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建國的考慮(求收藏)(1 / 2)

第43章

當陸伯延關於正式建立政權的書麵文件擺在沈拓的辦公室桌前時,沈拓陷入的有史以來最長的沉默。不知道是興奮,還是猶豫,一時間沈拓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如今,整個興州市已經全部占領了除去幾處小島外的所有荷蘭伊利安島土地。各方麵的發展也呈良好趨勢。尤其是不斷的有華人從世界各地趕來,不斷的充實整個伊利安島的建設,當然以後西方世界的商人遊人希望進入伊利安島投資遊玩,而且和各國的對話,種種的這些,無一不在提示眾人,是時候建立個政權。尤其是這裏遠離清國,對於南洋華人這些無根浮萍,一個政權的建立,也意味著一個主心骨的出現。

比如說當年的蘭芳國,雖然不甚強大,在列強的夾縫中生存,在依然護持了當地華人百年,自蘭芳共和國成為曆史,整個華人社會瞬間淪落為最低等的公民,甚至連當地土著都隨意的欺壓。

沈拓再次翻開陸伯延給自己的文件,裏麵言之切切,將建立政權的一係列事情做出了充分的考慮,並且對當初沈拓說要當皇帝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還是希望老板先不要稱帝,如果稱帝必將四麵受敵,尤其是對麵的大清國肯定會叫囂使絆子,他們雖然沒能力來打自己,但這幫家夥可是極有可能出錢請洋人來打自己,到時候清國再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洋人受雇於清國人,打下地盤,洋人既得地盤又得錢財,清國也維持了自己的所謂的顏麵。而且文章裏,陸伯延還介紹了,歐洲社會關於帝國和王國的區別。如今整個世界稱之為帝國的也就三個國家,東方的清帝國,西方剛剛打敗法國的德意誌帝國,以及世界頭號老大大英帝國。而這些帝國都是世界公認的帝國,就比如說強大無比的法國,自法蘭西第二帝國覆滅之後,法國在不複帝國之名。即使世界頭號強國英國,在形容英國本土時,隻是稱呼為英王國,而加上所有殖民地以及保護國,英國才能被成為大英帝國。至於東方一直蹦躂的日國,雖然其國也一直自稱大日本帝國,但沒有任何的實力,整個世界根本不予以承認。

所以,陸伯延建議自己先登基稱王,日後再徐徐圖之。甚至陸伯延擔心沈拓會想不通進而龍顏大怒,裏麵態度很是委婉的提出這一係列弊端。

沈拓當然清楚其中的道道,不說稱帝,即使稱王,估計這個世界暫時也不會有國家承認自己,除非自己再次證明自己的能力。

想明白這些問題後,沈拓撥通了陸伯延辦公室的電話,陸伯延此時也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做其他幾人的工作。

這些人大部分清楚是時候建立一個政權了,但是考慮的更多是效仿美國,畢竟他們大多數是在美國留學的,對於美國的政治製度非常的了解。但是聽到陸伯延說要建立帝製,心理不怎麼願意,想想現在的清帝國。但是考慮到有如今的局麵,基本都是老板一人的實力,加上這些人都是通過興州大學培訓學習過的,潛意識裏都有對沈拓的崇拜忠誠。而且陸伯延在旁不停的解釋,眾人也欣然點頭,當然最好建立一個效仿英國的君主立憲政權,不要因為後世君主不夠賢明步了曆史上所以封建帝製國家的後塵。

當沈拓的電話到來的時候,陸伯延剛剛勸服眾人。接起電話,聽到沈拓叫他們來他的官邸開會。

陸伯延知道決定未來伊利安島命運的時刻到了,整理了一下衣冠,對旁邊眾位政府高官說明了一下事情。眾人聽後,心中激動,好像根本沒有剛才關於政治體製的爭執,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建功立業根深蒂固的思想,何況開創一國,到時他們都是開國功勳,青史留名。

政府方麵的頭頭們將手頭的工作放下,驅車來到沈拓官邸。當到達的時候,看到軍方人員也正在進入。

不同於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建國之初,文武混雜不清,武人打仗,文人出謀劃策。興州市可謂是開創了一個先河。政府一幫官員,他們自認為他們是文官,但從來沒有機會對軍隊指手畫腳過,及時最近距離的接觸,也就是征兵時,他們負責協調一下,但根本沒有最終決定權,他們僅僅要做的就是,軍隊要錢,他們給錢。當然這個給錢,也不是軍隊要多少給多少,在此之前,沈拓已經下定了一個標準,每年總收入的40%投入軍隊建設,政府不需要考慮軍隊怎麼花錢,隻需要給錢就行。至於日後軍費開支多少,到時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