有沒有蒸溜水在葉片上存在,如有要增加稻草席來吸收水份,因為金佛手樹在-10ordm;左右沒有蒸溜水留在葉片上基本是凍不壞的。這是過冬的關鍵之中的關鍵。棚內的花盆土要保持幹燥,掌握不幹不澆的基本要求原則,這也是佛手生長的特點,半個月左右上一次肥,施肥特點以薄肥勤施的原則,盡量少施增加次數。露天的話10天一次,以每千株一次施肥總量不得超過10斤,進口複合肥的數量。餅肥在千株100斤左右,另外要密切注意紅蜘蛛的危害,農藥到農藥商店參照殺蟎劑的用量及用法,有機磷農藥除樂果、氧化樂果、殺蟲雙等不能使用外,這幾種農藥對佛手樹會造成嚴重落葉或死亡。多采用水胺硫磷及高效低殘留的殺蟲劑。另外做好抹芽工作,把沒有花蕾的芽全部抹去,剛出棚的樹施肥量要減半,等生長穩定再適時增加。
夏季:春花果實長大和夏季果實座果期。繼續做好抹芽工作,促進產量和質量。注意害蟲和紅蜘蛛的危害。連續大雨後要加噴殺菌劑。澆水特點,高溫時在上午10時左右進行全麵性的澆水,本著幹的澆透,半幹的少澆,濕的不澆。到下午3時再進行全園性的檢查,幹的澆,不幹的不澆。其次以上連續高溫果實要進行遮陰防曬。施肥要一個星期用一次,看其樹勢而定其用肥量和次數。七月中旬開始進行高位壓條做盆景母本。一般大樹壓條其技術要點在離果15厘米的部位剪去其葉和刺,用刀在枝條三麵直著劃破三條深達木質部的破口,再用青苔環形包實,大小如3至4歲小孩拳頭大小的青苔包,外用塑料薄膜兩頭紮緊,即完成高位壓條的過程,用手摸之要感覺很硬才算達到要求。
秋季:抹芽工作持續到八月五日,開始全麵整枝。把沒有結果的枝條80%以上全麵性的整枝,整枝工作不得超過10天。剪枝過後三天開始噴潛葉蛾農藥,用“抗蟲丹”15克加水30斤,仔細噴霧,每隔四至五天一次,連續5-6次到新葉長好定形為止。這是保證來年產量和樹形的重要步驟。秋季澆水要檢查性澆水為主。用肥要看樹勢,樹勢綠一般二十天施一次。準備過冬材料,做好過冬前的準備工作。注意病蟲害防治。
冬季:一般11月中旬要完成過冬大棚工作。江南地區一般用普通大棚就可越冬。一層遮陰網兩層加厚薄膜,用鐵架或用竹木結構均可,裏麵接地麵一周用稻草編織的草席掛一圈,棚頂上部兩排。如遇大凍要及時加溫或加草席,也可增施腐熟幹燥的廄肥,提高盆土保溫性能,注意病蟲害防治、剪刺等工作。大雪天要及時把積雪除掉防止大雪壓壞大棚。嚴格控製水份,防止盆土澇漬。注:稻草席作用:(1)保溫(2)吸收棚內水份,大棚必備之物。
金佛手生產要點,以勤為本,精工細做,心不要急,農藥交替性使用,防止害蟲抗藥性,上麵所指是進入結果期的樹,新種的樹要留兩次梢即春梢和秋梢。整枝要狠,不狠不行。
四、病蟲害防治
1.病害防治方法
(1)炭疽病:主要危害枝葉,防治方法①結合冬季修剪、清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毀。②藥物防治:在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代森銨水劑800倍液;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2)潰瘍病:危害性、枝梢。防治方法:①把病枝落葉集中燒毀。②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0.5%等量式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3)白粉病:濕度過大時葉披一層灰白色粉狀物,嚴重時可出現黑點。防治方法:噴灑0.2波美石硫合劑(加1%洗衣粉)。
2.蟲害防治方法
(1)潛葉蛾:①每次抽新梢時噴40%樂果1000倍液。②發生期噴90%晶體敵百蟲1000掊液。
(2)介殼蟲:①保護天敵瓢蟲安全過冬。②在少裏發生剪除蟲枝燒毀,成蟲出現時,進行人工捕殺。③用萬靈1000倍液防治。
(3)蚜蟲:用代森銨加氧化樂果(忌用樂果):水1:500倍,代森銨:水1:500倍混合噴施,每隔7天噴1次,連續3次。
(4)紅蜘蛛:①冬春結合修剪剪除受害過的葉片。適度修剪,使場園通風透光。樹勢健壯,提高對蟎類的抗耐力。②發生多的園場,應停止施用氯氰菊脂、溴氰菊脂和有機磷殺蟲劑與波爾多液等藥劑防治病蟲,以免誘發紅蜘蛛的大發生。③發生後可用下列藥劑防治:95%蚧蟎乳油150倍液;50%硫懸浮劑200~400倍液;73%克蟎特乳油2000~3000倍液,膠體硫400倍液等,噴1~2次。
5.櫻桃
櫻桃
櫻桃屬於薔薇科落葉喬木果樹。櫻桃成熟時顏色鮮紅,玲瓏剔透,味美形嬌,營養豐富,醫療保健價值頗高,又有“含桃”的別稱。我國作為果樹栽培的櫻桃有中國櫻桃、甜櫻桃、酸櫻桃和毛櫻桃。櫻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譽。我國櫻桃產量為3500萬kg,人均隻有29g,相當於每人有大櫻桃3個或中國櫻桃15--17個。可見櫻桃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國栽培的甜櫻桃品種主要為歐美品種,在我國北方地區表現很好,由於歐洲甜櫻桃一般需7.2c以下低溫900—1400小時方可完成冬季休眠,限製了在我國南方的大麵積栽培。因而,在我國南方省區仍以中國櫻桃為主栽品種,同時,中國櫻桃的優良品種極少,栽培品種中普遍表現出果小、味酸、采前裂果、落果等諸多缺點。而中國櫻桃優良品種一黑珍珠的選育,成功的彌補了這些缺點。
國內分布
產遼寧、河北、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生於山坡陽處或溝邊,常栽培,海拔300—600米。
營養成分
在水果家族中,一般鐵的含量較低,櫻桃卻卓然不群,一枝獨秀:每百克櫻桃中含鐵量多達59毫克,居於水果首位;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蘋果、橘子多4~5倍。此外,櫻桃中還含有維生素B、C及鈣、磷等礦物元素。每100克含水分83克,蛋白質1.4克,脂肪0.3克,糖8克,碳水化合物14.4克,熱量66千卡,粗纖維0.4克,灰分0.5克,鈣18毫克,磷18毫克,鐵5.9毫克,胡蘿卜素0.15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可酸0.4毫克,抗壞血酸3毫克,鉀258毫克,鈉0.7毫克,鎂10.6毫克,另含豐富的維生素A。
櫻桃品種
1.意大利早紅:由意大利引進,極早熟品種。5月20日前後成熟,平均單果重9克,紅色的豔麗,肉質厚,味甜,是最早成熟的大果形甜櫻桃,有極高的商品價值,是大棚栽植的最佳品種。
2.烏克蘭大櫻桃——烏梅極早。果實大,整齊,單果重6-7克,心髒形,紅色皮細,緊密,易剝皮。果肉鮮紅色,多汁,細嫩爽口,具有葡萄甜味,果汁玫瑰色。果核中大,圓形,離核,花後28-32天果實成熟,成熟期一致,鮮食品質優。
植株生長健壯,抗寒抗旱,以花束狀果枝和一年生果枝結果。嫁接苗後第3-4年始果,成齡樹畝產900千克左右(7m7m栽植,畝栽14株)。
3.烏克蘭大櫻桃——極佳。果實大,單果重6-8克,紫紅色。果肉紫紅色帶有白色紋理,半硬肉,多汁,汁濃,紫紅色,葡萄甜味,鮮食品質極佳。花後32-35天果實成熟。植株生長健壯,抗寒抗旱。嫁接苗栽後第3-4年始果,以一年生果枝和2-5年生花束狀果枝結果,花束狀果枝壽命可達11-14年,年年豐產,高產。成齡樹畝產750千克左右,最高畝產達1020一1040千克,經濟效益高。
4.紅燈:大連農科所由那翁黃石雜交育成。5月底成熟,大型果平均單重9克,最大12克,果麵紫紅色,鮮豔有光澤,果實汁多肉厚,含糖14度,味甜,樹勢強,萌芽率高,豐產,屬大型果型優良早熟品種,是大棚栽植的理想品種。
櫻桃的栽培技術
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樹難栽主要是由櫻桃根係的特性決定的。櫻桃的根係很淺,所以很怕旱;根係呼吸強度較大,需氧較其他果樹多,又最怕澇。如果雨季積水時間稍長,就會影響根係呼吸,輕者黃葉,重者死亡。想要栽活、種好櫻桃,就一定要做好建園、定植和其後的水分管理工作。
一、園地選擇。選擇地勢高、不易積水、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塊,中性或微酸性、土層深厚、透氣性較好的沙壤土。如果土質較差,要在建園前進行深翻,增施有機肥等土壤改良措施,因為櫻桃對生態條件要求很高,深厚的活土層、較強地土壤肥力,才能使櫻桃根係發達、樹勢旺、抗逆性強,果品的質量和產量高。尤其根際的土壤,定植建園後很難改良。
二、灌排設計。園地周圍一定要有良好的灌排設施,以保證幹旱時能及時澆水,雨季能及時排水防澇。對新建園,要科學設計主水溝和支水溝,平原地或大塊地建園最好起壟栽植,以便利用壟溝灌排水。壟溝灌水側滲到根還可避免澆水後根土板結,有利於緩苗發根。
三、科學栽植
1.栽植時間:櫻桃栽植最好秋栽,因北方地區春旱,傳統的春栽增加了水分管理難度。而且,如果春栽過早,氣溫不穩定,則易受凍害;春栽過晚,萌芽快生根慢,會造成死苗。秋栽,可於當季緩苗、萌芽生長,翌年春季早萌芽發枝,易形成壯苗。秋栽後土壤上凍前,要埋土防凍。
2.栽植方法:要采用“小坑深栽淺埋法”。傳統的挖大坑的果樹栽培法不適於櫻桃,因為櫻桃根淺又不耐澇,如大坑栽培,坑內土較坑周土鬆,雨季易引起內澇,嚴重時會出現死苗。“小坑深栽淺埋法”即挖出三四鍁土,施二鍁土雜肥,將坑邊的土刨一刨與坑內的土雜肥拌勻,然後置放苗木(選根係發達的粗壯苗木),覆一層淺土僅使其埋住根部原土痕。再將土稍壓實,使根頸低於地麵15厘米左右,在苗下形成一個小樹窩。這樣“深栽”降低了苗木重心有利於抗倒伏,“淺埋”又利於根呼吸而使苗木緩苗快,生長好。
3.水分管理。定植後,應勤澆水,但忌澆大水。要結合天氣,旱則小水常澆,澇則積極排水,保持根際土表見幹見濕。
櫻桃的種植要點
一、保花保果
“如何保花保果”,櫻桃種植戶要重視以下幾點:
1.授粉品種配置櫻桃的絕大多數品種自花結實率極低或自花不結實,必須配置授粉樹。授粉品種要求與主栽品種親和性好,花期相遇,同時還要考慮相互授粉能力和互補授粉,授粉品種有2個以上為宜。主栽品種與授粉樹可按5:1配置,以點狀或行狀均勻分布。若授粉品種配置不當或數量不足,可采取插掛花枝、高接授粉品種。
2.人工授粉在初花期,從授粉品種中采集鈴鐺花蕾,製成花粉,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進行一次人工授粉。可采用手工點授、機械噴粉、雞毛刷滾授等方法。授粉時間最好在晴天上午10時-下午5時。
3.花期放蜂在櫻桃花開10%時,果園放蜜蜂或壁蜂進行傳粉。
4.花期葉麵噴肥在花蕾期和盛花期各噴1次0.3-0.5%硼砂溶液,或0.3%尿素+0.3%硼砂+0.3%磷酸二氫鉀;謝花後可噴1-2次0.15%綠芬威葉麵肥。
5.激素保花保果在謝花後2周左右,用100-150毫克/升的赤黴素塗幼果果柄,能減少落果。
6.灌水或噴水早春花期易發生低溫的地區,在花前灌水能推遲花期3-5天,錯開低溫天氣;或在花期噴水,也能降低低溫對開花坐果的影響。
二、豐產優質
提高櫻桃產量和質量,可通過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來調控產量和質量:
1.整形修剪主要樹形采用紡綞樹形,幹高0.4-0.5米、樹高2.5-3.5米。中心幹上,輪生15-25個主枝單軸延伸、角度近水平、不分層次的主枝,除了下部3個主枝可著生2-3個側枝外,其餘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不培養側枝。此樹形可使樹體枝量迅速增加,立體結果能力強,群體效益高。夏季修剪摘心,促進幼樹花芽分化:輕度摘心(摘去頂端5厘米左右):能發1-2個新梢,然後再對發出的新梢留15厘米左右連續摘心後能形成結果枝;中度摘心(新梢長到40厘米時摘去頂端15厘米左右):能萌發3-4個分枝,並形成結果枝;重度摘心(新梢長到40厘米以上時,留15厘米左右摘去頂端):能促進萌發分枝,還能使下部形成短枝或葉叢枝,形成小結果枝。扭梢、拿枝:扭梢就是在半木質化時對生長旺盛的徒長枝、競爭枝扭轉180度,削弱其長勢,促進花芽分化,改造成結果枝組;拿枝就是將強旺枝、徒長枝用手自基部向上挪動,傷及木質部而不折斷,抑製生長,改變角度,促進花芽形成。結果枝組的培養:在生長季節進行扭梢或重度摘心,然後緩放,能培養形成緊奏型小結果枝組;用輕度摘心和輕短截的方法能培養成單軸式小型結果枝組;冬季中短截和夏季中度摘心能培養形成大中型結果枝組。另外,6-7月份用多效唑進行葉麵噴施,也可抑製枝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
2.疏花結合冬季修剪,剪去下垂枝、細弱枝及連續結果多年的結果枝組;在花蕾期剪除過多、弱小花芽及發育差的弱小花蕾和畸形花蕾;開花後疏去雙子房的畸形花、弱質花。每個花序上可保留1-2朵花。
3.疏果疏果是在疏花的基礎上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生理落果後進行。疏果原則:壯樹強枝多留、弱樹弱枝少留;疏果順序:先裏後外、先上後下。疏除對象為弱小果、畸形果、病蟲果、授粉受精不良及弱枝上的過多果。
溫室櫻桃栽培栽培技術
溫室結構及品種選擇
一、日光溫室結構選避風向陽、水源充足、地勢平坦、沙壤土或壤土,以及遠離汙染源的地方建日光溫室。日光溫室的跨度為7.5~9米,脊高2.9~3.3米,拱梁可用竹木或鋼筋等材料,東西山牆及後牆均為50厘米厚雙空心磚牆結構,後牆高180厘米,溫室長50~80米。其采光、保溫、抗壓等性能都很好,竹術結構成本較低,鋼筋結構成本偏高,但堅固性好,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二、櫻桃品種選擇適合日光溫室栽培的櫻桃以早熟品種為佳,這樣才可提早成熟,提高經濟效益。栽培上表現比較好的品種有紅燈和意大利早紅等。
整形修剪
一、整形(一)自然開心形。幹高20~40厘米,無中心主幹,全樹有2~4個主枝,開張角度為40°左右,每個主枝上配備2~3層側枝,每層間隔30厘米,側枝上有各種類型的結果枝組。(二)自然紡錘形。幹高40~60厘米,中心幹上配備單軸延長的主枝6~10個,上麵著生大量結果枝組。修剪時要及時落頭開心,以控製樹高。整形時,定植當年留50厘米定幹,定幹後從抽生的長枝中選留長勢健壯、方位好的作為主枝,在生長季節拉成水平角。第二年冬剪時將中心幹延長枝留40~60厘米短截。冬剪時對競爭枝和背上枝要疏除或短截,其餘的斜生枝、中庸枝可緩放或輕剪。第三年對中心幹留50厘米摘心,生長季繼續開張角度,對背上枝和內膛旺長枝摘心,培養成結果枝組。
二、修剪(一)生長期修剪。主要在新梢生長期和果實采收後進行。前者主要是抑製新梢旺長,促進分枝,可進行多次摘心。采果後的修剪主要是疏密枝。對兩年生枝在腋芽處短截,待結果後再從基部疏除。(二)休眠期修剪。幼樹期宜適當短截,以促分枝,增加花束狀果枝及葉從枝,結果後應適當回縮,維持樹體長勢,提高結果能力。
病蟲害防治
一、穿孔病葉片初期出現紫褐色小斑點,後期病斑幹枯而脫落,造成葉片穿孔,嚴重時早期落葉。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剪除病枝、消除病葉是防治此病的根本。在落花後至采收前,噴2~3次65%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也可噴施硫酸鋅石灰液防治。采果後噴波爾多液防治。
二、流膠病主要發生在枝幹上,尤其在分杈處發生較重。一般從采收後開始發病,隨雨量的增加而加重。常因凍害、蟲害、機械損傷所致。因此,防治此病最主要的是保護好樹體。冬前在樹幹和枝條上塗白防止凍害,防治蛀幹害蟲,消除機械損傷等。對發生流膠病的枝幹及時刮治,並塗疏理劑防治,以防蔓延。
三、紅頸天牛該害蟲是危害枝幹的重要害蟲。主要防治方法:(一)在成蟲發生期,人工捕捉成蟲。(二)在成蟲產卵前,用塗白劑(生石灰10份、硫磺1份、水40份配成)在主幹、主側枝上塗抹,防止產卵。(三)刮皮時發現有蟲孔,用針或鐵絲插入刺死或鉤出在韌皮部危害的幼蟲。(四)對注入木質部的幼蟲,可將100倍的敵敵畏藥液注入蟲孔,或用1/4磷化鋁片劑塞入洞中,再用塑料膜或泥將洞口封死,將洞內的幼蟲熏死。
土肥水管理
櫻桃屬於淺根係樹種,根係呼吸旺盛,所以要盡量滿足根係生長所需水、肥、氣、熱的要求。每個生長季要中耕4~5次,中耕以5~10厘米深為宜。在采收後要進行淺翻,促進根係更新生長。施基肥應在晚夏或早秋進行,施用肥料以有機肥為主,加施適量的鈣、鎂、磷肥。在生長季還要追肥2~3次,花前和花後果實速長期追施,每株施尿素0.5公斤或三元複合肥0.5公斤。果實采收後每株可追施尿素0.5公斤或過磷酸鈣1公斤、硼砂50克,施後澆水,以促使花芽形成和補充營養,另外還要進行2~3次葉麵施肥。除結合秋施基肥、花前花後追肥和采後二次追肥各澆1次水外,還要在果實膨大期澆1次透水,上凍前澆1次封凍水。
溫、濕度調控
一、溫度的調控主要靠開關通風窗、作業門和揭蓋草苫調控。在溫室覆蓋地膜可提高地溫2℃~3℃。覆膜至發芽前,白天溫度保持在18℃~20℃,夜間溫度保持在2℃~5℃;發芽至開花期,白天溫度保持在18℃~20℃,夜間溫度保持在6℃~7℃;開花盛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0℃~22℃,絕對不能超過25℃;落花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0℃~22℃,夜間溫度保持在7℃~8℃;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2℃~25℃,夜間溫度保持在10℃~12℃。以後白天溫度保持在22℃~25℃,夜間溫度保持在12℃~15℃。
二、濕度的調控從覆膜至發芽前,空氣相對濕度控製在80%左右。濕度過低,開花不整齊,易受高溫危害;濕度過高對花粉、發芽不利,且易染病。花期的相對濕度保持在40%~60%,濕度過低,柱頭易幹燥,影響坐果。果實膨大期濕度控製在60%。在著色期至成熟期濕度控製在50%左右。土壤濕度可通過灌水來調節,果實膨大期需水較多,但此期宜小水勤灌,每次灌水10~15毫米深。果實成熟前灌水量以5~7毫米深為宜。(黃騁李豪宋雨)
大櫻桃早期的豐產栽培技術
大櫻桃果實成熟早,有“報春鮮果第一枝”之美譽。它以色澤豔麗、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價值高,深受消費者所青睞。以栽培經濟效益高、果實生長期短、易管理,倍受栽培者所喜愛。但在生產中存在著形成經濟產量晚,見效慢製約著大櫻桃的發展。因此探索大櫻桃早期豐產技術是促進大櫻桃發展的關鍵。
大櫻桃對土壤氣候條件要求較嚴,必須有一個土層深厚,肥水條件好的園地,這是正常結果和豐產的基礎。土壤要經常疏鬆。每年春夏秋季各耕翻一次,耕深25厘米左右,以利根係擴展。肥料管理上應施足基肥,追肥應做到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鉀肥為主。基肥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份施入。以利翌年春天果樹生長。按株施有機肥30-50公斤,尿素0.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生長前期(5月份前)株施尿素0.75公斤,促進新梢生長。6月份後每株施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1.2公斤。水分管理上要適應大櫻桃既不耐澇又不抗旱的特點,土壤相對濕度應控製在60%-80%之間。其中發芽至初花期可根據土壤墒情澆一次水,使土壤相對濕度在80%左右,以後控製土壤相對濕度在60%-70%之間。
整形修剪
建造有利於早期豐產的樹體結構是早期豐產技術的關鍵。
1.樹形培養:大櫻桃采用紡綞形有利於早期豐產穩產。這種樹形要求栽植1.5米以上的健壯大苗,定幹高度在80-90厘米,當年不培養主枝,到冬剪時把主幹上萌發的枝條,采取極重短截,第二年開始培養主枝,這樣可以加大中幹和主枝的級次差別,有利於從屬關係的培養。此樹形一般要求幹高60-70厘米,樹高3.5-4米,在中心幹上每隔20-25厘米錯落有致地培養12-15個主枝,主枝角度在70-80度之間,不培養側枝,在主枝上培養大中小型枝組。
2.夏季修剪:在整形過程中要結合夏季修剪,對主枝進行開角70度左右,延長枝長達50厘米左右時摘心,摘支尖端10厘米左右,冬季對延長枝短截時剪留40-50厘米左右,以保持枝軸緊湊。防止出現後部光禿現象。
夏季修剪主要以緩和樹勢,促進花芽形成為主,主要措施有:
(1)拉枝:在夏至前或8-9月份對主枝拉枝開角避免樹冠鬱閉,下部枝條枯死,拉枝可提高萌芽率,增加短枝數量,促進成花提早結果,還可改善冠內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枝質,防止內部光禿,緩和結果部位外移,增加有效結果體積,提高產量和質量。對強旺枝拉枝可緩和枝的長勢,平衡樹勢。對輔養枝的開角要在80-90度左右。
(2)刻芽:萌發前在芽子和葉叢枝的上方橫割一刀深達木質部促使抽發新梢,刻芽能提高側芽或葉叢枝的萌發質量,增加中長枝的比例和總枝量,有利於整形和彌補冠內的空缺。
(3)摘心:對樹體中的強旺枝,可進行連續摘心。對刻芽萌發的長枝、中枝長至15-20厘米時摘心培養中小型枝組,以增加有效結果部位,促使早結果和產量的提高。對旺枝摘心可達到促生分枝,增加短枝數量,緩和全樹長勢,達到提早結果的目的。對生長旺的枝條一年內可摘心2-3次。若為提高坐果率,摘心時間須限定於花後10-15天內進行。明顯減少養分消耗,減少生理落果,且果大成熟早。摘心後萌發出的二次枝,成花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