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
新加坡的成功在於發掘自己的優勢。他們不盲目的強求自己無法擁有的條件,而是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因此,成功者都是實事求是的人。小石頭不去嫉妒大山的雄偉,因為細小的雨花石能夠鋪墊出美麗的小路;小草不去羨慕大樹的粗壯,因為再大的風也不會將自己掀翻。
做好自己,就是成功的開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同樣說明這個問題,所謂的強大與弱小,隻是觀看者的角度來決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對而言,有參照物。和比爾蓋茨比財富那是笑話,和美國總統比權利那是自不量力,和愛因斯坦比智慧那是愚蠢。但這些人都隻是在某些方麵比你成功,因為他們都是人,人就一定會有自己的弱點。即便是西方的神也不是完美的化身。
因此,發掘自己的優勢,踏實而努力就是成功的法寶。
4.a) 何必讓嫉妒折磨自己
斯賓諾莎說:“嫉妒是一種恨,此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殃感到快樂。”幸災樂禍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苦痛上,猶如吸血惡魔,隻有讓別人鮮血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然而,沒有比仇恨更容易傷害自己了。斯賓諾莎還有句名言:“在嫉妒心重的人看來,沒有比他人的不幸更讓他痛苦,亦沒有比他人的幸福更讓他不安。”嫉妒心重的人,就像是為別人而生的,努力尋找別人的痛苦,迷失了自己。當別人幸福時,自己卻如同落入十八層地獄那般受萬世折磨。
我們又何必折磨自己呢?人隻有短暫的一生,活著的目的就是為追求自己的快樂和成功。我們沒有時間去煩惱、抑鬱,更沒有時間去因為別人的幸福而折磨自己。因妒生恨的人往往抱著玉石俱焚的心態,隻要別人能夠痛苦,即便自己永不超生也毫不在意。這是不僅是對別人的犯罪,也是對自己的懲罰。折磨自己的人是蠢蛋,因為他們無法明白人生真正的樂趣所在,永遠生活在陰暗的心理無法自拔。
【案例】
小張是班上一位女生,近來得了種怪病,身體越縮越小,現在竟然失蹤了。
小張最大的特點是不能容忍別人的優秀。在同班女生中,她成績也不錯,但總有別的女生能超過她。於是,每次考試後,超過她的女生,總要有點小麻煩。比如:不見了書本,課桌裏爬出小蟲等等。不過,令人吃驚的事情還是在小穎到來之後,小穎是剛轉學過來的女生,漂亮出眾、成績很棒,而且彈得一手好琴。
在一次文藝晚會上,大家驚奇地發現。晚會第一個節目就是小穎的獨奏,小穎從容的坐上琴凳,卻發現琴給人弄壞,發不出聲響。眾目睽睽之下,小穎顯得臉色緋紅。大家正在惋惜時,就聽到觀眾席中發出‘‘嘎叭嘎叭’的聲響。隻見小張挺拔的身子突然矮了下去,可她並末覺察,她正在偷偷地笑著。班裏怪事不斷,當校領導收到一份揭發小穎品德問題的匿名信時,小張已縮成一個小侏儒。同學們慢慢就也接受了小張變小的事實,以她的活法,遲早會變成細菌。而現在她失蹤,所有人都不感到驚奇。
一天,有位同學查字典,翻著翻著,就發現了一個似曾相識的麵孔,便喚大家同看。“對,是她!”大家異口同聲的說。隻見字典上有兩個字:“嫉妒”。原來,她縮成了兩個漢字,永遠的壓在字典中。
【評析】
嫉妒就像一個食人狂魔,一點一滴的將小張吞噬了。小張的縮小,這是嫉妒的放大。小張不惜折磨自己,也要去嫉妒和仇視小穎。嫉妒就像一個小人,你越是容忍他,他就越是放肆。正重要的是,小張在變小的時候,卻並不知情。就好像人們在嫉妒他人時,雖然內心痛苦,但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難受;同樣,人們在因為他人的不幸而快樂時,卻不知道那隻惡魔正在一口一口吞噬自己的良知,吞噬自己真實的快樂。它總是喂給你一些糖果,讓你以為這才是你想要的甜味,但這些甜果裏麵卻隱藏了毒藥。就像海洛因那樣,一旦停食,便會愈加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