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現狀(1 / 1)

造紙工業是一個與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息息相關的重要產業部門,也是為國民經濟提供原材料的重要基礎工業。紙和紙板的消費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紙和紙製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也促進了造紙工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造紙工業的發展,造紙裝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套引進的新型寬幅高速紙機,已經有數十台投入生產。陸續訂購的數十台大型紙機,正在源源到貨安裝,造紙工業麵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宏觀政策支持下,造紙工業製定的“十五”及2015年遠景規劃為我國造紙工業明確了發展目標:造紙工業要擴大企業規模,加快技術進步與創新,推進技術裝備逐步實現現代化。在現有基礎上,造紙工業應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重點抓好原料結構調整,逐步實現以木材為主,發展原料和商品紙漿基地;調整產品結構,增加短線產品;依靠技術進步,加快國有重點骨幹企業改造;加強汙染治理,節能降耗;深化企業改革,增強經濟活力;拓展經濟規模,提高參與市場競爭能力。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力地促進了造紙行業的發展。今後造紙工業必將朝著大型化、現代化穩步發展,日新月異,世人矚目。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聞出版、書刊印刷、文化信息、自動化辦公、商品包裝等行業對紙品的消費需求迅速增長,市場需求逐年擴大。進入21世紀以來,造紙工業保持了適度發展速度和較好的增長態勢。近6年紙和紙板產量和消費量。

據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07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有3500家,全國紙及紙板產量7350萬t,較2006年6500萬t增長13.08%。消費量7290萬t,較2006年6600萬t增長10.45%,人均年消費量為55千克,比上年增長5千克。2007年比2000年產量增長140.98%,消費量增長103.92%。2000—2007年,紙及紙板產量年均增長13.39%,消費量年均增長10.72%,均高於同期我國國民經濟GDP年均增長率。

近幾年來,我國大中型造紙企業發展迅猛,據有關資料表明,造紙工業中年生產能力在10萬t以上的企業,1995年時僅有30家,其中最大生產能力為年產24萬t,到2000年已發展到44家,到2001年已發展為54家,其中最大生產能力已達100萬t。這54家企業隻占全國列入統計範圍3000多家總數的1.35%,而其總的生產能力約占全國紙及紙板總產量的37.5%。2002年以來,紙和紙板生產能力在10萬t以上的製漿造紙企業,已上升為74家。到2005年,產能10萬t以上的製漿造紙企業已達143家,總產能為6150萬t,其中有2195萬t為寬幅、高速紙機生產,占總產能的35.7%;到2010年預計新增產能3700萬t,新增13家10萬t以上的製漿造紙企業,屆時將有5895萬t為寬幅、高速紙機生產,占總產能的59.8%。由此可見,寬幅、高速紙機已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增長幅度較大,企業規模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這些大型企業中,無論是新建生產能力,或是技術改造擴充生產能力,或是為了提高產品檔次,增強市場競爭力等方麵都有長足的提高。其所需的技術裝備,相當一部分都是依賴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裝備求得發展的,其目的主要基於能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可靠的高效的生產能力和最低的消耗水平,生產最佳質量的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據了解,抄寬在10m左右的紙機投入生產的約有3~4台,抄寬在5m以上的紙機為數更多。這些新建造紙生產線大多采用國際上先進的技術裝備。這類紙機對毛毯的技術性能要求很高,所用毛毯絕大部分仍需依靠進口。

目前,我國造紙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為數不多的產品供不應求且市場潛力巨大的產業。加快造紙行業的發展,對其相關行業如造紙毛毯行業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