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 效率因煩躁而降低
有一句成語叫做:“適得其反”。就是當你太想做成一件事時,急切的心情會令你不注重其內在的規律,最後的結局便是南轅北轍。人之所以會煩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急於求成而不可得。不可否認,現代社會凡是都講求效率。什麼“效率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之類的話也層出不窮。的確效率可以讓你比別人快一步,快就表明能夠占得先機,就能遠遠把對手甩在腦後。即便如此,效率也是要講求品質的。純粹的效率觀令人茫然,當你快到把所有對手都甩開時,往往會迷失方向。沒有參照物的世界是孤獨和迷茫的。當人們隻講求效率卻令事情的結果與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馳時,就會出現思想的混亂,因而煩躁就不可避免了。
反過來看,這樣的效率其實隻是在做無用功。當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卻又煩躁易怒時,會因為思想的混亂而將錯誤進行到底。因此,效率反而會呈現負數。
我們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其規律,不可因為想快而違反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注重實際,心浮氣躁隻會令事情更加糟糕,“想快”就會變成“必慢”。
【案例】
春節前夕,職工們都盼望著早點回家過來。然而就在放假的前一天,車間裏的發動機壞了。工廠接了一個大單,必須在年後的一個月內就要交貨。雖然老板沒有讓職工們在春節時加班,但過完年後必須馬上開工。這就意味著這台機器現在就得修好。維修工小李和幾個同事被任命為這次搶修任務的主要人員。小李已經有兩年時間沒有回家了,而且剛好買了票。
盡管他們非常不願意留下來加班,但任務緊急也隻好勉為其難。其實這個任務也不是很緊急,因為離年後還有一段時間,但每個人都急著趕除夕那天的火車。小李和幾個工友從接到任命後就馬不停蹄地趕修機器。但這次機器損害十分嚴重,小李和工友們一時間都像被它弄懵了找不到真正停轉的原因。大家窩在車間裏,一根根的吸著煙都特別鬱悶。眼看時間一點點過去,小李再忍不住說:“管他呢,就按我們以前那麼弄。”雖然是小李的一家之言,但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響應。於是他們用以前處理這台機器的辦法開始迅速的弄著。
終於,在除夕的前一天完工了。小李和同事們都興奮地準備打包走人。但他們剛收拾好東西,電話又響了,隻聽見老板在裏麵喊道:“你們怎麼回事,這機器又不轉了。”小李和同事們瞬間木然,興奮的心情一下降到零點。
由於錯過了火車時間,他們不得不又在工廠裏過年,小李心想著:“這回夠時間修這破玩意了。”
【評析】
小李急迫的心情能夠理解,但是他卻因為情緒嚴重幹擾了自己的判斷和行為準則。想要回家這個想法一直在他的腦海裏打轉,原本就著急回家的他們在遇到阻礙時特別容易煩躁。因而最終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真正的效率是指又對又快的做成某件事。僅僅快那不叫效率,叫不負責。而正是這種前提下,“一顆小石子就能掀翻一輛火車”,情緒的波動也特別明顯。所以說,越是煩躁,越容易擾亂正常的思維,從而導致更嚴重的錯誤,將原本追求的“效率”變成我們實現目標的阻礙,適得其反。
b) 淡定才能安靜的思考
古人雲:“窮則思變,變則通”。就是當一件事陷入絕境時,要懂得去思考出路,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走到底。但是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沉下心來思考。人類之所以有今天的繁榮,而不像動物那樣單純的生衍繁殖,主要是因為人懂得思考進步的道路。無論是人類的進步還是個人的發展,都需要我們不斷的思考與摸索前進的方向。但是身在鬧市,很多時候都被各種各樣的情緒所幹擾,尤其是“煩”。煩躁的情緒就如同把自己放在烈火上烘烤,頭腦自然就不清楚,又怎麼能思考那些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