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 又見秦檜(2 / 3)

李嘯雲坦誠相告,既顯尊敬,道:“弟子乃是火工房香積廚的雜役,幸得圓真師叔體諒,將弟子分派至本相師伯祖身邊侍奉,剛才一時性急,重氣而輕慢,還望太師父責罰小僧的出言無狀。”紫衣少年得理不饒人地在旁催促道:“是該好好重罰,否則連一點待客禮上的規矩也不懂,難道少林寺沒事先教導他們如何迎客嗎?”李嘯雲心裏有氣,真是對她既失望,又不可理喻,稍減頹勢立又翻臉,那副陰晴不定的脾氣隻怕是誰也不敢忤逆,一看便是驕縱寵幸慣了,是該好好教訓一番,讓她長長記性,見識什麼叫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心中負氣不忿,想起完顏宗_;當初說的那句話來:都道天下百姓為利奔走遷徙,不惜性命相搏,若是蒼天有道,何以視萬物為芻狗?或聖人不仁,怎能以百姓為芻狗?自是皇天將死,天下大亂,才會令山河破碎,天子昏庸,朝政汙濁,民不聊生,才會致使百姓難以安居樂業。若是國運昌盛,四海升平,人人自給富足,怎會發生兄弟同胞相殘的慘案,若不是趙佶貪慕縱欲的結果,自己的雙親又怎會被堂家氏族殘害,一切都歸根結底是趙佶無能,導致自己身上的冤屈無處平伸。今日又見到這位任性胡為,故意惹是生非的公主,自然對其在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由而深恨,若不是當著自己的寄主少林寺高僧與秦檜等人之麵,顧慮前程,否則真要好好教訓此人的驕橫跋扈、刁鑽任性,以示暫泄心頭這口惡氣。

自李二牛、範乙芬死後,無人真能明白李嘯雲性情,雖說完顏宗_;有救命之恩,苦心造詣用心在自己身上,卻也心懷不軌意圖,看似言傳身教,實則是利用他,把他當作手中一柄刀來使,足見並非真心誠意。李嘯雲心境堪受重創之後,變得性情詭譎,難以揣摩,也有人煽風點火地虛捏一些聳人聽聞的傳聞便確立目標,將昏君奸臣、無情無義、不論顯貴還是貧賤,在他心中隻要認為是壞人、仇敵自然是痛恨心底,一世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