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 又見秦檜(3 / 3)

李嘯雲雖當著本門長輩之麵不便發作,但他低聲地道:“該不該罰也輪不到外人管束起家事,還是好好管好自己吧。”聲音極細,儼如蚊蠅鳴叫,難以辨清,圓因在原地白了他一眼,也不好越俎代庖出麵教訓,李嘯雲才暫且忍住不發。眼見又是一場令雙方都難以下台的誤會,善辯能言、狡黠如狐的秦檜站了出來,對本參和和氣氣地說道:“大師何苦因小孩子之間的氣打動肝火,都是一場誤會,不如且聽我安排?”

本怖眼前一亮,似乎也一時拿不出辦法,兀自為難,正巧是這位少年人的恩師出麵,定有辦法能說服於他,從而消弭一場不必要的誤會,服拜成禮地道:“秦大人能處置自當再合適不過,本是少年人之間有些衝撞,在所難免,有勞秦大人出麵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麼少林寺且敢以羸弱頹勢與當今朝廷作對,全仗你金口一言,在聖上麵前呈稟情況,以光複名望,免遭刀兵之災。”

秦檜倒是為圓滑聰慧之人,迎立笑道:“那裏,大師過謙了,這位小師父與我也有過一麵之緣,憑我的記憶,他確是毫無武功,若是與晚生教誨的公子相比,自然大損你我兩家的和氣,不妨由我在中間善導,化彌這場誤會。”

紫衣少年卻是勢別要找人晦氣,扳回剛才失卻的顏麵,年輕人動起真格的來真是讓長輩大人們焦頭爛額,努起嘴唇,翹得老高,眼高於頂的神氣真叫人看了恨不得上前教訓一番,口中慍慍不快地道:“無論恩師商榷如何?且要先使得我心裏這口怨氣順暢了才是,否則免開尊口,休要令我作罷。”

秦檜笑臉相迎,點頭低聲地道:“這個你就大可放心,我絕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你且先消消氣,到時候自然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李嘯雲卻是誰也不理會,反正最多也就是被逐出少林寺,想來半月以來,苦多樂少,若是冀求一份踏實,借助少林武學的庇護躲避堂家氏族們的眼線,隻怕此地亦非安全,將心一橫,索性豁出去了,揚聲朗道:“太師父,師父,你們與弟子無師徒之份,卻論資排輩,講究佛學普渡來說,你們卻有太師父與師父之名,弟子為了挽回少林寺千百年來的盛名,不得不說此廝乃是”

秦檜一聽李嘯雲隻怕說下去會暴露麵前這位華貴公子的虛假裝束,道出真實身份,到時候少林寺才不顧現今的道君皇帝趙佶是一生棄用也好,還是重篤信奉也罷,以曆代清規戒律辦事,驅逐當今公主(其時趙佶聽信蔡京等流效摹古人遺風,將其女更換稱呼,取春秋秦漢之時的公主為王姬之名,進而彰顯他的文采,膝下二十餘名公主都被尊奉為帝姬。有史可考,絕非作者編撰,也是為了整部小說情節所需,還望讀者指點。)下山也是不得已而為,到時候誤會艱深,定會將千年古刹毀於一時性急,為了顧全大局,連忙大聲喧囂,以音蓋過李嘯雲的急躁莽撞,道:“這裏且由我處置,定會給少林寺排除疑難,但請諸位先行回寺,秦某人不才,倒也運籌帷幄,不必多慮。”

李嘯雲也不知秦檜在顧忌擔憂什麼,竟然阻攔自己的坦實相告,倒猜不透他葫蘆裏賣的什麼關子,眼見本參、本怖竟然確信無疑,竟然真言聽計從,口稱一句“阿彌陀佛!”後便即轉身,向少林寺內院遠去,心中好是冷落,想來日後自己在少林寺定然難以久待,遭長輩們有此過節,印象難免大打折扣,一陣慍怒之下不便向秦檜發作,想來他又是自己義父完顏宗_;的線人,在朝中身份特殊,現時難顯其能,必定自有安排,自己若要在完顏宗_;麵前得到充足的信任,也得仰仗他的通風報信,不慎得罪自然是於己毫無裨益,為了大局著想隻得委身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