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與開發前景雪峰烏骨雞是我國珍貴的藥肉兼用雞種,寶貴的稀有珍禽。據史書1874年(同治十三年)《重修黔陽縣誌》記載:“家雞有數色,以毛白而皮肉與骨皆烏者佳”。民間用雪峰烏骨雞配以中藥蒸食,廣泛用於治療虛弱、頭暈、婦科等疾病。由於食用該雞有補虛及滋陰養顏效果,在明代被列入《藥典》,素有“藥雞”之稱,聞名全國。
“烏雞白鳳丸”乃是以烏骨雞為主,配以其他中藥材製成的婦科常用良藥。其功能在於補氣增血、調經止帶,適用於治療氣血兩虧、身體虛弱、月經不調、不孕、崩帶不止、腎虛帶下、腰酸膝軟、產後血虛等症。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烏雞具有增加人體血紅細胞和血紅素的功能,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和性腺功能有一定增強作用,還有抗疲勞、調節生理、增強免疫力、提高耐缺氧能力、抗衰老等作用。
目前,以烏雞為主要原料的藥品、補品和食品越來越多,如開發生產的烏雞丸、烏雞精、烏雞酒、烏雞豆乳晶、烏雞卵黃油、嵩雲牌雪峰烏骨雞係列產品等,其中雪峰烏骨雞係列產品(清淡型、香辣型、醬香型、保健型),2002年獲湖南省第4屆農博會金獎,2003年獲湖南省新技術、新產品展示交易會創新金獎。
雪峰烏骨雞除全雞入藥外,骨、肉均可入藥。清燉食用或輔以其他藥物配製成藥,具有補虛勞、治消渴、中惡、益產婦之功效。
雞肝:有補血、助消化、促進食欲的作用。可治療貧血、食欲不振、肝虛、目暗、婦女胎漏等病。
雞血:雞血鹹、平,有祛風、活血、通絡的作用。治小兒驚風、口眼?斜、目赤流淚、癰疽瘡癬等。
雞腦:治小兒癲癇及難產等。
烏雞嗉:治噎膈、小便失禁、發育不良等。
烏雞膽: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和明目的作用。主治小兒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小兒菌痢、耳後濕瘡、痔瘡、目赤多淚等症。
雞內金:為雞的幹燥胃內壁。全年采收。雞宰後,取出雞胃,立即剖開剝下內壁洗淨、曬幹備用。為黃褐色,少數金黃色,質脆、易折斷。斷麵膠質樣,有光澤,微腥。生用或炒用,具有消食化積、澀精縮尿的功效。治消化不良、反胃嘔吐、遺精遺尿等症。
鳳凰衣:又名卵殼中白皮。春至秋采收。將孵出雛雞的卵殼打碎,剝取內膜,洗淨陰幹。它主含角蛋白,具有清肺、養陰、消口瘡、療骨折的功效。亦可治療久咳氣喘、咽喉腫痛、淋巴結核、瘡瘍、創傷等症。
蛋清:有滋陰潤燥、養血熄風、殺蟲解毒的功效。可治心煩不眠、虛勞、吐血、肝火、消化不良、腹瀉等。
蛋殼:有降逆、止痙作用。治療反胃、脹飽胃痛、小兒發育不良、佝僂病、各種出血等。
雞蛋:治神經性皮炎。將新鮮雞蛋30個,放入罐中,加好醋浸泡閉封,埋陰麵地下1米深,經5~14天,蛋皮變軟取出,貯冰箱中備用。用時取蛋攪勻外塗,每日1~2次,效果良好。局部有糜爛傷者勿用。
此外,由於烏雞肉質細嫩、味美、爽口、營養價值高,含有組成人體蛋白質所需的20多種氨基酸和大量黑色素,故對人體有特殊的滋補作用。經研究表明,烏雞所含20多種氨基酸中,有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高於其他雞種,如賴氨酸、纈氨酸等。其肌肉中所含18種氨基酸均高於其他雞種,穀氨酸含量達1545%,天門冬氨酸889%、賴氨酸818%、亮氨酸77%、丙氨酸587%、酪氨酸503%、精氨酸65%。特別是酸性氨基酸如穀氨酸和天門冬氨酸,明顯高於其他雞種,這與雪峰烏骨雞肉質味道鮮美是相吻合的,因決定肉質味道的主要因素是酸性氨基酸即穀氨酸和天門冬氨酸的含量(據林敏等1995年報道)。此外,富含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其營養結構合理,易吸收,食後能調節機體代謝及內分泌功能,增強抵抗力,延緩衰老,起到強體保健之功效。
雪峰烏骨雞因肉質及口味好,還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市場銷售價每千克比艾維茵等一般肉雞高1倍以上。近年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和一線飼養人員,對雪峰烏骨雞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在選育提純、疾病防控、品係培育及加工利用等方麵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質雪峰烏骨雞產品的需求將日益增加,它不僅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靚麗的風景,而且獨特的藥用價值,愈發引起人們的興趣,向更深、更廣的方向開發利用,使這一寶貴資源得以源遠流長,以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