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在偵查公園山上發生的案時有一個意外的發現。
由於在案發現場進行了詳細的勘驗,他們在發生案的那一個自然洞穴中石壁上發現一組反映達摩平生故事——“一葦渡江、麵壁九年、斷臂立雪、隻履西歸”等岩畫。
鳳凰縣是一個旅遊資源特別匱乏的地方。
自從在公園山上自然洞穴中發現岩畫之後,縣裏縣外的許多有識之士竭力主張在山上建立一座寺廟。借此發揚光大佛學,振興旅遊事業。
在他們的共同倡議、鼓動之下,縣政府領導經過多次研究、論證,終於同意了這些同誌的建議,決定在此建立一座取名為菩提寺的寺廟。
春華秋實,幾易寒暑,菩提寺建成了天王殿和位於禪宗洞之上的鼓樓和鍾樓。
天王殿建立在公園保潔員宿舍——那一幢單室間二層小樓——舊址上。天王殿裏供奉著彌勒立佛,陪伴著他的有四大金剛。禪宗洞即那一口具有岩畫的古洞。為了裝飾它,以襯托佛教氣氛,在它上麵左右分別建造了鼓樓和鍾樓。
寺院初具規模之後,由於它臨近鬧市,加上太平盛世中的人民興趣廣泛,信仰自由,以及具有強烈的健康、休閑意識,所以每日來寺院的人很多。
人氣上升,香火漸旺,鳳凰縣的佛教事業顯出振興之狀。佛教帶動旅遊,菩提寺的名聲逐漸遠播,吸引的外地遊客也越來越多。
形勢喜人,形勢逼人,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有人大潑髒水,說寺廟裏的小和尚白天為菩薩上香,晚上去陳皮巷。
造謠者不僅在網絡上亂寫,而且還發了圖片。
此事驚動了縣委書記,他要求統戰部負責人徹底查清此事。
為了核實此事,統戰部部長周乾坤帶領辦公室主任和一位分管宗教事務的科長專門來寺裏進行調查。
調查了多日,由於最近寺廟裏跑掉的名叫淨心的小和尚下落不明,所以一時難下結論。
嫌疑難以洗脫,八十一歲的主持妙法不得不帶領弟子們忍辱負重進行修行。
在老潘六十九歲這一年春天,因為種種原因,他回到了家鄉。
回來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故地重遊。
當他與一位在寺廟裏經商的中年男人閑聊時得知“小和尚”之事,當即說出了淨心的下落。
原來十八歲的淨心是天生縣人。
由於爺爺、奶奶多病,父母負擔又重,所以他心裏老是牽掛他們。加上年紀輕,缺乏定力,所以老是想家。
有此迫切的願望之後,他就萌生了離開此寺去家鄉無想寺出家的念頭。
他畢竟是一個年輕人,做事還不老道。為了此目的,他沒有求助於主持,而是一走了之。
淨心在無想寺落下了腳之後,很快就和老潘混熟。
周乾坤聞訊,立馬帶調查組骨幹趕到無想寺。他們拿網絡上發的圖片與淨心本人比對,覺得二者風馬牛不相及,相差十萬八千裏。
水落石出,冤情終於大白於天下。
前麵說過“老潘因為種種原因,回到了家鄉”,有人要問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原因之一,與壽康方丈的妹妹業小艾之死有關。
在老潘來到無想寺第二年上半年,六十五歲的業小艾的喝醉酒喜歡打她的酒鬼丈夫喝醉酒之後掉進水溝裏淹死了。
丈夫死掉之後,心裏孤寂、無聊的業小艾三天兩頭往寺裏跑。
她來這裏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消除自己的孤寂、無聊之情,一方麵是為了
看看弟弟、照顧弟弟,一方麵與自己的處境有關。
業小艾有一兒二女。兒子是和前夫生的。在她二十二歲的時候,他的前夫從采石場的架頭上摔下,當場斃命。那時他們的兒子才二歲。她是在兒子四歲的時候帶著他遠嫁後夫所在這個村莊。在她兒子五歲的時候,她與後夫生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在她女兒三歲的時候,她的第二個女兒降臨人間。
由於她兒子是一個“拖油瓶”,不大容易融入新家庭中,加上他又是一個外地人,易被本地人欺負,所以她這個兒子性格逐漸地變得有一點兒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