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皇後出牆【番外】(1 / 3)

誰都知道,當今萬歲最為寵愛的女人,那是皇後娘娘。沒看都寧熙十六年了,宮裏頭一個嬪都沒有,隻有兩個貴人。其他的,都是常在、答應嗎?

然而,皇後身邊四大嬤嬤心裏跟明鏡似的。要不是大選推遲十二年,皇後如今地位,怕是沒那麼穩固。這位主子娘娘,比起孝敬憲皇後當年在雍正皇帝心中地位,差遠了!

事實上,以寧熙皇帝的性子,封一兩個宮女出身的做嬪、做妃,並非難事。然而,形勢比人強。每次他寵幸宮女,姐姐弘琴就領著侄女們去奉先殿哭“皇額娘”。和碩醇郡王不知真相,在朝堂上也哀哀切切跟著緬懷孝敬憲皇後。

於是乎,頂著孝子之名的寧熙皇帝,隻能守住皇後一位主位娘娘,帶著一大幫的答應、常在過日子。

後來,因少有庶子庶女出世,粘杆處奉命,查出後宮那些個女人們暗中互相使絆子。其中不少法子,還是從聖祖年間,傳下來的。據說,是慈寧宮後院那些皇祖太妃、太嬪們閑聊時,說漏了嘴,叫人聽了去。

寧熙皇帝氣得直咬牙,“怪不得,這麼多年,朕居然沒有察覺到。原來如此!”想想皇後,多虧有皇額娘的四位嬤嬤照看,這才沒有遭遇毒手,就一陣後怕。於是,命和碩醇親王到泰陵拜祭,感激父母護佑;順便給四位嬤嬤漲漲工資、提高福利。

接下來一年時間,寧熙皇帝未曾踏入那些女人屋裏半步。並囑咐皇後,將這些人全部扔到儲秀宮。儲秀宮、儲秀宮,還不就是藏她們這些人的地方?

皇後不解,但也懶得問,照旨意辦理便是。

這件事沒過多久,金川戰事起。

朝臣激憤,振臂請兵。寧熙皇帝正在氣頭上,不由遷怒,非要禦駕親征。

要說皇帝禦駕親征,聖祖年間就有。隻不過,那時候,皇太子已經長大,能夠監國。如今,最大的皇子不過剛進上書房,大公主雖然參政,畢竟是女子,總不能封個監國公主吧。這要萬一——難不成,真要扶個六七歲的娃娃上位?

皇帝這麼一說,以和碩醇親王為首的一幫朝臣,齊齊跪下,苦口婆心,勸萬歲三思。寧熙皇帝一甩袖子,下朝出太和殿,回乾清宮去了。

到了乾清宮,氣還不順,坐在椅子上,摔杯撂盞發火。

任何時候,後宮都不是鐵板一塊。皇帝突然不寵幸妃子,隻守著皇後,自然會有人出招。間接利用粘杆處,上了一道密折。也是皇後倒黴,正趕在寧熙皇帝氣頭上。

寧熙皇帝一看,氣地直跳腳。把折子往袖子裏一攏,龍輦不坐,地奔著去景仁宮找皇後撒氣。

皇後正在內室給小兒子喂奶,聽到通報,“萬歲爺駕到”,急忙斂上衣襟,領著宮人行禮問安。

寧熙皇帝坐在主位上冷哼:“朕一點兒也不安!”

碧荷嬤嬤一看,這萬歲爺擺明了來找麻煩的。得了,他們兩口子的事,他們自己解決,咱閃。領著一幫宮人太監,抱著三阿哥退出大殿。

皇後一看,沒外人了,便笑著往跟前站站,問:“您這是怎麼了,誰惹您生氣了?”

“誰惹朕了?你!皇後啊,自從你嫁給朕,朕哪點對你不好?你我大婚十六年,至今,朕後宮,連個嬪位主都沒有。朕的皇子、皇女,皆為你所出。你還嫌不夠?居然、居然,你的心裏居然還想著別的男人!你——”寧熙皇帝越說越氣,甩袖子不再言語。

那折子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從袖子裏跌出來,砸到地上。

皇後沉住氣,彎腰撿起,打開來,一目十行看完,拿帕子擦擦,依舊放在寧熙皇帝手邊。寧熙皇帝暗道:且看你如何解釋。

哪知,皇後半句話也無,安安靜靜坐到一旁,拿起針線筐,紮起荷包來。

寧熙皇帝急了,一把抓住皇後手腕,逼近了問:“這麼說,你認了?”

皇後冷笑,“認,這麼好的罪名,我若不認,豈不是辜負了那些人多時忙碌?”

寧熙皇帝盯著皇後看了半日,皇後不甘示弱,直接瞪回來。最後,還是寧熙皇帝收手,頹然埋怨:“朕自然知道,你是冤枉的。朕來,也是希望能聽你個解釋。你——你也太倔了。”

皇後冷笑,“三人成虎。臣妾解釋得了一次,解釋得了兩次,哪裏就能解釋得了三次、四次?這些人,就是打著一步一步離間帝後感情的主意。與其到頭來,與您形同陌路,不如今日先認了。咱大清國又不是沒出過廢後。更何況,臣妾身後,連娘家都沒有。”說著,抽出帕子,嚶嚶哭泣。

她這麼一說、一哭,寧熙皇帝也清醒過來,後悔不該如此衝動。皇後哭了半日,端莊樣子卻不減一分。擦幹眼淚,轉過頭來安撫寧熙皇帝,“您也別太氣了。後宮之中,隻有一個男人。臣妾備受敬愛,凡是,懂得為您著想。可那些妹妹們,她們怎麼能理解您肩上的重任與壓力呢?鬧點兒脾氣,也是有的。更何況,她們背後,還有世家大族撐腰。這件事,本應臣妾查明。可是,事關臣妾清白,按照我朝律法,臣妾理應回避。不如,請安太妃幫著查吧。”

寧熙皇帝聽了,擺擺手,“朕自會命血滴子去查證,並授予他們生殺予奪之權。這個後宮是到了該好好肅清的時候了。”說完,想起乾清宮還有折子未批,便站起來囑咐皇後好好照顧幾個孩子,自己要去接著上班了。

皇後一見皇帝要走,咬咬牙,緊走幾步,擋在門前,抬頭諾諾地問:“皇上,如果臣妾說,臣妾心中,確實有個男人,您會怪臣妾嗎?”

寧熙皇帝好容易平複的心,立馬“砰砰砰砰”直蹦。盯著皇後,“你、你、你”了半天,不知該說什麼好。

皇後含淚傾訴,“臣妾自幼失怙,多少年,都全靠自己硬撐著熬過來。少年時,便渴盼能有一個肩膀,讓臣妾累了、乏了、倦了的時候,能夠靠了靠,歇一歇。可是,風霜利劍嚴相逼。逼地臣妾不得不滅了這個想法,苦苦熬著,不敢再期盼,不敢再等待。隻盼望,能夠好好活著,這就夠了。直到有一天,有個人把這個鐲子——給我。”說話間,挽起袖子,露出一截玉臂,上頭一隻銀鐲子,緊緊貼在臂彎處。

寧熙皇帝雙目一亮,“這——這不是?”

“當初,臣妾本不該戴,也不敢戴。但還是忍不住,一直戴在身上,這麼多年,從未離身。每次臣妾想他的時候,臣妾就摸摸它,看看它。盡管知道,除非奇跡出現,臣妾不可能站在他身邊,與他一同俯視江山社稷。可是,臣妾還是盼了、念了,當那橄欖枝伸來的時候,臣妾不顧可能跌的粉身碎骨,緊緊地抓住了。皇上,臣妾是不是太貪了?時到今日,有這麼好的歸宿,居然還想著,他的身邊,要是隻有我一個女人,該有多好?要是他的心裏,隻有我一個女人,該有多好?明知道這不可能,明知道我要做個好皇後,可是,我還是在心裏祈禱,祈禱他的眼裏心裏,隻有我一個。皇上,臣妾錯了,臣妾要學皇額娘,不嫉不妒,做個好皇後才行。否則,臣妾與順治爺元後,又有什麼區別呢?”說完,兩行清淚,緩緩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