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4章 掌門之爭(一)(2 / 2)

本相暗罵道:“原來如此,差點忘了此節,既然貴為方丈,武林之中誰人不容忍三分,禮敬三分,堂堂武學泰鬥的掌門當家之人,沒有過人本事,豈敢久立江湖高手之列,這天下第一雖輪不到此人,卻也是習武之人朝思暮想的對手,更何況他有《易筋經》這等化腐朽為神奇的內家至寶,有著化石點金之效,尋常武功,經過淳厚內力相輔,自然是一等一的功夫,我竟忘了這一茬,真是在此呆久了,連腦瓜都變得不靈光了,還大言不慚,貽笑他人,可謂是井底之蛙了。”一陣心驚肉跳之後,變得沉翳應著許多,未想出相應之策,不敢妄動出手。

本悟口中念偈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己,寂滅為樂,師兄,你的寂滅指恐怕寺內師兄弟中當屬你為第一,無人敢與之相較一二,但為何連交手幾個回合,竟是徒勞枉然,你道是何因?”本相竟不領會,本悟餘音一頓,心神自是沒有剛才應著,辯知方位後,一記“神魔寂滅”先以左手凝指成抓攻向本悟左身的周大要害,心中既明這位方丈師弟無論在武學、禪理、智慧上都有著超乎尋常的悟性,所以入了佛門,法號以“悟”字命名,自然是推崇首肯他在諸多方麵的悟性之高,這一招自然不能令他立顯敗象,自己的右手卻有著後發先至,出其不意的神效,這“神魔寂滅”太過威力霸道,佛門中人本以慈悲佛法渡世濟人,比武鬥勝往往是留有餘地,更心存善念,勸人皈正,那有殺機甚重的淩厲無匹,多則出手時出招不出力,但本相習武成癡,竟將少林絕技發揮至淋漓盡致,凸顯威力神效,否則這場比試也終究打得不順心,趁早罷手止鬥,倒與尋常武林中人比試別無二致。右手也是五指成抓,箕張如鉤,真像用镔鐵打造成,這就是一手為神,雍容典雅,柔和萬道;一手為魔,詭譎邪惡,懾人心脾。蘊含的勁力也是一柔一剛,一正一邪,一陰一陽,神魔寂滅,萬法朝宗,普入正途,威力自然是剛猛無敵,遇神魔不懼,弑殺修成正果,這招又是寂滅抓的精髓所在,本相在此招上修煉四五十年的功力,早就純熟了然,而這一招更是不敢輕易示人顯露,原因是未遇真正的對手,而今也正是驗證威力,見識數十年來的苦修結果,盡數向本悟身上招呼。

本悟身具少林方丈一職,於各位師兄弟所習的絕學也早已了熟於胸,相知大概,此次前來叫板比試,定然是有十成十的把握,至於破招應對之策,也不知在心裏醞釀多時,本相仍不放心一招能得逞,又在其中混雜了“龍爪手”、“大慈大悲手”的幾記虛虛實實的招式,為的是混淆本悟在黑夜之中的視聽,導致本悟失去最佳的判斷,高手比招,一念之差便足以造成勝敗的關鍵傾向更容不得半絲怠慢與猶豫,一著不慎,便會導致追悔不及。

本相這一招不知在坐枯禪之時,心底醞釀了何止千遍萬遍,他一生妒忌恨滿此人,方丈之位,甚至是眾人心中敬仰不已,尊崇如神明般形象全然被此人奪去,弄至二十二年閉口不言,身遭大難,一落千丈,心裏更是倍受煎熬,頗受****,今日他公然登門,正好了卻了多年的積怨,,手刃大仇,得願所償。

本相對自己這招習練純熟的殺招無比欣喜,似乎在這一瞬即逝時料想自己生平的大敵慘敗情形,是那麼的大快人心,何況這招本是絕無破綻,屋內本就不足十尺,本相的寂滅抓更是無聲無息,無跡可尋,似乎整個屋內都被他氣勢非凡,狠毒遒勁的爪力籠蓋,天上地下皆是爪影,令人倍感寂靜,殺機四伏,幾乎快要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