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賀蘭悲歌(35)(2 / 3)

“小人!”葉悖麻怒吼著拔刀,兩支長槍已刺到他胸前,景思明望著葉悖麻,笑道:“葉悖麻,識時務者為俊傑。這西平府本就已經守不住,現在耶亥死了,城中精銳盡出,再這麼負隅頑抗,一城軍民,都會被你害死。況且替梁乙埋守城,又能有什麼好結果?”

“我是替大夏國守城!”葉悖麻雙眼似欲噴出火來。

“是麼?但是大夏國的國王,卻被權臣所控製。葉將軍你若果真是忠臣,為何不舉兵救駕?說得比唱得好聽,我看你才小人。”景思明旁邊,一個年輕的武官對著葉悖麻冷嘲熱諷。

耶寅不想做無謂的口舌之爭,他一麵冷靜地觀察著事態,叛亂的夏軍數量非常多,他們顯然已經控製了城門,有人已經舉著白旗騎馬出城,很快,一支至少數千人的宋軍騎軍,隨著叛亂者向靈州湧來。

事情已經無可挽回了。

景思明旁邊這個武官說完話,耶寅忽然感覺到此人極為麵熟。他轉過頭去,凝視此人半晌,忽然想起一個人來,“你是文侯的舊部?你怎的到了靈州?”

那人回視耶寅,笑道:“二公子好記性,在下謝夷,與二公子曾有一麵之緣。梁逆作亂後,在下投奔景將軍麾下棲身,身為重犯,自不敢登門拜見,多有得罪。”

“果然主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葉悖麻衝著謝夷啐了一口。“事已至此,要殺便殺,你們這些小人,降了宋朝,也不會有好結果。”

“那葉將軍就說錯了。連慕澤那等人都有好結果,我等自然不必擔心前程。”謝夷好整以暇地笑著,他猶想勸降葉悖麻,“事已至此,葉將軍何不趁早棄暗投明。”

“我葉悖麻豈會背主求榮!”葉悖麻恨聲罵道,一口痰吐到謝夷臉上,一把抓住一杆槍頭,狠狠地紮進胸窩當中。

“不識時務。”景思明對著葉悖麻的屍體罵了一句,轉過身去,盯著耶寅,森然道:“謝郎,斬草須除根。”

“這等百無一用之人,談儒論道,怕他何來?大人不如留個活口,交給種將軍去發落,也好顯得大人誠心。”

“也好,將他綁起來。”景思明也是素來看不起耶寅的,再不多看耶寅一眼,上前將葉悖麻的首級割了,交給部將,安排道:“封好印信,連同此頭一道送至種帥帳前,從此我們都是宋人了!”

景思明身後,耶寅怨毒的眼神,讓謝夷都不禁打了個寒顫。

呂渡。曉風卷開天邊的黑幕,露出深窈微白的天空。河岸的野草在風中微微顫動著,黃河兩岸,都籠罩在神秘的薄明中。三十裏外的靈州城發生的一切,這裏還無人知曉。把守渡口的夏軍依然舉著火把來回巡視,監視著河麵與南岸的一舉一動。

大概是不會有什麼事的。把守呂渡的王頌師,從未想過堅固的西平府,會在短短幾天內就失陷。而鹽州方麵的宋軍,聽一些牧人的消息,早兩天前在沙漠邊上遠遠見到大隊宋軍經過,也許是去進攻省嵬口了……那是興慶府的貴人們所要操心的事情。省嵬口如果失陷,河套從此斷絕音訊,從定州到興慶府,一百四十裏幾乎沒有任何關險可言……不過,在如今這個時候,大家都是朝不保夕。王頌師甚至都懶得將這個消息彙報上去。他是藏才三十八族的後代,西夏的存亡,與他的關係,並沒有多大,他隻要盡忠於自己的職守便是了。

王頌師剛剛想要回營烤烤火,喝一口熱湯暖暖身子,便聽到一陣淩亂的馬蹄聲從西南方向傳來。

王頌師立即大聲吼了起來:“都給老子打起精神來!”

士兵們一陣忙亂,迅速地關起營門,張開了弓弩。還有人舉著火把跑到了渡口,向渡船上堆放幹草等易燃物品,隻要有個萬一,就一把火渡船燒個幹淨。

沒多久,薄明中已可隱約見著有數百人馬向著呂渡跑來。王頌師眼見著這些人步騎混雜、隊不成列、旗幟散亂,一副丟盔棄甲、惶恐不安的模樣,心下立時吃了一驚。

那些敗軍退到呂渡營寨之前,見營寨緊閉,過不得河,立時紛紛叫嚷起來:“快開門!快開門!”

“爾等是何人?”王頌師在營內隔著寨門大聲問道。

“快開門,再不跑,宋人追過來了……”

“快開門啊……宋人厲害……”

那些敗兵根本沒有人理會王頌師,隻是自顧自地叫嚷著,有些人還一麵不時地張望著身後,仿佛宋軍馬上就會出現在後麵一般。

這些敗兵這麼一叫喚,呂渡的士兵也立即驚惶不安起來。人人都望著王頌師,不知所措。王頌師腦海中一陣嗡嗡亂響,隻有一個念頭來回旋繞著:“西平府完了……西平府完了……”

“快開門,快……”

寨外的喊叫聲越來越大,有人已向著寨門衝了過來,王頌師一個激靈,頓時從瞬時的惶惑中拉了回來。

“站住!”他大吼一聲,一箭射將出去,正好落在衝在最前麵的那個夏兵的腳下,那夏兵愣了一下,被嚇了個半死,哭吼一聲,連滾帶爬地跑了回去。營外的敗兵也安靜下來,一個個望著呂渡守軍的營寨,進也不敢,退也不敢。

“葉大人在哪裏?”王頌師大聲問道。

寨外的敗兵麵麵相覷,誰也不知道葉悖麻如何了。

“你們是怎麼敗下來了?誰是領頭的?找一個人出來答話。”

敗兵推推攘攘一會,才有一個人出來,用帶著興慶府口音的西夏話回道:“我們是葉大人派去掘七級渠的,方掘到一半,就便宋軍打了個措手不及,聽說是景思明獻了西平府,葉大人不知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