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大公主還以為自己魅力無邊,跟永琛在甲板上浪漫半日。永琛則是可憐吧唧地吹了半天海風,一麵吹一麵嘀咕:這也是個公主?怎麼跟街上花娘差不多?臨走時,英吉利大公主一再邀請永琛明天晚上一定要參加自己在京城舉辦的派對。
成親王家女公爵則是瞧出端倪,礙於堂妹,不好當麵說出。
小年大人回去,侍衛衣服顧不得脫,就鑽到書房,將今日見聞,仔細描繪下來。不久,建成了第一艘近代軍艦。
至於和寧公主,則是接連幾日,對著妹妹們繪聲繪色說著,堂弟永琛如何如何委曲求全,為國家、為社稷獻身鳥國公主等等“豐功偉績”。
氣的永琛直跺腳,聯合已經“獻身”成功的叔父成親王,在宮巷裏堵著寧熙皇帝,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叫屈。
寧熙皇帝無奈,承諾等鳥國公主走後,就把和寧公主調往別處。
接下來五年,和寧公主把禮部、吏部、戶部、兵部、工部、刑部轉了個遍。寧熙皇帝與西林皇後多次商議,趁著這兩年,宮裏沒死太妃,抓緊時間,把閨女嫁了。再這樣下去,六部都成和寧家後花園兒了。當然,那本來就是皇帝家“花園”。
寧熙皇帝在朝堂上,委婉壓製。西林皇後在後宮,拿出孝道,要求閨女回後宮幫助自己管理宮務。
對於前朝,和寧公主順著寧熙皇帝意思,從不叫屈。至於後宮,和寧公主則是含淚勸說母後:“皇額娘,您以為,女兒參與朝政,是為我自己嗎?您錯了。皇阿瑪他,春秋正盛,皇子、皇女,每年是一個接一個降生。而我最大的同母弟,如今才不過十歲。我們又沒有強大的後族世家支撐。設想,等他能參政了,四弟、五弟也要開始在朝政上嶄露頭角。咱們家,可沒什麼嫡子即位之說。將來,萬一要在上演聖祖末年之事。皇額娘啊,女兒不怕做漢武帝衛長公主,可是,女兒不能讓您做衛思後哇!”
西林皇後聞言,嚇了一跳,急忙下座,握住閨女的嘴,“話不能亂說。你可別嚇皇額娘!”
和寧公主笑著搖頭,“如今,隻有女兒上朝堂,替弟弟把持勢力。一來,壓製那些企圖左右立儲的世家;二來,女兒是公主,我就算再囂張,隻要您與弟弟們不動,就不會引起皇阿瑪猜忌。更何況,女兒是皇瑪法撫養長大,很多事,比如抄家反貪了什麼的,不用顧忌太多。”
西林皇後雖然不舍,但閨女誌向如此,隻得作罷。暗暗吩咐身邊嬤嬤們,多留意留意京中都有哪些人家,有適齡未婚青年的,好給閨女找個好歸宿。
這麼一找,就找了十年。直到和寧公主年近三十,才算尋得一位如意額駙。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這段野史,忒胡謅了!嘿嘿,頂著鍋蓋爬走!
要實體書的留爪,人數夠了我就開!
防抽:
和寧固倫公主,寧熙皇帝長女,生於寧熙元年九月初三。小名珍珠,大名永珍,生母寧熙皇帝嫡妻西林覺羅氏,與皇次女、皇三女、皇六女,以及皇長子、皇次子、皇三子同母。綜其一生,是繼和敬固倫公主弘琴之後,野史上,清朝皇室公主的第二位奇葩。
和寧公主自出生起,身上就承擔了別的孩子所沒有承擔的責任。那就是——哄皇瑪法雍正太上皇開心。沒辦法,誰讓她長的像剛剛去世不到一年的孝敬憲皇後呢?
因相貌關係,同年出生的醇親王第三女,後來撫親蒙古的和安和碩公主,則輕鬆許多。
鑒於婆母娘曾經親自哺乳,喂養弘琴公主與寧熙皇帝弘緯,謹言皇後也學著親自喂女兒。對此,弘緯大力讚成。其實,帝後二人這麼做,有個不可與人道的原因:那就是,借此跟太上皇搶閨女。
孫女要兒媳婦親自喂養,雍正太上皇就是再強,總不能到兒媳寢宮去搶人吧?
然而,孩子總是要長大的。大公主滿一周歲,剛會叫阿瑪,就被雍正太上皇親自抱到圓明園,躬親撫養。帝後二人無奈,隻得眼巴巴地看著閨女被搶,連哭都不敢哭一聲。
也許是看不過哥哥、姐姐幸災樂禍,寧熙皇帝直接把哥哥家三格格與姐姐弘琴公主家二阿哥接到宮中,交給皇後撫養。哼,朕不能常見到閨女,你們也跟著有福同享吧!
寧熙大公主兩歲時,得封號和寧,品級固倫公主。是為清朝野史上,冊封時期年齡最小的公主。
更甚者,雍正太上皇在孫女冊封之日,還帶著這個兩歲的女娃娃去祭天。寧熙皇帝領著皇後與一幫大臣,死活沒攔住。
雍正皇帝去世後,將圓明園留給弘緯,並吩咐,珍珠出嫁前,由她來打理園中事務。
於是,圓明園就成了和寧公主的第二住所。
和寧公主自六歲起,開始參與圓明園管理維護。八歲起,幫助西林皇後管理後宮。十歲的時候,大弟弟出生。意識到皇子對母後的重要性後,和寧公主拜姑母弘琴公主為師,學習政務。
對此,西林皇後多次製止,寧熙皇帝也數次表示,皇女不宜參政。奈何弘琴公主厲害,將帝後二人意見悉數擋在門外,興致勃勃領著侄女,對著大清全輿圖,指點江山社稷。
寧熙十五年,和寧公主抱著雍正皇帝遺旨,到乾清宮見寧熙皇帝,要求辦差參與政務。
有雍正聖旨撐腰,寧熙皇帝無奈之下,隻得命閨女接待遠道而來的英吉利使節。西林皇後聞訊,顧不得後宮不得幹政,陛見製止。哪知,寧熙皇帝拉皇後到懷裏,附耳細說:“這次來的,是英吉利大公主,陪同的還有弘喜家大閨女,那個女公爵。要你出麵,一國之母,忒給她們麵子。要是派個親王出麵,皇後啊,男女大防,不能不小心。難不成,咱還要嫁個阿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