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沒有因李嘯雲的坦誠而動怒,相反甚合心意地讚道:“能勇於承認錯誤不算太壞吧,何況剛才隻是讓你見識見識少林武功乃天下總彙,正本源朔,這龍爪擒拿功是極具上乘的手法,絕非長拳、羅漢拳、般若掌這些功夫能相企及的,沒看清也屬人之常情,怨不得你,就算本門羅漢堂首座,武僧院首座都在此功上達不到貧僧這般成就,圓字輩的弟子更是望塵莫及,此寺之中恐怕在此成就上更是無人能及,所以嘛嘿嘿”言下之意自然是得意,猶見他神氣自倨,孤芳獨傲,李嘯雲不敢接口,恭敬地聽著。
本相又續道:“既是授業傳功,必是逐一解惑,明示指點,以達精益求精,怎能隨意敷衍弟子,豈不是誤人子弟,還道貧僧故意藏拙,不肯悉數傳授不成,所以嘛,借助還有些時刻,不妨予你講個明白。”說著,一邊口若懸河地滔滔不絕將龍爪擒拿手的招式、要訣、技巧以及功效都一一說了出來如同老夫子背誦《論語》一般,朗朗上口,怡然自得;一麵又用手在不住比劃,或舞或揮,連帶衣袂袖帶,淩空揮舞,張牙舞爪,呼嘯聲響,氣勢恢宏。
李嘯雲隻看得雙眼發直,全神貫注,被他的精妙獨到見解引入致勝,深深吸引。這一老一少在少林寺後院之中演練拳腳,忘乎所以,真是置若無人之境,一個教的耐心,一個學得認真,遇有不明困惑的地方,本相都一招一式地講解,比劃,直至李嘯雲牢記心底方才進行下一招。一個侵淫武學,遠避塵囂,靜心潛修,自然是一代宗師的垂範,有的地方甚至比少林寺武功秘籍所記錄的還要精準巧妙,似乎經他化繁就簡,經過自身數十年的積累,其中奧秘訣竅都諳熟無比,由他指點一二,自然是事半功倍,獨到佳境之處。
李嘯雲心智纖塵不染,宛如一個雅出恬淡的蓮花,加上自身天資絕頂,聰穎過人,凡本相講解一遍已然將龍爪手中的要旨、精髓記住了十之八九,一遇疑惑不明之處大膽直問,為求甚解全然不顧什麼長幼尊別,自然博得本相的歡心,不厭其煩地為他解惑,算來也是本相第一次親手教徒,新鮮好奇之感不亞於李嘯雲的初窺門徑,加上打心底喜愛李嘯雲的這股朝氣蓬勃氣息,似乎很有本相當年年輕時的影子,自然一本正經之中帶有幾分頗得合意稱心,有他如此聰辨智達的衣缽傳人勝過與少林寺方丈爭名奪利來得歡暢。
二人先半個時辰將龍爪擒拿手的要訣精領講解熟記,接著開始躬身親踐,一試此功的威力精妙,本相為人親和,倒不似與方丈本悟爭教高下時煞氣極重,李嘯雲也猜不到其中緣故,好在於己無害,見本相言傳身教也就不介於懷。與李嘯雲拳腳比劃時不帶半絲勁力,重在招式的變化,並一麵講解其中的要領,怎樣扣人命脈,拿人要害又怎樣以強製弱,臨險反勝,每一處的變化都講得頭頭是道,脈絡情理,李嘯雲就算是個全無樂趣之人也得被其中的引人入勝之處深深打動,學得專心刻苦,不厭其煩。
雖累得滿頭汗淋,喘息氣急,也樂不知倦,本相沒想到李嘯雲能將如此繁複的龍爪擒拿手學得得心應手,拿捏準確,說不出的心滿意足,一見時辰不早,便不再嚴加督導進行下去,教導道:“這萬事開頭難,你已入了門了,接下來的便是將這幾招演練純熟,達至隨心所欲便可,隻要意達招致便是小成,如若有深厚內力催之,必定能達到貧僧的境地,今日暫且練到此處,切忌習武之人的犯戒。”
李嘯雲應道:“習武之人切記不可貪多務得,急功枉進,否則輕則走火入魔,重則危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