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焦慮比尼古丁更可怕(3)(3 / 3)

6.怎樣才能遠離焦慮,擁抱陽光

想要遠離焦慮就必須找出焦慮的根源。在以上的章節也提到,焦慮的產生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過重的得失心。越是看重結果,越容易引發緊張的情緒。焦慮總是在遇到挫折,心靈承受打擊之後才會出現的。另外,就是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人們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永遠不會停止,但也會當心自己的能力所不及而焦慮萬分。因此,如何才能遠離焦慮的情緒,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呢?

一、正視焦慮的存在

無視焦慮情緒的存在並任其吞噬健康的心態是極其可怕的。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是因為這樣的人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善於自動調正自己的心態。相反,不總結教訓,反而任由失敗的陰影在心理生根發芽,那麼失敗永遠隻能是失敗。因此,一旦意識到自己正因為相同的困難而擔心、恐懼和自責時,我們就應該提醒自己:這就是焦慮的情緒在作怪了。正視焦慮的存在,是克服焦慮情緒的前提。

二、適當的舒緩情緒

當我們被焦慮的情緒壓得喘不過氣時,無需太較勁。習慣鑽牛角尖的人總是容易走進“死巷子”。比如說,你正為明天的演講或比賽做著準備,卻發現心思不自由主在擔憂事情的結果。其實,你現在所做的準備大多都是“無用功”。與其這樣,不如適當的放鬆一下心情。聽聽舒緩的音樂,看看膚淺的電視節目,又或是踏出家門跑跑步,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暫時將手頭上的事情擱下,使心情得到徹底的放鬆。

三、積極的心理暗示

當心情放鬆後,把思想完全清零。忘記原本產生焦慮的原因,取而代之便是不停地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哪怕這些暗示是你無法達到的。比如你想到明天的考試,實際上根本不可能達到想要的成績。但這時再去擔心困擾也無濟於事,何不騙騙自己說,我能行!不就是一次考試嗎?不就是一次演講嗎?沒有什麼能難倒我!這時,盡量將自己想象成擁有超人般無比強大的人。這不叫自欺欺人,有時候正麵的暗示很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結局。

四、享受過程

想要徹底的遠離焦慮,關鍵還是改變自己的想法。培養出淡定的心態,享受每件事情的過程,無論結局是對是錯,無論是否達到理想的結果都一笑置之。這並不是說要放棄對成功的追求,因為成功往往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體。有些人盡管再怎麼努力,也未必能達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盡管如此,隻要享受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人生才會有滋有味。以享受的心態去麵對那些棘手的問題,焦慮定會無處可藏。

編者小結

大多數人都有過焦慮的情緒,無論是最頂級的成功人士還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必定會受到七情六欲的困擾。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陷入焦慮的旋窩。懂得調節情緒的人,能夠自省,焦慮對他們來說僅僅是一時的不良情緒,不會造成本質的危害。然而,麵對現代社會無處不在的壓力,容易將人們的調節係統打亂。特別是那些本質心理素質並不完善的人。

因此,自我反省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當自我調節起不來作用,焦慮反而越來越嚴重時,我們應該去尋求專業的心理谘詢與治療。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令這些心理上有問題的人不敢勇敢的麵對自己的缺陷,害怕被人誤解成“精神病”。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觀點,在發達國家心理谘詢比中國感冒打針還要普遍。適當的心理谘詢有助於人們防止焦慮的蔓延,對身心健康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