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苦笑,他表現得愈是平靜,內心就愈是悲痛欲裂,顧左右而言他地道:“早年就與你們義母表麵心跡,她曾問過我,有朝一日落得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悲涼下場,我會不會有遺憾,想不到往事曆曆在目,清晰可見,然而已與她人鬼殊途,為父爽快地答應說,但願能保家衛國而盡忠也算此生無悔。你們的義母大肆讚同,竟無半絲怨言,想必她的心意也是如此,能以我等忠烈俠義之人的性命換取漢室安寧,也算不枉此生,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國難當頭,義無反顧地赴死,拯救黎民百姓,為民族大義而死就是重於泰山,我想她也無悔無憾,為父也有這麼一天,早來一日,晚到一時又有什麼分別,令我不禁想起一首詩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來!來!來!我們父子三人今晚喝得痛痛快快,將這些事拋諸腦後。也算給你們義母在泉下餞行。她一生戎馬,建功卓著,海內無人不知,天下英烈長存,說起來也算了卻了心中的誌願。”
李吟風勸慰道:“義父您要保住身子,千萬不能傷心過度,還有……”李嘯雲也是虛情假意地附和道:“是啊,義母是中了兀術這個惡人的奸計,聽楚州百姓廣為流傳說,她孤軍深入,以寡擊眾,以致於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也不向賊寇低頭,流盡最後一滴血也絕不容大軍前行半步,這等膽魄與胸襟即使我等須眉男兒也為之動容汗顏。最後……最後……”話音全被悲痛的聲音所占據,換來的全是抽泣。
李吟風迫不及待地問道:“最後怎樣?你倒是快說啊,義母武藝非凡,如不是兀術動用陰謀詭計,單打獨鬥勝負難分,其中必然是大有可疑之處,到底義母怎麼犧牲的?”
李嘯雲被李吟風抓住使勁搖晃,一時頭昏腦脹,幾乎引起心情的煩悶厭惡,他的一雙眼睛一直關注著韓世忠此刻的心情,似乎要從最內心柔弱之處將韓世忠徹底擊潰,幽咽地說道:“還能怎樣?聽不少受了義母恩澤的百姓們都說她死得好淒慘,被兀術砍了頭,最後隻連著一點皮肉,借著堅韌不拔的意誌,強留最後一口氣在堅持回到楚州城中,不放心城中無辜百姓,最後……就差進到城中一步,撒手人寰而去了。我聽到這個噩耗後,四處打聽義父所在,幾經周折輾轉,終於在海州得聞義父您的消息,後麵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話音戛然而止,不必言明便明白李嘯雲的孝義為先,為及時前來通告聲息不惜甘冒性命之危,這等仁懷便是誰聽到也不會懷疑,深受感動。
韓世忠仰望大堂的屋頂,極力遏製住悲傷的情緒發作出來,喪妻之痛崩塌而至,但他身為大宋淮北至江南最北的門戶,容不得有半絲懈怠與悲傷,這種悲痛隻有留到敗退大敵之後再發泄出來也不遲,當務之急是加強防範,嚴守門戶,勤練殺敵本事,將難以傾述的悲痛化作力量,似乎梁紅玉會庇護自己早日完成漢室大業。痛定思痛之後韓世忠整理好了思緒,久曆沙場的自己對於生死已是習以為常,世事無常,終究不能怨怪旁人,李嘯雲隻是前來急報噩耗的信差,怎能見他盡攬罪責於身,上前將他從地上扶起,手上穩如泰山,感激道:“你們義母既已與世長辭,你們也不必為她悲傷難過,想必她若泉下有知也不忍見到我們一蹶不振,雲兒,你也更不必為義母之死感到罪責深重,就是為父有一日慘遭不幸,也不須為我感到難過,好好地續承我們的意誌,完成天下永寧的大業!”
李嘯雲從他沉凝的雙手上感到前所未有的鼓舞與激勵,往往大智大勇之人都是這樣嗎?時刻以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心態看待世事無常,厄難變故,他們又與尋常人別無兩樣,也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甚至還飽受七情六欲的折磨,更脫離不了生老病死之苦,但是就像神明一樣屹立不倒,那怕這種人不見得多睿智、聰慧,甚至連常人的投機取巧也不會,就是這樣的人愈是平凡,百折不撓的精髓令他們顯得無人能及,不是神靈,卻比神靈更近人情,不像神的人,更像人的神。
韓世忠轉麵又對李吟風諄諄教誨道:“這話不但對雲兒警示,更是對你風兒的點醒,你為人性格與為父最是相似,不會敷衍塞責,不諳世俗變通,敦厚耿直,但最重情意,說來也不是什麼壞事,並非為父訓示告誡,而是你正置年輕,難免會被衝動占據了理智,失去了判斷,一遇大是大非麵前就會釀成大禍,這也是為父一直以來沒有委以重任的真正原因,就是太清楚你的個性,其實是為了保護你,並不是我韓世忠鐵麵無情,六親不認,實在是怕你被利欲權勢戕害。更不願意見到多少出生入死的兄弟為了你的一時之氣而白白喪命。你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