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曾想過偷偷出走,但一直沒有實際行動過,因為每當看到奶奶那襤褸忙珊的身影,那慈祥彷如母親的笑,盡管方正沒見過自己的母親,但方正卻總能看到別家母親對自家孩子的那種疼愛。方正覺得,奶奶可以說幾乎就是自己的母親了。所以,方正不敢偷偷的離家出走,不隻是害怕奶奶擔心,承受不了失去自己的生活。自己也更加的不舍,不舍得有奶奶細心嗬護的時光,雖苦,但充實。於是方正更加努力的尋找著一切途徑盡可能的減少奶奶地負擔。像拔野菜,摘野果,撿柴火等等。總之,方正那幼小的肩膀上,已經扛起生活的艱辛。
看到奶奶那日益消廋的身軀似乎因為自己而移動,方正趕忙快跑地飛奔起來,先扶助了奶奶地手臂。“奶奶,你怎麼又在等我了,我不是說過不用等我的麼,您咋還這麼不放心呐,難不成還怕您孫兒走丟了不成。”望著自己孫兒那似乎有些嗔怪的模樣,奶奶笑著邊摸著方正的頭一邊說道:“我家孫兒這麼聰明,奶奶不怕走丟,奶奶隻是沒事情做,站門口歇會,剛巧碰到你回來。”方正聽著奶奶地話,壓根就不信,奶奶辛苦一輩子,已經成了習慣,沒事做時仍忙碌個不停,從沒見她休息過。隻是偶爾坳不過方正的時候,才會停一下,給孫子滿意。
扶著奶奶進了屋子,裏麵的擺設簡單到了極致,兩張椅子,一張桌子,一些日常煮飯用的鍋碗瓢盆等。牆上無啥裝飾,隻有一些曬幹了的野菜和肉幹。野菜多是方正弄來的,肉幹是鄰裏鄰居有時侯接濟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張不算小的床,這是婆孫的共同被窩。整間屋子的布局,就這樣簡單到讓人心酸。
然而屋子雖陋,卻分外幹淨,土質的地麵,偏給人一種纖塵不染的感覺。可以看出,方正婆孫倆的精神生活很是健康,物質上的貧乏,影響不了兩人的樂觀心態。所謂知足常樂,大概也就如此吧。
和奶奶又閑聊了幾句,便準備吃晚飯,桌子上的菜式,仍是那老三樣,盡管天天吃,方正卻依然吃得極為狼吞虎咽。顯然,對於方正來說,能夠吃飽已是最幸福的事了。
整整三大碗,方正終於打了個飽嗝,心滿意足地放下了碗筷。奶奶看著方正這幅模樣,樂嗬嗬的笑個不停,“咱家的小正都快成大人了,趕明兒都能幹大事了”奶奶目不轉睛地隻看著方正,恨不得方正快快長大似的。
幫奶奶洗刷了碗筷,打掃了下房間之後,方正便把兩張椅子搬到了門口,與奶奶坐在屋外閑聊起來。其實說是聊,倒不如說是方正的奶奶在講故事,方正在聽。每當聽奶奶講故事的時候,方正覺得是最快樂的時候,奶奶話語中的那些強者之間的恩怨情仇、自強不息、傳奇經曆都讓方正深陷其中無法自已。不過方正奇怪的是,奶奶是從哪裏聽來的這些故事呢,問奶奶,奶奶隻是笑著搖頭不答。久而久之,方正也不再問了,隻剩下安安靜靜地聽,聽奶奶嘴下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當然,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不知不覺間,夜已深得讓人不忍破壞這份寧靜,方正與奶奶也草草收拾了一下,準備睡覺了。躺在床上,緊挨著奶奶的手臂,方正的心卻久久無法平靜下來,仍然如往常一樣思想還停留在剛才的故事中,熱血澎湃不已。
“不知道奶奶講的這些是不是真的,真有人能舉手投足間令江河斷流,山川移位麼?大抵隻是些神話傳說罷了。”想到這裏,方正不由地有些失望,從小到大,自己連溫飽都難以維係,更別說走出大張村去見識下外麵的世界了。對於外麵的世界,方正一無所知,茫然得跟所有村中的人一樣,猶如土鱉。
方正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跟村裏的人一樣,就這樣一輩子老死於村中,等歲月風化,幾十年後又成為一坯黃土。每每想到這裏,方正總有莫名的恐懼感,充斥於全身,無法消退。
可又能怎樣呢,像自己這種人,能夠有個壽終正寢,無疾而終便是一世人的奢侈了,算得上祖宗積了八輩子的德了。況且,自己明天還得去多找些吃的,不然按照自己越來越大的飯量,不久又要鬧饑荒了。想到明天要做的許多事,方正努力的逼自己沉睡過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