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雞病綜合防治(3 / 3)

第一,所用疫苗必須是高價的、倍量的。

第二,稀釋疫苗應該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最好加01%的脫脂奶粉或明膠。

第三,霧滴大小要適中,一般要求噴出的霧粒在70%以上,成雞霧粒的直徑應在5~10微米,雛雞30~50微米。

第四,噴霧時房舍要密閉,要遮蔽直射陽光,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最好在夜間雞群密集時進行,噴霧後過10~15分鍾再打開門窗。

第五,氣霧免疫接種對雞群的幹擾較大,尤其會加重雞病毒、黴形體及大腸杆菌引起的氣囊炎,應予以注意。必要時於氣霧免疫接種前後在飼料中加入抗菌藥物。

(三)免疫注意事項

第一,嚴格按說明書要求進行接種疫(菌)苗,疫苗的稀釋倍數、劑量和接種方法等,都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進行。

第二,疫苗應現配現用。稀釋時絕對不能用熱水,稀釋的疫苗不可置於陽光下曝曬,應放在陰涼處,且必須在2小時內盡快用完。

第三,接種疫苗的雞群必須健康。隻有在雞群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接種,才能取得預期的免疫效果。對環境惡劣、疾病、營養缺乏等情況下的雞群接種,往往效果不佳。

第四,妥善保管、運輸疫苗。生物藥品怕熱,特別是弱毒凍幹苗必須低溫冷藏,要求在0℃以下,滅活苗保存在4℃~8℃為宜。要防止溫度忽高忽低,存放時間過久而超過有效期,或冰箱冷藏條件差,均會使疫苗降低活力,影響免疫效果。

第五,選擇接種疫苗的恰當時間。接種疫苗時,要注意母源抗體和其他病毒感染時,對疫苗接種的幹擾和抗體產生的抑製作用。

第六,接種疫苗的用具要嚴格消毒。對接種用具必須事先按規定消毒。遵守無菌操作要求,接種後所用容器、用具也必須進行消毒,以防感染其他雞群。

第七,注意接種某些疫苗時能用和禁用的藥物。在接種禽霍亂活菌苗前後各5天,應停止使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在接種病毒性疫苗時,在前2天和後5天可用抗菌藥物,以防接種應激引起其他病毒感染。各種疫苗接種前後,可在飼料中添加比平時多1倍的維生素,以保持雞群強健的體質。

四、防治技術

(一)常用防治器具

1注射器與針頭

一般應備有10~20毫升獸用金屬注射器各1~2支,並相應配備長短、粗細、規格不同的針頭5~10盒。

2溫度計

一般應備有掛式溫度計、濕度計及獸用體溫計若幹支。

3刀具及用具

小外科刀、小剪刀、長短鑷子、搪瓷方盤及臉盆、滴管、廣口瓶、塑料管、紗布、藥棉、大小量杯、漏鬥各1~2隻。

4消毒用具

背式噴霧器、灑水壺、電爐、鋁鍋、酒精燈、水桶、橡皮手套等。

5注射器的消毒保管及使用

在家禽疫病防治中,必須十分重視注射器具的消毒,以防止注射器、針頭傳帶病菌。一般多采用煮沸消毒法,即將注射器、針頭、鑷子、剪刀等防疫器具用紗布包好放入水中煮沸10~20分鍾,取出待冷卻後備用。注射時先將消毒好的鑷子把針頭裝在針筒上,排空針筒內空氣,以左手拿已開封的安瓿裝的水劑,用右手拿針筒吸取藥液,再排空筒內空氣,即可準備注射。對凍幹疫苗或青黴素等瓶裝粉劑藥品,要先以一定量的稀釋液稀釋後,再進行注射。注意在稀釋藥品時要向安瓿內推入稀釋液等量的空氣,以增加瓶內壓,便於將藥液抽入注射器內,使用完畢後,應將注射器針頭逐個清洗。若是玻璃注射器,應將推柄抽出放置;若是金屬注射器,應將針筒推柄拆開,放鬆螺帽,抽出活塞杆,另行放置保管。

(二)雞的投藥方法

1口服法

采用滴管、塑膠管、注射器、眼藥水瓶等工具,由口腔直接進入消化道或將藥物拌入飼料或溶於飲水中,由雞自行采食進入消化道的給藥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適用於多種藥物。缺點是吸收較慢,有時吸收不完全,因而藥物效果反應較慢,一般在20分鍾至2小時之間產生作用。由於藥物受到消化道複雜環境的影響,所以內服用藥的劑量較注射量大。

(1)大群口服法。應根據不同的藥物和不同的藥物劑型,溶解在飲水中或拌入飼料中喂用。投藥時應注意掌握藥量、水量或飼料量。使用比例計算要力求準確,若混入飼料中喂給,攪拌一定要均勻,否則可造成藥物中毒,甚至引起死亡。拌藥時,可先將所需藥物的加入量稱好,放進少量飼料中反複地攪拌,然後再加入數倍於藥料的飼料,再充分攪拌。如此反複2~3次。最後,再將藥料均勻撒在料堆上,再反複翻拌2~3次。加進的藥物如為片劑,先要研成粉末,不應使其有大小不同的藥塊。

若將藥物加在飲水中投喂,首先要了解所使用的藥物是否為可溶性藥物。配製藥液時,應選用清潔的、不含有害物質或其他雜質的水,以免降低藥效或破壞藥性。青黴素、鏈黴素等抗菌藥物要現配現用,以免失效。所配藥液量,要根據雞群的飲水量配製,防止過多浪費藥物,過少藥量不足。為了使每隻肉雞喝到足夠量的藥水,要在給藥前停止飲水1~2小時,使多數雞隻產生渴感後,再飲藥液,以促進雞群在較短的時間內將藥水飲盡。以上兩種投藥方法,最好在早晨第一次喂料時進行。

(2)個體口服法。應視不同藥物劑型(水劑、片劑、或丸劑、粉劑),使用不同的給藥方法。水劑用滴管、注射器(去針頭)將藥水逐隻滴入雞嘴內,讓其吞咽;片劑或丸劑,應將藥片壓碎至黃豆大小,塞入嘴內使其咽下;粉劑,可先加幾滴水和少量附形劑(如麵粉、米飯等),將藥粉製成黃豆大的丸狀顆粒直接塞喂。

2注射法

將藥液直接注入雞體內的方法,稱為“注射法”。根據注射部位與方法不同,可分為皮下、肌內、腹腔、食道或素囊、氣管、靜脈以及特定穴位等注射法,而肉雞最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四種。

(1)肌內注射法。多選擇胸肌為注射部位。對小雞進行肌內注射,可由注射者左手保定,用手指撥開絨毛,用右手持針刺入肌肉深部推藥注射即可。對1日齡以上的中小肉雞,可由助手1人保定,注射者用左手掀開注射部位的一小撮毛,使皮膚暴露出來,而後,以15度的角度徐徐把針頭刺入胸肌(不要用力過猛)。刺入的深度,應看肉雞的大小、部位、肥瘦度和藥量的多少而定,一般1~2厘米深。不能刺入過深,以防傷及內髒或發生其他事故。

(2)食道或素囊注射法。食道注射時,可在注射器上套上塑料或橡皮導管,吸入藥液。助手將雞保定,注射者左手掰開雞嘴,右手將導管插入食道內,然後注入藥水。進行嗉囊注射時,一般應在雞飽食後進行,注射時,由一助手保定,針頭按45~90度的角度刺入後,推注藥液,多用於藥液較多,又不易口服及皮下、肌內注射等情況。如某些驅蟲藥、解毒藥等。

(3)皮下注射法。將藥液經皮膚注入皮下疏鬆組織內的一種注藥方法。適應於注射藥量少,刺激性不強的藥物。注射部位以皮膚較薄、皮下組織疏鬆處為宜。雛雞大多數在頸背部皮下,先用手指將皮膚提起,針頭刺入皮膚內,即可注入藥液。若注入藥液量較多時,可分數處注入。

(4)靜脈注射法。注射部位在翼下靜脈基部。助手先將雞固定,使背朝下,腹部朝上,一手拉開翅膀內側的向心段,使血管擴張充血,然後,將針頭向心髒方向刺入,見有血液回流至注射器內時,即可放開左手,緩緩地注入藥液。

無論是哪一種注射方法,都要注意注射部位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