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那漢子緩緩立起身來,露出結實的肌肉,帶著四個隨從下樓而去,袁熙在桌子上丟了一塊銀子,就緊緊跟隨趙淩來到了那塊空地上。
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附近的百姓紛紛圍了過來,在空地的旁邊站開了。那漢子站在正中,等著趙淩。見到趙淩來了,眾人讓開一條道路。
趙淩走進場中,對那大漢道,“漢子,在下趙淩字振飛,還不知道你的名號呢。”
那大漢上來就是一拳向趙淩麵門打來,口中道,“打就打,何必那麼多廢話。”
趙淩側身閃過,回敬大漢一腿,那大漢竟然也不躲避,直接上來就想抱住趙淩的身體。趙淩心中一驚,腳在中途臨時變線,遇上大漢的右臂,兩人渾身一震,頓時分開。
剛才的一番試探,讓趙淩隻覺剛才像是踢到一副鐵手之上,那大漢也對趙淩的靈巧功夫深懷畏懼,於是兩人各自小心,都在不斷的比試中,尋找對手的破綻。
雙方在空地上比鬥,旁邊的百姓們都出聲喝彩,人越圍越多,不多時已經引起了渤海巡邏兵的注意。幾個巡邏兵已經慢慢向這邊靠攏過來,趙淩突然發現那大漢招式越來越急躁,而那大漢的四個手下卻早已經跑的無影無蹤了。
忽的一聲大喝,那漢子將趙淩逼退半步,轉身就要離去,眾百姓自然給他讓出一個小道,袁熙看到此景,猛然想起此人來,對趙淩道,“振飛,抓住他,別讓他跑了。”
趙淩聽到袁熙叫喊,猛的向空中躍起,淩空來到那漢子身後,“砰砰砰”,三腳全部踢中那漢子身後,那漢子又向前跑了兩步才趔趄的倒下了。而趙淩踢了三腳之後似乎也元氣大損,直在哪裏喘氣。
袁熙看到那漢子倒地,就匆忙召開巡邏兵,道,“把此人押到議事堂,我有話要問。”忙又來看望趙淩,幸好趙淩隻是用力過猛,倒也無大礙。眾人見這場比鬥已經完,就紛紛散去了。袁熙看著那個大漢被帶到議事堂,心道,他不是應該在牢裏嗎?難道渤海大牢已經被劫了?
原來剛才的大漢,正是袁熙在碣石剿匪中抓住的頭目郭龍,後來由於袁熙直接趕往虎牢關而此事就暫時擱在一邊,如今卻突然又跑出來了,還在渤海喝酒,難怪讓袁熙驚訝。
來到議事廳,此刻竟然空無一人,大哥袁譚依舊不知道在何處喝酒,而其他官員也樂的不管。袁熙讓人把郭龍弄醒,郭龍說出了經過。
原來,自袁譚做代理太守以來,從來不議政,隻是自己四處喝酒,其他官員見到此裝也紛紛各自掃門前雪,渤海大牢的管理也越來越差。許多獄卒由於管理鬆散就在獄中放肆的吃喝。兩日前,兩個獄卒喝的酩酊大醉,郭龍看準機會,逃出了渤海大牢。同時把自己的三百弟兄也悉數放走,可是回到竭石山才發現所有的糧食和酒都沒了,郭龍想到這幾天渤海的治安如此之差,於是便換了裝束,在渤海城裏麵做起地痞,這兩天過的也是逍遙快活。直道今天在“飄香閣”被趙淩擊倒,才又被逮住。
袁熙聽完郭龍講的,不禁火冒三丈,父親讓大哥管理渤海,可是大哥卻隻顧自己喝酒,對渤海事務不聞不問,以至於罪犯都越獄而出。袁熙看著郭龍,心道,“他把手下全部放走,豈不是又成了渤海一個禍根,得盡早鏟除才好。”便對郭龍道,“汝的部下現今何在?”
那郭龍也是一個義氣之人,聽到袁熙此言,便知其意,於是道,“別問爺爺,我們山寨早就毀了,我那幫兄弟,都各自某出路去了,就四個小弟願意跟我混,現在也跑了。”
袁熙聽到此話也無可奈何,日間看到郭龍與趙淩能夠不分上下,心中不免有了招攬之心,於是道,“我看汝尚有些本事,何不從軍謀個出路,總好過做賊讓世人不恥。”
郭龍道,“哼,當年我流浪至廣宗,已經餓的快死,想從軍混口飯吃,誰知道當兵也要繳納錢糧方可,而且官兵經常進村子搜刮百姓糧食,他奶奶的,這官兵與盜賊何異,不做也罷?還是大賢良師好,不僅給我飯吃,還傳我武藝。”
袁熙知道郭龍說的是,黃巾之亂正是因此而起,但是愈發喜歡郭龍,便道,“你不願意做官兵欺壓百姓,那張角帶你們去打老百姓,你就願意了?當年朝廷昏暗導致天降大禍,民不聊生。可是你看看現在,我渤海百姓雖談不上富足,但也不用擔心受兵戈、饑餓之苦。而汝現在反而去騷擾他們的生活,是否有違你的本意呢?”
郭龍聽完袁熙的一番話,愣在那裏仔細回味,半響,突然向袁熙磕頭三下,道,“多謝公子教誨,否則郭龍必誤入歧途矣。”
袁熙看到郭龍如此表態,大喜,對郭龍道,“郭壯士,如今我身邊還有一個親衛空缺,不知你可願意隨我左右?”
“公子,你以後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你讓我向東,我絕不向西。”
“哈哈,好,郭龍,我再賜你一個字號,就叫騰雲吧,以後你和振飛就是我的飛雲護衛。”
“是,郭龍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