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自己找到通向山頂的路 (1)(1 / 2)

/崔修建/

一天,世界上第一個擁有10億美元的富翁小洛克菲勒,帶著六歲的兒子納爾遜在森林公園內散步時,與好友瓊斯不期而遇,兩人立刻熱烈地交談起來。瓊斯七歲的女兒蘇珊和納爾遜很快成了一對好朋友,愉快地在他們身後跑來跑去。

小洛克菲勒和瓊斯邊走邊聊,不知不覺登上了一座有幾層樓高的小山。坐在山頂上的一個涼亭裏,兩位談興正濃的父親,似乎忘卻了還在下麵盡興玩耍的兩個孩子。

臨近晌午時,玩累的兩個孩子恍然發覺他們的父親不見了,他們四處尋找,大聲地喊叫,才驚動了他們的父親。

看到父親們正坐在小山頂上的涼亭裏,兩個孩子也想上去,可是他們圍著小山轉了很久,也沒找到通往山頂的路。蘇珊在下麵大喊著,問爸爸怎麼上去的。瓊斯告訴她是走上來的,蘇珊奇怪地告訴爸爸:“我們沒有看到路啊!”

“孩子,肯定有路的,你們再找找。”小洛克菲勒在上麵

笑著安慰兩個孩子。

“我們再找找吧!”納爾遜很男子漢地拉著蘇珊的手圍著小山兜起了圈子。

兩個小家夥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在下麵沒有圍繞著小山走上一圈,而是走過一段後,看到沒有通向山頂的路,便折了回來。如此往複,來來回回數次,很累,卻仍沒找到登上山頂的路。

蘇珊有些焦急地喊爸爸,讓他告訴自己路在哪裏。

沒等瓊斯開口,小洛克菲勒大聲衝著兩個孩子喊道:“兩個小笨蛋,再好好找找!”

兩個孩子再次重複了剛才錯誤的尋找方式,在幾乎要找到路口時又折了回去。蘇珊急得哭了,納爾遜也耍賴地蹲在地上不想再努力了。

這時,小洛克菲勒衝著兩個孩子喊道:“快接著找,要不我們就待在上麵不下去了。”

兩個孩子抹著眼淚,又無奈地在下麵繞起圈子來。這一回,他們一直往前走,沒有半途而廢。結果,他們驚喜地發現了幾次差點走到的、一條隱秘的小徑,兩個孩子歡快地攀上了小山。

沒有簡單的指點,隻有熱情的鼓勵和近乎苛刻的要求,深諳家教的小洛克菲勒,不僅讓孩子自己找到通往山頂的道路,而且令其學會找到了自立的人生之路。多年後,納爾遜就任美國第41任副總統,蘇珊也成為一名著名的科學家。

智者的五個指頭

/王清銘/

美國總統杜魯門當選後不久,記者聚集在他老家,采訪了杜魯門的母親。記者問:“兒子當了總統,你作為母親應該十分自豪吧?”她滿麵笑容回答:“是這樣的。”稍頓片刻,她用手往門外一指,接著說:“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自豪,他現在在地裏挖土豆。”記者啞然,短暫的沉默之後,掌聲和歡呼聲四起。

是的,在母親的心目中,當總統和農夫都是自己的孩子,應該為之驕傲。當農夫,在田野裏耕種;當總統,不過是換了一塊更大的田地——國家,換了勞動工具,把鋤頭換成權力,同樣的以心為種子,以時間為泥土耕耘、收獲。這在上帝的眼裏,其實也是一樣的。

劉邦的父親在劉邦登位前,對經營生意的二兒子青眼有加,對遊手好閑的劉邦則白眼相待,後來耿耿於懷的劉邦在做皇帝後問父親:“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劉父滿麵羞愧。劉父的失誤在於用不同的目光看待兒子,其實他完全可以回答,你當了皇帝,有九五之尊,還不是我的兒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