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養雞,最大的威脅是雞病,特別是某些烈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對雞場常常造成毀滅性的危害。因此,抓好雞病防治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千萬不可疏忽。要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降低發病率、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確保雞群健康和養雞生產的順利進行。
一、防製疫病的措施和方法
傳染病是指由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如果預防工作做不好,往往引起大批雞發病,這是養雞業發展的大敵,也是養雞人員最為擔心的問題。傳染病有很多種,對不同的疫病應采取不同的措施。但是,有很多措施是防製多種疾病所共同的,主要應把住以下環節。
(一)把好種雞引入關
雞群發生疫病,多數是由於從外地或外單位引進了病雞和帶菌種蛋所致。為了切斷疫病的傳播,應堅持自繁自養。若需從外地引進雞隻或種蛋時,應首先了解當地有無疫情。若有疫情則不能購買。無疫情時,引進前也要進行嚴格檢疫。新引進的雞群應隔離觀察20~30天,確認無疫病後方可與其他雞隻合群。若從外地引進種蛋,必須在種蛋入孵前進行嚴格消毒。
(二)防止人員及飼喂器具傳播疾病
在生產實踐中,飼養員活動頻繁,是傳播疫病的重要媒介。因為飼養員的衣服、鞋、帽會被糞便、灰塵、羽毛等汙染,從而成為傳播疫病的媒介。因此,每棟雞舍要固定飼養員,不能讓飼養員互相串舍,不能讓外人隨意進入雞舍參觀。飼養員進入雞舍,要更換消毒過的衣服、鞋帽等。
(三)防止飼料、飲水傳播疫病
飼料和飲水,都可能成為傳播疫病的媒介。為了防止飼料及飲水傳播疫病,一是要妥善保管飼料,防止蟲蛀鼠咬,防止發黴變質;二是被汙染了的飼料及飲水不能再投喂雞群;三是防止雞爪及糞便進入飼料槽中汙染飼料;四是不要把飼料撒在墊料上,以防止雞群因采食被汙染的飼料而吃進墊料中的病原體;五是食槽、飲水器要經常清洗、保持幹淨衛生。
此外,日常使用的飼喂器具、用具及飼料袋、雞苗箱等,一定要嚴格消毒再進入雞舍,未經消毒的各種設備及用具不能進入雞舍。
(四)科學飼養管理,增強雞體抗病力
1滿足雞群營養需要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與雞群體質強弱有關。而雞群體質強弱除與品種有關外,還與雞的營養狀況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不按科學方法配製飼料,雞體缺乏某種或某些必需的營養元素,就會使機體所需的營養失去平衡,新陳代謝失調,從而影響生長發育,體質減弱,易感染各種疾病。因此,在飼養管理過程中,要根據雞的品種、大小、強弱不同,分群飼養,按其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供給相應的配合飼料,采取科學的飼喂方法,以保證雞體的營養需要。同時還要供給足夠的清潔飲水,注意雞體的體質鍛煉,增加放養時間或運動時間,提高雞群的健康水平。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防禦多種疾病的發生,特別是防止營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2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飼養環境不良,往往影響雞的生長發育,也是誘發疫病的重要因素。要按照雞群在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特點,控製適當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和飼養密度,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反應,防止驚群的發生。
3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
所謂“全進全出”,就是同一棟雞舍在同一時期內隻飼養同一日齡的雞,又在同一時期出欄。這種飼養方式簡單易行,優點很多,既便於在飼養期內調整日糧,控製適宜的舍溫,進行合理的免疫,又便於雞出欄後對舍內地麵、牆壁、房頂、門窗及各種設備徹底打掃、清洗和消毒。這樣可以徹底切斷各種病原體循環感染的途徑,有利於消滅舍內的病原體。
4做好廢棄物的處理工作
養雞場的廢棄物包括雞糞、死雞和孵化房的蛋殼、絨毛、死殘雛雞等。養雞場一般在下風向最低位置的地方或圍牆外設廢棄物處理場。雞糞一般是雞群轉(出)欄後,進行一次性清理或經常性清理,經無害化處理後直接裝上卡車或用編織袋包裝好,當作肥料出售。暫賣不出的應有糞棚貯存,避免日曬雨淋,造成汙染和浪費。死雞要深埋或焚燒,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工作為飼料。如在法國,死雞通常用專門的卡車收集起來,然後送去煉油,最後的剩餘物用作動物飼料。蛋殼加工為礦物質飼料或進行無害化處理。絨毛的汙染是孵化房一個嚴重的問題,應通過安裝吸塵設備來加以解決。
5做好日常觀察工作,隨時掌握雞群健康狀況
逐日觀察記錄雞群的采食量、飲水表現,糞便、精神、活動、呼吸等基本情況,統計發病和死亡情況,對雞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減少經濟損失。
6有計劃地投喂抗病藥物
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抗生素以及抗球蟲病、抗黴菌病藥物,可以防止發生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促進雞群生長發育。但在投喂藥物時,應根據疫病流行情況、氣候等因素來決定。另外應交替使用多種藥物進行預防,防止產生抗藥性而失去預防效果。
二、常用消毒方法
為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應切實加強消毒工作,雞場及雞舍門口應設消毒池,經常保持有新鮮的消毒液,消毒池內常用3%~5%煤酚皂液(來蘇兒)、10%~20%石灰乳或2%~3%的燒堿(氫氧化鈉)溶液等,亦可用草席或麻袋浸濕藥液後置於雞舍進出口處。凡進入雞舍人員及車輛等都必須經過消毒池。工作人員進入雞舍前要更換工作服、鞋、帽,不準非工作人員隨便進出雞舍,進入雞舍必須消毒更衣、換鞋,工作服要定期消毒。
(一)物理消毒法
簡便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煮沸
煮沸是一種經濟、簡便的消毒方法,應用比較廣泛。大多數病原體在100℃的沸水中,數分鍾內便可死亡。金屬器材、木質器材、木質器具、玻璃器具以及布類用具等,都可用煮沸消毒法消毒。一般從水沸騰開始計算時間,煮沸15分鍾。在水中加入05%~1%的堿或肥皂,可使物品上的汙物溶解,提高沸點,增強殺菌效果。但是毛織品、皮毛、皮革等煮沸後失去彈性,故不能用煮沸消毒。
2蒸氣
蒸氣所含潛伏熱大,使物品受熱快,穿透力強,也是一種效果可靠、應用很廣的消毒方法。流通蒸氣,在常壓下蒸氣的溫度為100℃,消毒時間和效果與煮沸法相同。
3焚燒
是最徹底的消毒方法。適用於金屬用具、墊草、病死雞屍體、死胚蛋等的消毒。
4機械消毒
包括打掃、衝洗、洗刷、粉刷等。不是殺滅病原體,而是把附著在雞舍、用具和地麵上的病原體消除掉。
打掃:將雞舍中的雞糞、汙物、蜘蛛網等鏟除,清掃幹淨,也就清除了大量病原微生物,剩餘的微生物無藏身之地,就比較容易清除和殺滅。
衝洗:在清掃的基礎上進行,用高壓噴槍衝洗地麵及牆壁、各種設備。
粉刷:用石灰乳粉刷牆壁,可殺死和覆蓋病原微生物。
5日光消毒
飼養設備、運雛紙箱及墊草等,可放在太陽光下曝曬一至數小時,有強大的殺滅微生物作用。玻璃室裏的日光,因其中的紫外線已被濾去,基本上沒有消毒殺菌作用。
(二)化學消毒法
利用化學製劑殺滅病原體的方法叫化學消毒法。化學消毒劑包括氫氧化鈉、來蘇兒、菌毒敵等許多化學製劑。方法有藥液噴灑、藥劑熏蒸及藥液噴霧等。不論采用何種方法,均應達到如下要求:
1藥液必須達到規定濃度。
2藥液用量必須充足,藥液噴灑地麵進行消毒時,每平方米至少要用藥液15升,不很幹淨的地麵要用到3~45升,至少要把地麵噴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