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十八歲的生日該怎麼過(1 / 1)

這個階段的高中生們是很難意識到墨安的特殊。他總是合群像大多數人一樣成績平庸,像大多數人一樣抱怨學習痛苦,像大多數人一樣吐槽學校吐槽老師,又像大多數人一樣厭惡著某個人,兩麵三刀。

墨安似乎和每個人的關係都不錯,可能大多數人都喜歡……至少是不討厭這樣遲鈍中帶著些幽默的人。

他是墨安,又不是墨安。他精心的演繹著這樣一個角色,直到幕布落下。然後悄無聲息的離開,變成趕往下一i個劇目的演員。

可能是它表演的太過逼真,便讓某個人認為他們兩個是相見恨晚的伯牙與鍾子期。所以那人和他定下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約定。

“我們會成為小說裏那樣,一輩子的好友,一直聯係。”

“好。”

……

兩個人的故事我們之後再講。話歸正題。

提問,一般人們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人緣的重要性的。答,高中,有些人更是在初中甚至是小學就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們說,不必成為所有人都喜歡的人,但一定不要成為絕大多數人都討厭的人。

墨安很厲害,輕而易舉的就做成了作者做不到的事。於是在某一天的晚自習之後,一個驚喜隨著醫生急促的呼喚由遠及近。

才下自習的教師吵鬧,卻沒能蓋過墨安耳邊明顯在大口喘氣的女聲。

“快!快!”

伴隨著焦急與興奮。

“蠟燭,點蠟燭!”

十八歲的少年少女從來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人從後門進來,圍上了圈,便連樓道也堵了個水泄不通。

墨安還沒反應過來,便被幾個同學拉起來,推到一個巴掌大的蛋糕前,上麵插著兩個有些營養過剩的蠟燭,讓整個生日蛋糕看起來像隻兔子。

對學生來說,多麼草率都無所謂,但儀式感是必須要有的,於是前後門一關,來了一個四十多人的合唱。

火燃的不慢,最後的旋律落下,一群人就圍得更緊了些,此起彼伏的讓墨安快點吹蠟燭。

說來也巧,墨安微微低頭剛想吹滅火焰,頭上的王冠就自己先滑了下去。蠟燭就這麼神奇的被撲滅了。

後來他們說,他的願望一定能成真。

……

墨安喜歡一個人在角落裏坐著,看有人奮筆疾書,看有人喜笑顏開,再看有人眉來眼去,還有幾人聊的熱火朝天。

他就一張臉一張臉看過去,千姿百態。

就這麼一天天,幾個單詞被嚇得墨安背下了全班的人。他想,哪怕是玩家,也應該讓過去的經曆在現在的自己身上留下痕跡,然後帶上一切該帶的,丟棄一切該丟的,走向未來。

分別經曆的多了反而會無感,於是墨安更加關注著每一個微笑。喜悅多多益善,才能有悲傷的痛徹心扉。墨安想要明白自己是活著的,便隻能拿眼淚做食糧。

失去情感便不能稱之為人,所以哪怕如他,也會在某刻感動,熱淚盈眶。所以一筆一筆的寫下,墨安不想把這份情感丟進昔日的垃圾堆中遺忘,別無他法,便執筆,把它安放在曆史的博物館中紀念。

很幸運,他能記下足夠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