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利濕化痰第一要穴豐隆(2 / 2)

“脾為生痰之源”,痰濕為患即可視為脾(經)的病變。由於豐隆是脾胃之間的“聯絡副官”,它才具備健脾化痰、宣肺化痰、化痰通絡、醒腦開竅的職能。

5.泌尿、生殖係統病症:小便不利或不通,麵腫、肢體腫脹,經閉,帶下。

6.本經所過的肢體病症:下肢潮濕感重、疼痛、麻木不仁、癱瘓、肌肉萎縮。

7.其他病症:單純性肥胖。中醫學認為:肥胖之人多痰濕,痰濕過盛即是肥胖形成的主要病因。痰濕是人體津液新陳代謝的產物,人體津液主要依靠脾的運化作用來完成,當脾的運化功能低下的時候,就不能正常運化體內的水濕了,就會使水濕停留、聚集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日久則由較為清淡的水濕變化成為較為濃稠的痰濕。痰濕灌注到髒腑之間,則會堆積大量脂肪,並使血黏度增加;痰濕走竄於皮肉、經絡之間,則出現皮下水腫身重;痰濕流注於關節骨縫之中,則使關節腫大、沉重、疼痛;痰濕過多地積存於肺(中醫學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則使人咳喘多痰;如果從肺漫溢,堵塞於咽喉之中,則肥胖之人睡覺時常打呼嚕。

因此,中醫減肥,也是以健脾利濕、化痰通絡為主要治法,針灸治療也是以豐隆為主穴的。

豐隆是人體清化痰濕第一要穴。中醫學所說的痰濕,還有“有形”和“無形”之分:有形之痰濕如呼吸道能咳出來的痰,無形之痰濕如痰蒙腦竅的頭痛、眩暈、頭重如裹、癲狂、癔症、抑鬱症,痰濕閉阻經絡的肥胖,肢體腫脹、沉重、疼痛、麻木、肌肉萎縮等。無論是有形之痰濕(如呼吸道能咳出來的痰),還是無形之痰濕,豐隆都有化解作用,均可以作為首選穴位。

另外,中醫學自古就有“怪病治痰”、“難病治痰”、“頑症治痰”的經驗。這種經驗也能提示我們:臨證遇到一些久治不愈的怪病、難病和頑症,不妨從“治痰”的角度打開思路,以豐隆為主穴,配合中脘、內關、足三裏等共同發揮化痰通絡的治療作用,獲得奇效。

三、操作方法。

1.指壓、按摩:可以用拇指或中指指端點掐、按壓、旋揉,或者握拳,用第5指掌關節和小魚際部位捶打3~5分鍾。

2.艾灸:艾條點燃懸灸5分鍾左右;或者用艾灸器溫灸10~20分鍾,以局部發紅、溫熱為度。

3.拔罐:用大號罐具拔10分鍾左右,風寒濕邪為患和怕冷者拔火罐,其他病症拔氣罐即可。

4.刮痧:用無菌刮痧板局部點刮3~5分鍾,最好出痧。

5.皮膚針或皮膚滾針:以無菌皮膚針叩刺或皮膚滾針滾刺,病輕者局部發紅即可,病重者要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