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臨河村有救了(1 / 2)

臨河村這邊接到運糧的通知後,原本已經奄奄一息黨洪軍突然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的差點跳起來。

他立馬在大隊辦公室的喇叭上通知,讓村裏12歲以上還能動彈的,通通到大隊保管室集合,糧食到了,讓大家去鎮上運糧。

上一刻還餓得兩眼無光的村民,一聽到要去運糧,而且還是一水兒的富強粉,一個個都突然複活了過來似的。

都像彈簧一樣,從炕上爬了起來,大家心裏的想法都是一樣的,這回不會被餓死了。

黨洪軍簡單的清點了一下人數後,就領著臨河村村民們浩浩蕩蕩的往鎮上趕去。

臨渭公社所屬的鄉鎮由於處在公路交通樞紐上,鎮子很大,也就隻比縣城的規模小一些。

李響騎著自行車一路狂奔,一想到吳大寶說的那些情況,他心裏就有一種緊迫感和使不完的力氣。

李響到鎮糧站的時候,黨洪軍已經帶著村民們,在糧站大院門口等著了。

看著村民們一個個餓的彎腰駝背的,李響對黨洪軍說道“大隊長,反正運糧車還要一會兒才到,咱們先去公飯點吃點東西墊補一下吧。

就大家這個樣子,別說運糧了,我看還能不能走回村裏都是個問題。”

黨洪軍無奈的說道“小李啊,我也想帶著大家夥兒去吃點東西,可身上沒錢啊!”

李響又看了看這些饑餓的村民們,大手一揮對黨洪軍說道“大隊長讓大家夥兒跟我走吧,我請大家!”

到了公家飯店後,管理員見一下湧進來好幾百號衣衫襤褸兩眼發光的饑民,立馬就警戒了起來。

李響趕緊對管理人員說道“別慌,這是咱們臨河村的村民,到鎮上來辦事,現在有啥吃的,趕緊都拿出來吧,錢和糧票我們照付,不會欠一個子兒的。”說著他掏出一把大團結和糧票來。

管理人員看到錢和糧票這才放心下來,然後讓後廚把小米粥和饅頭全都端出來。

李響怕餓極了的村民哄搶,就跟黨洪軍兩人維持秩序。

這頓飯雖然吃的簡單,但對於饑餓已久的村民們來說卻勝過任何山珍海味。

村民們吃完飯後,李響去付了賬,然後跟黨洪軍和村民們又回到了糧站。

這時候糧食局的兩輛解放大卡已經停在了糧站門口,公社組織的民兵也都到齊了。

李響跟司機對接一下,就讓黨洪軍安排人卸車,往臨河村運糧。

民兵們要去幫忙,卻被一些村民阻止了,他們怕這些人不懷好意,把糧食都搬到其他地方去了。

還是黨洪軍出來給大家說,這才讓民兵們幫忙。

一袋麵粉五十斤,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都有些吃力,但臨河村那些十三四歲,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小夥子們扛著卻能小跑。

不得不佩服這個時代的人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換作是李響,估計走不了多遠就會放棄的。

李響騎著自行車走在隊伍的最後麵,他要看著這批糧食全部分到村民手裏才放心。

村裏隻有兩輛牛車,其他的全部都是村民們和民兵們扛著走,年紀小的扛一袋,成年人通通都是兩袋兒以上。

有的人直接扛在肩上,有的人帶了背簍,直接把三袋麵粉係起來背著走。

十幾萬斤糧食就這樣被村民和民兵們一次性全都搬完了,整個隊伍拉的老長。

李響的自行車後座也放了兩袋,他走在後麵此時也隻能推著走。

整個隊伍就沒有一個人空著手的,十幾裏路走下來,年紀小的已經累的直不起腰了,但大家的心裏都很高興,他們知道這回臨河村有救了。

到了大隊保管室後,黨洪軍立馬組織人手把運來的糧食集中起來,然後統計糧食總數和各家各戶應得的部分。

按照李響的意見,這次分糧按照人頭來分。

十歲以下的算半個人,十歲以上的通通按一個人分,外出逃荒的吳大寶和吳大吳二等人的糧食暫時由大隊保管,劉衛東等知青也給他們分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