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嘯雲笑道:“難道梁紅玉之死你就沒有半絲幹係麼?要不是你隻顧逞一時之氣,與我鬥智鬥力,反而大覺我遭遇淒慘可憐,更激起了她的同情,似乎你們女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多情,心軟,見不得可憐的人,或許這就是一位做母親的本性吧,我要感謝你在她麵前幫我演了一出天衣無縫的好戲,這才迫使我的心願一步一步地達成。”
畢雅涵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但梁紅玉力抗兀術,保護百姓,最終慘死於抗敵報國的沙場上,一代巾幗英雄孤寂落寞收場,路人無不扼腕歎息,李嘯雲的話字字句句猶如尖銳的針鋒無情、殘酷、冰冷地刺進了胸膛,紮入心坎上,痛不欲生地流下了自愧的淚水,否決道:“我……我……沒有,這都是你……一手釀成的詭計,到底要犧牲多少無辜之人的性命你才甘心?慈藹和善的梁紅玉已經為國捐軀了,這還不足以驚醒你嗎?義母最後強撐一口氣,叫我不要恨你,可見她臨死之前對你仍抱有一線希望,盼你早日改邪歸正,回到正途……”
李嘯雲臉上肌肉僵硬,笑色凝住,一張俊美的臉刹那之間變得猙獰可怕,切齒地痛罵道:“你胡說八道,梁紅玉頭顱差點都被我父王砍下,之間還苦撐了數個時辰,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辰,便是靈丹妙藥,大羅金仙也回天乏術,我親眼所見她斷氣含恨離世才趕往海州的,當時她悔恨交加,絕望至極,怎會還有命在與你說這些廢話……”
畢雅涵傷心欲絕地勸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肉身氣息不在,但她英烈長存,事已至此我何必拿義母的亡魂來開玩笑?當時我趕出城外正如你所言,氣絕已久,還是心存感激她大恩的百姓將她的殘驅帶到城內,好令她英魂歸天,好好安葬,但她早有預測,深知誤中了你與兀術的奸計,不惜犧牲自己性命勸你悔悟,曾聽武林傳聞,你於少林寺參悟禪理佛家長達半載有餘,難道沒有聽過大慈大悲的故事,還有聖賢孔子曰:殺生成仁,孟曰:舍身以取義,義母她老人家出城應戰正是抱著必死之心前去,臨走之時留下一封書信於你,信中苦心造詣,字字艱刻,試教人感懷至切,無不感激涕零,就是想勸你回歸正途,洗心革麵,重新為人啊。”
李嘯雲心底一凜,沒想到幾近成功,複仇大計近在眼前之時,竟然被看不進眼裏的手下敗將擺了一道,神智恍惚,足下踉蹌,差點不能把持心神摔倒在地,胸前激越起伏,呼吸沉凝,口中念叨:“我李嘯雲何其大才,居然不敵一個弱女子,真是笑話,什麼梁紅玉不惜以死喚醒我良心醒悟,簡直一派胡言,世間竟然還有這麼傻的人,千古艱難唯一死,可知道死亡是多麼痛苦、可怕、甚至恐懼的嗎?你居然說梁紅玉是為了我才甘願送死,哈哈哈……狗屁不通,胡編亂造出來的鬼話,當我是三歲小兒嗎?”
畢雅涵道:“你不是三歲小兒,的確是位聰明睿智,世間與之相比更是寥寥,但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城府太深反受其害而不能自拔而已,義母深知不死,你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甚至兀術也不會休戰收兵,她是愛惜、關心你,真把你當作義父與她的孩兒,視為己出,絕無嫌棄之意,甚至把你比自己的親生孩兒還要親切,其實早在黃天蕩之後,義母就發覺我心事沉重,鬱鬱寡歡,單獨與我說了一大番推心置腹之言,我倍感她的仁義大懷,無比欽佩,和盤托出地說了關於你的悲慘遭遇……沒想到你果然沒有放下那段悲痛的往事,耿介在心,一心複仇,為了達成目的不肯覺醒,繼續為非作惡,實在令她老人家很悲切自責,出於無奈,就連我也被她給蒙騙過去了,隻身帶著一支不足幾百人的隊伍出城迎敵,最後誤中圈套,被兀術殘害致死,可她一心祈盼天下人再無仇恨,少造殺戮,寧願犧牲自己一人性命也要解救成千上萬的無辜百姓,這是何等功德無量的聖賢都難做到的啊?”
李嘯雲不答,閉目沉思,充耳不聞,但他心裏漸發清晰,梁紅玉何其機警聰明,怎會看不出自己傷勢多有可疑,還有此次與她重逢,怎會態度一改如昔那種鄙薄,輕蔑,反而無微不至,嗬護關憐,當時未能懷疑,今日畢雅涵道出個中詳情,不得不令自己懷疑,心情倍感矛盾,當年自己曾被少林寺全體武僧追殺,已經是九死一生之境,是本相師伯祖力排萬難,拚盡性命把自己從死亡邊緣解救回來,圓寂之前不忘對自己說了一大堆佛偈禪理,當時心情悲傷,完全不明其意,直到今日梁紅玉被自己設計害死,畢雅涵代傳她的心意,終於明白這個世間真有超脫生死,大仁大義之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