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皆點點頭,表示讚同。袁紹聽完頗為滿意,心想魏延果然有些眼光呀。郭嘉隨意道“不知將軍此來,有何助於主公乎?”。魏延自信道“如董卓舉天下之眾而來,我為主公拒之。舉十萬之眾而來,我為主公吞之”。“好,好,好”沮授叫道。郭嘉也是一臉滿意的看著他。眾人皆壯其言,而尤以武將為甚。袁紹聞言也是一臉喜氣道“今得文長,天下不足慮也”。魏延道“主公謬讚了,延何敢當之”。
袁紹見眾人都是一臉興奮的樣子,遂命王越去安排酒宴,慶賀一下。王越領命而去,不過一會兒,酒宴就準備好了。顏良,文醜早已奉我命將蔡邕,張仲景請來了。眾人落座之後,袁紹起身道“今日我渤海不但來了一位神醫,還得了一員大將,實在是可喜可賀,讓我們滿飲此杯,以為神醫,文長接風”。眾人聞言皆舉杯,滿飲。
文人自然去與神醫在一起喝酒,不過一會張仲景就快招架不住了,還好我見如此,向荀攸使了使眼色。荀攸會意,去替神醫喝了幾杯。郭嘉,沮授他們見此知主公的意思了,也就不向神醫敬酒了,大家隨意的喝著。
至於武將今天看起來興致頗高,嚷著要大醉而歸。魏延也被灌了許多酒,灌得他都不想喝了。諸將豈能遂他的意,有紛紛敬酒。而尤以典韋為甚,這家夥邊喝邊嚷道“文長呀,你今天說的太好了,太給我們長臉了。怎能不喝,來今天不醉不歸”。魏延無奈隻得繼續喝。不過一會就喝醉了。
袁紹見此遂讓人將魏延好好安排一下,眾人見此也知今天喝的差不多,遂一一告辭而去。袁紹也不挽留,在送走了蔡邕,神醫之後,帶著醉意向自己的房間而去。顏良,文醜自然去送人了,王越原本打算相隨。不過被我拒絕,畢竟他也勞累一天,就讓他休息一下,王越自是謝恩而去。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裏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入蜀之時,率領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劉備稱漢中王後,提拔魏延總督軍事要地——漢中,加封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蜀漢建立後升為鎮北將軍。此後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曾率軍大破魏將郭淮等人,加為征西大將軍。魏延曾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子午穀奇謀”,勸諸葛亮出奇兵攻取長安、潼關。但遭向來謹慎的諸葛亮反對,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諸葛亮死後,魏延因不願受長史楊儀所約束而於退軍途中燒絕棧道,反攻楊儀,卻因部屬不服而敗逃,被楊儀所遣的馬岱所斬。《三國誌·魏延傳》:“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蜀漢)楊戲:“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禦,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東吳)孫權:“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嚐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貶】(晉)張耽:“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於將相也。然議者舉將多推宿舊,未必妙盡精才也。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勳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讚】
(嗬嗬,這一卷終於寫完了,太累了呀。原本打算在寫幾章才結束的,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吧。先休息一下吧。第四卷天下一統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