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泰戈爾曾經說:“美的東西都是有色彩的。”而羞色這一種美,勝過紅梅翠柳,它沒有華麗的外衣,沒有迷人的風韻,卻需要用心靈去發現。有多少現代人已經不會臉紅了——仔細想想,可不是麼?害羞是人類純真的感情現象,是待人處世的自然流露。它是一種感到難為情、不好意思的心理活動,它往往伴隨著謙遜的態度。
害羞也是一種感情信號,一種動情的外部表現,是被撥動了心弦的感應。
羞色泛起,有時還因為人聽了什麼不雅的話,做了什麼不對的事。這種臉紅,說明人的心中還有一種十分珍貴的東西,這就是“羞恥感”。“厚臉皮”是不會有羞色的。官氣十足,俗氣滿身,痞氣相伴的人,也是不會難為情的。而把自己的一時快意建築在別人永久痛苦上的人,也不會臉紅。為煮熟自己一個雞蛋,不惜燒毀公家一幢房子的人,更不配有這份顏色。
而今有人呼喚“學會臉紅”,我們想那正是在呼喚人的本色,呼喚一種正常的精神操守。
知恥而後勇
孟子雲:知恥而後勇。這句話指的是一種在遭受磨難與打擊後,毫不氣餒、奮發進取、迎難而上的精神狀態。
恥辱具有兩重性,它既是一個挑戰,又是一個機遇;既是一種障礙,又是一種鍛煉。人似乎在知恥後,才可能有臥薪嚐膽的決心和勇氣,否則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故步自封,隻能是愈發失敗。
從一些名人的傳記中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在現代還是在曆史上,因感受羞辱或被歧視而憤而成功的人不少。
韓國總統李明博在二戰期間,出生在日本一個貧苦的移民家庭裏。他的父母都是韓國人。二戰結束後,他們一家人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時,飽受戰爭蹂躪的祖國支離破碎、百廢待興,經濟非常蕭條。
那時,他兄妹幾個正是長身體的年齡,每天都吃不飽肚子,個個麵黃肌瘦。盡管他的父親在一家牧場找到了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母親也在街上擺了一個小小的水果攤,但也隻能勉強維持生計。為了幫助像他這樣的家庭,政府采取了一些救濟政策。可是,當社會工作人員來到他家辦救助手續的時候,性格倔強的母親卻拒絕在救濟申請表上簽字。年紀幼小的他對於母親的這種做法非常的不理解,甚至憎恨起了母親。工作人員走後,母親把幾個孩子叫到一起,說:“我們雖然貧窮,但要活得有尊嚴。好的生活要憑自己的雙手創造,僅靠別人給的一點點施舍,是不能徹底改變困境的。”
從此,母親除了每天起早貪黑出攤兒之外,晚上回到家還要忙很多的家務,等到孩子們都睡下以後,她便開始坐在燈下進行新的工作——做鞋墊。有時深夜他從夢中醒來,總會看到煤油燈下母親那疲憊的身影。其實,母親熬大半夜做出來的鞋墊根本換不回幾個錢,但母親卻高興地說:“錢雖少,但都是我靠自己的努力掙來的!它在證明著我們的尊嚴!”
在母親的影響下,他漸漸對“尊嚴”這個詞有了認識。在學校,他不會像別的窮孩子一樣為了討取一些零食和好處,去巴結富人家的孩子。相反,他卻經常幫助那些比他更需要幫助的窮孩子。
課餘時間寫完作業,他便哼著歌謠到街上去撿垃圾。麵對路人蔑視的目光,他總是高昂起頭,自豪地微笑著……
16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商業高中。在讀高中的3年裏,他做過建築工、餐廳服務員、搬運工等最辛苦的工作,靠勤工儉學掙來的錢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從沒向母親要過一分錢。
在上大學的時候,他同樣以勤工儉學的方式,掙得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盡管打工占去了他不少的時間,但他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大三的時候,他當選為學生會會長。
大學畢業後,他以優異的成績被韓國知名的現代集團所聘用。
勤奮和堅毅的性格,使得他在公司的發展一帆風順。35歲時,他成為了現代集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社長。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現代集團深受衝擊,幾乎到了瀕臨倒閉的境地。當時,美國一家公司乘人之危,想要廉價收購現代集團,但被身為社長的他斷然拒絕了。他對公司的股東和員工們說:“美國人想要收購我們的公司,這我們可以接受,但我們卻接受不了他們提出的那些足以讓我們失去尊嚴的收購條件。請問,我們為什麼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呢?”
在他的帶領下,現代集團很快便走出了困境。
就是這個李明博,在2007年年底的韓國總統大選中,他以絕對優勢獲勝,成為韓國新一屆總統。
尊嚴是一種自立、自強的精神。人生在世,就要活出個尊嚴,活出個自信。守住尊嚴就是守住了成功。尤其在你身處逆境的時候,更得要堅定信念、挺起胸膛,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進取,實現自身新的價值,尋找事業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