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網在人氣上顯然不能與博客相比。但是博客就是成功的嗎?恐怕也未必。到目前為止,既未見到一個博客供應商是贏利的,也未見得有任何博客,已經獲得了可以持續的收入模式。指望博主交錢寫博,根本不可能!連讀者看博都不肯付錢,何嚐是付出勞動的博主,非但不能賺錢,反而是掏錢?犯病不是?而指望網民看博付錢,也不可能。試想連讀書網站的讀者,寧願看大量的免費章節,也不願意真的掏錢買電子書!道理也不難理解,第一是真正上檔次的書,能夠令讀者心動而欲追下去的,幾乎不存在!第二是,如果網民閱讀的要求不高,動輒買下電子版,則費用並不便宜,而對著手機的閱讀就遠遠比不上紙質書那樣精細。因此買過幾次後,很少有人繼續買下去。
所以博客不容易賺錢,讀書網站同樣不容易賺錢。現在的博客,大體上隻能指望從一些側欄廣告中賺點廣告費,這也等同於說“走投無路”。讀書網站的情況可能好點,但是大同小異。以我自已的嚐試來說,通過初次消費幾元後,獲得的贈送虛擬幣,能夠長期買下全書不用再花錢。這本身就說明,網站和作者真正能收到的錢,幾乎可以忽略。換言之,如果不是作者根本收不到錢,就是網站自已墊錢給作者和讀者,為網站自已搞促銷。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就與中文網站的困境一模一樣了。不過,相對而言,讀書網站還是最有可能收到錢的。因為“電子書”的意義等同於“批發單篇博文成‘書’後收錢”,這樣它收到錢的難度,就比博客中“每文計價”更為現實。
通過博客“每次訪問,或每文計價”的閱讀收錢方式,在中外許多博客網嚐試後,已經證明是不可行的。無論收費看上去多麼便宜,隻要你收錢,博友就不看。這點新浪博客已經嚐試過了,結果是博主們,寧願不再收錢,因為博客的主要目的,畢竟是為了延攬讀者,並保持老讀者的忠誠。讀書網站就相當於,把“每文計價”批發成“多篇整理過的文章,作為電子版的書籍計價”,現實中仍然不太成功。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從單一博文到整版電子書之間,還應該有某種過渡。而中文網本身就可以作為這種過渡。因此就有可能存在這樣的業務模式:用博客網的推廣效果,結果讀書網站的買書收費,再結合中文網的連載,形成適合於大批“未成書”作者起步的電子出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