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鴻鵠之誌(1 / 2)

“沒有赤兔馬,呂布的實力大打折扣,咱們要對抗曹操,還得需要一個力量強大的呂布,父親誌在天下,胸懷四海,何需在乎一匹馬呢?先給回呂布再騎多幾日吧,待呂布失去利用的價值時,咱們再把赤兔馬奪回來!”袁耀委婉地勸著袁術。

“罷了罷了,就先給呂布那背主家奴多騎幾日吧,你小子得給老子記住,他日定要將赤兔馬給老子奪回來!”袁術雖有些不舍,但既然兒子說要用赤兔馬去拉攏呂布抗曹,也就勉強同意了。

袁耀道:“父親放心吧,咱們能打敗呂布一次,就有信心打敗他二次,孩兒擔憂的不是呂布,而是曹操和孫策,曹操他要的是一統北方,定會在出兵征伐袁紹之前,先掃平威脅其大後方的勢力,父親、呂布和張繡是威脅其後方的三大勢力,所以曹操想必已經在籌劃準備,然後再找一個借口清剿後方周邊的勢力。而孫策上次借兵名為去助其舅父吳景抵抗劉繇,並回鄉幫父親招兵,其實是想脫離父親的管控,趁機占據江左,自立為江東霸主。父親回壽春之後,一方麵要加固城池,厲兵秣馬,做好與曹操大戰的準備。另一方麵,父親派人四處宣揚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禁錮天子、皇後,霸占宮女,控製漢臣,實為一個不忠不義、禽獸不如的竊國大盜,找幾個文人寫得煽情些,號召天下共討曹操,同時以咱老袁家名門望族的威望,征辟更多人才,打著衛護漢室的大義旗幟,聚集更多英才於麾下效力。此外,江左一帶亦須盡早圖之,多聯絡些江東一帶世家望族,否則將來孫策在江東坐大,咱們的處境就更加微妙和尷尬了。淮南,是四戰之地,自古兵家必爭,如果沒有江左、江東、江表一帶作為回旋的腹地,淮南就失去憑靠了。”

袁術靜靜地盯著這位侃侃而談、越說越激動的兒子,沒想到這位平素不顯山不露水的兒子,能看得如此深,如此遠,要不是這次親眼目睹了他識破楊韓陣前倒戈的奸謀,率軍勇戰呂布、關羽,真不敢相信這是自己那個懦弱、平凡的兒子所能做到的。莫非兒子背後有高人指點?如果兒子真的變得這麼出息了,咱袁術就不怕後繼無人了。

袁術撫須沉凝片刻,頷首道:“不錯,已經學會用腦子思考問題了,這也是一位獨擋一麵的大將軍所需要的,我兒剛才說的,為父自會考慮。”

想到袁術身邊人才凋零,以致利令智昏,冒天下不韙,自稱天子,最後落得個人人喊打的淒涼下場,於是袁耀進言道:“父親,主簿閻象、長史楊弘、沛相舒邵、堂兄袁胤都是老成謀國之人,凡事可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呂範、朱治是大才,可惜隨孫策走了,孫策走時還帶走了其父昔日的一應舊將,如程普、黃蓋、韓當等皆為勇將,可見孫策狼子野心,其誌不小,父親回去之後要收攬更多的謀臣、勇將才好。”

“黃口孺子,何敢乃爾!若敢背我,吾必伐之!”這時,意識到自己養虎為患,放走孫策等於是縱虎歸山,放龍人海,袁術大怒道。

“父親,如今尚有可為,我們擁有淮南大片土地,隻要善加經營,善待百姓,愛惜部卒,也未必就不能扳回劣勢,且江東一帶不少世家大族尚未追隨孫策,劉繇還掌控大片土地,咱們雖然一時占不了江東,但可幫助他們對抗孫策,以贏得準備的時間,亂世爭霸,盟友可以成為大敵,宿敵為何就不能成為盟友呢,利益罷了,劉繇、陸家、劉表雖與咱們有仇,但隻要讓他們知道了自己的威脅和禍患,他們也會有所抉擇的。經營好淮南,平衡好江東各勢力,蠶食江夏,趁曹操忙於北務,全力西取漢中,漢中環山抱水,土地肥沃,物產豐盛,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若據有漢中,廣農積穀,上可以威脅曹操,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南圖巴蜀,可進可退,為持久之計。”袁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