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貧困山村,貧窮少年(1 / 2)

早晨天剛蒙蒙亮,花草上麵的露水還未幹,連太陽還不舍得露臉的時候,大張村的人們卻早已忙碌開了好一會兒。勞作的勞作,煮飯的煮飯,這是山村人每天該有的活計。山村人淳樸憨厚,不知道什麼是享受,隻知道起早摸黑的幹活,為自己,為家庭掙一頓溫飽。日日夜夜,無休無止。

大張村位於山區邊上,地方偏僻,離著縣城有著上百裏路的腳程,所以類似鹽之類的物品很短缺。村中多餘的糧食,皮物都被用來交換這些生活必需品,因而大張村的經濟從來都是很緊張,難有寬裕之時。

本來,因地僻而引起的物資昂貴,大張村隻需換一下地方,將村子搬遷到縣城附近也就解決了。但奈何縣城附近的村子勢力眾多,利益牽扯複雜,根本容不下其他村子再進入這塊地,因此大張村才一直安於原地,沒有搬遷。雖然都說是故土難離,但這種關係到生存的大事,誰人去計較故土不故土的。其實,鹽等生活必需品的昂貴,多半也是這些大村搞的鬼,商民勾結,哄抬物價,高價賣出,低價買入。設路卡,收過路費等等,沒辦法,人都是要生存的。

實際上,像大張村這樣的村子,風調雨順時還好說,一遇到天災人禍之年,指不定分分鍾就完蛋了。每年因各種人禍和災難而破敗的村子數不勝數,但往往不久又會冒出更多來。

在無垠大陸上,永遠隻有適者生存,你適應不了,那就等死吧。當然,如果你出生好,自有祖宗餘蔭,吃喝不愁。

在這片無邊無際的大陸上,人口眾多,是一個靠修煉自身而獲得超脫的文明國度,強者受人尊敬,強者擁有一切。弱者卻連生死都不由自己,隻能依附於強者之下,為強者服務。

然而強者之路艱難,修煉自成體係,多少天資卓絕之輩用其畢生精力,亦難登絕頂,由此可知武者之路其中艱辛。

當然,大張村裏沒有武者,不然有著武者的威懾,大張村也不會窮到這種地步,任人魚肉。大張村有的隻是那些勤勤懇懇,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永遠是受剝削的階級。

夕陽西下,大張村外,有一少年正獨自坐在小山丘上,少年麵朝藍天,呆呆的盯著那整片藍下僅有的一朵白,出神的想著事情。

少年名為方正,是大張村唯一一位不姓張的村民(婦女不算在內).那張稚嫩的臉龐上,有著和年齡不相稱的堅毅與滄桑。這是個被生活磨礪得早熟的孩子,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一定很坎坷,不然怎能叫一個12歲的孩子有這麼滄桑的麵容。

方正是個孤兒,父母那是從來就沒有見過麵的,至少,方正記憶裏便不存在著父母的音容。對於自己怎是姓方而不是姓張,方正曾經思索過一陣子,但不久就放棄了,畢竟生活讓人無法停留下來思考。一日三餐,這經常困擾著方正。

幸好,方正還有個奶奶,一個無微不至照顧著方正的奶奶。從小到大,奶奶用她的一言一行教導影響著方正怎麼做人。‘清清白白,直直正正‘是奶奶最常說的話。

最重要的,這些年方正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對於方正來說,奶奶就是最溫暖,最溫馨的依靠。

隨著方正的漸漸懂事,方正亦慢慢地學會了幫助奶奶做事,尋找食物,這也是方正年紀小小就好像個老大人的原因。12歲的年紀,還未脫少年稚氣,這樣的年齡應該是跟其他村裏小孩玩樂的童年時光才對,然而這對於方正來說,是種奢侈,更是種浪費。

這一切隻是因為,家庭的困苦和不忍奶奶地辛苦。方正,隻是想分擔和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窮人的孩子,注定早當家。

爬起身,望了望即將下山的太陽,方正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快步向村裏家的方向趕去,那裏,還有奶奶正在等候……

當方正小步跑到家的時候,奶奶已倚靠在門框上等待了。奶奶皺得有如老樹皮的臉龐,每次映在方正眼中時,總掀起方正內心的片片漣漪。那該有多少生活的滄桑,才能在臉上雕刻出這人生的全部經曆。

方正有時在想,如果沒有多了自己這麼一個負擔,奶奶或許就不用這麼辛苦吧。即使現在的方正多少能幫忙一些,但一個處於發育期的少年,對於這種無勞動力的家,負擔真的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