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建國準備(求收藏)(1 / 2)

第44章

既然決定要建國,就意味著這一個月的時間是無比的忙碌的。原來不成規矩的各套行政係統要馬上正規化,好在陸伯延對這方麵很有研究,而且深得沈拓的意思,前些年更是走東奔西,對於西方世界的一套早已胸有成竹,現在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完全符合興州的政治體係。為了這事,陸伯延專門將手頭的工作完全放下,全力開始這方麵事宜,另外陸伯延也召集了一眾法學人才,以及從興州大學畢業的法律學生,甚至找來興州大學法學導師,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團隊,來完成新國家的憲法。

對於憲法,陸伯延是相當重視。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整個憲法需要完整的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製度。

首先關於國家的名字新憲法在第一章就做了介紹,結合中國曆朝曆代,以及民族特色,新國家以“華”字為國家名,全名為大華王國,在時機成熟時,升格為大華帝國,而興州為首都,國家的最高行政中心。

作為國家的根本任務,憲法中首先提出,要讓堂堂中華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巔峰,並且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都要以這個目標為己任。

而根本製度,則效仿西方社會,直接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實行君主立憲製。首先強調,沈拓作為第一任國王,擁有國家的一切權利,是整個國家的最高領導,所有的國民都應圍繞在國王沈拓的周圍,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爭取世界範圍內的華人解放,以及世界人民的解放。沈拓國王在位期間,帶領全世界的華人建設繁榮富強的國家。

並且憲法規定,隻有第一任國王沈拓永久享有崇高權利,自第二任國王,權利下放首相,議會。國王隻保留授爵,國家禮儀權利。國王作為國家的榮譽象征,任何國家法案政令的發布,需要王國形式上做最後簽字。

.......

為了迎接建國,陸伯延下令國家建設部,興州市建設局統一規劃建設建國廣場,以及建國大街相關事宜。

而在設計中,建國街成一條筆直的線路,十二車道,長十八公裏。沿途他將經過新國家的各處最高權利中心,直至通往沈拓的官邸!

當然,現在的官邸已經改名為王宮,並且將原來的官邸擴大的數倍,王宮的設計圖紙也已經在趕治中,但由於建設王宮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由於時間緊張,這件事將推至建國之後,這也為王宮的設計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雖然如此,但建國廣場和建國大街卻容不得辦點鬆懈,在計劃中,建國之時,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以及盛大的群眾遊行狂歡活動,而他們將一路走過這條建國街,最後在王宮前麵的建國廣場集結,舉行盛大的典禮。

如今,整個伊利安島都知道他們最偉大的老板要建國了,不光新占那些地盤上的華人,單單是興州市近三十萬的市民,就陷入了巨大的欣喜驕傲中。建國,多麼遙遠而又神聖的理想。

想當年,他們不遠萬裏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他們是堂堂天朝上國的子民,他們以天朝上國自居,但漸漸的他們發現,他們就是一幫棄民,在土著洋人眼裏,他們是明國人,清國人,但在明國清國眼裏,他們什麼都不是,甚至背上了背祖忘典的身份。他們願意離開生他們養他們,埋葬著他們祖宗的土地嗎?不,他們不願意,全世界都知道中華子民有著強烈的鄉土情分,非到萬不得已,即使是離開家鄉那一畝三分地都不願意,更何況漂洋過海,不遠萬裏來到這陌生的地方。他們一路經曆了什麼,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這些他們都隻能含淚咽下,本想著在陌生的地方會得到新生,誰知道,這裏不僅有洋人欺壓他們,還時不時遭受土著的迫害,他們才知道,作為棄民,他們的前途渺茫,他們根本看不到子孫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