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2章 參駁洗髓(二)(1 / 2)

李嘯雲被他打趣的話惹得破涕為笑,更加羞愧,隻恨能鑽進地縫之中,不敢正視於他。

本相將手中的碗放在床榻邊的桌上,又道:“身子無礙,定是你年輕健壯,一些皮肉之苦消退,隻是體質還未漸恢,還得多休養一段,老衲曾教誨你不必逞強好能,免得多遭磨難,你任氣妄為,吃苦還是自己,怎消日後的磨練,好吧,我還得打點繁雜事務,你多休養生息吧,早日把身體養好。”說完,站直身子,轉身就走,望著本相的枯瘦身影,李嘯雲心裏莫名感觸,想不到自己所經曆罹難多舛,還有人如此關心,少林寺內還是熱忱親切者為多,善念感化,引導正途,濟人渡難,乃是千百年來不變,何況對待寺內弟子也是如此。

聽聞寺內山上傳來的陣陣暮鼓晨鍾,心裏所有的忿恚、委屈、怨仇、憤恨、煩惱都消散其中,化作一種莫名的舒坦,由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暖意,便達周身,說不出的舒坦、適用、安穩、踏實,真是佛門慈悲化凶戾之氣。一經釋然,李嘯雲心裏說不出的感激,定要安心在此服侍本相,以酬他的恩惠。一想自己目下無依無靠,全仗一位古稀老僧相對,彼此照應,日漸情深篤好,好比長輩對待親人,自己怎敢受之無愧,吃力地掙紮起身,以示報答,孰不知身體竟然絲毫力氣施展不出,渾身上下虛脫乏力,酸痛之感宛似崩倒潰堤齊齊侵來,看來正如師叔祖所言,還未痊愈,若是再逞能,恐怕身折耗損有礙,怎談報答恩惠,相報仇怨,苦於無奈隻好作罷,靜靜地躺在床上,腦中空明卻又煩惱糾纏,怎麼也睡不著,左右無事,吃力地掏出懷中潛藏已久的《洗髓經》翻看,用手指在口中沾濕書頁,開始讀將起來,無人滋擾,自然是心無旁騖。

紙張頁麵乃是一種特質藥水侵濕混合而成,外表看上去是普通的一部《瓦愣經》,上麵彎彎曲曲、奇形怪異地書寫著梵文字經,非研習上乘經文的證道院僧人,便是修繕佛經的聞名得道之人能懂,當然這些李嘯雲根本用不著去關心,也不必去看,他所心動的倒是字句行裏、相隔間隙中的隱藏至寶,少林寺內的武學秘籍乃是中原武林的至寶,任何一部都蘊含著非凡的威力,被少林本院之中的高僧弟子視為鎮寺之寶,絕不外傳,泄露,甚至保管慎密,伴以護寺高手,巡視監看,決不允有絲毫差池。

《洗髓經》與《易筋經》並稱少林寺兩大上乘武學至寶,同為達摩身前遺留,卻功效大相徑庭。《易筋經》重在鍛骨聚氣,講究習練者心境空明,以氣禦體,厚積薄發,內力一成,修習其他法門自然如水到渠成,算是事半功倍,進效神速的不二之法,一法通,萬法通;《洗髓經》卻注意筋脈淬煉、骨骼鍛造,習練之人猶如脫胎換骨,不及前者神速,更是曆經赴湯蹈火般折磨,心智體膚的損毀,兩者卻息息相關,相輔相成,若是皆具習練,無滯於物,飛花摘葉,皆可殺人於無形。

李嘯雲自然不知這部《洗髓經》為何會被武功隻算得上二流角色的黃山四友竊取,少林寺內高手雲林,加上戒備森嚴,清規戒律更是文節繁重,單是相對寺內僧侶又是一套,相待外來賓客卻又是另外一套,堪比皇宮內院般困難重重,怎是黃山四友等人能得手逞能?其中緣由暫作不提,後文相續得知,毋需多說弦外之音,還是言歸正傳,李嘯雲躺在病榻上,左右也無事,早對身負一部魔力吸附的武學瑰寶心癢難撓,恨不得找個僻靜無人知曉打攪的隱秘之處,專心習練起來,直到今日才翻出來,足顯他為人機警慎微,處事處處多加留意。

李嘯雲早在大半月之前,龍虎、蓋天施狠手將黃山四友一並剪除,江湖消名,無意中發現此部上乘武學的機關所在,好在完顏宗_;心懷王海霸業,無心拘束於武學修煉之上,難免醉心癡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礙於整個女真族人的基業,難成就自己的豐功偉績。

情知此書使用特製的墨汁撰寫在《瓦愣經》中,再以特製藥物侵泡過,水難化,火難毀,或是用水侵濕,用火炙烤,都能見到其間的華文正楷小字,得其真經,習練成為絕世高手,當然習武講究個機緣巧合,技傳有緣人乃是封建思想禁錮的戕毒所致,也是人性缺點偏差的誤解,往往古者好故弄玄虛,將一些傳世佳作或藏、或毀,弄至古典遺失之事,後世遺憾不已,元四家黃公望一副《富春山居圖》,堪稱山水之中的瑰寶,價值連城,到了明代一位富庶大賈手中,喜愛備至,幾近癲狂之境,臨死時仍心願難遂,遺言子孫要將其當麵焚毀,方能死而無憾,瞑目辭世,幸得一位管家機靈,這位老爺前腳剛走,他趕緊從火中搶救出這副傳世大作,《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殘損唯美,遺以後世,同為無價。

還有一些大英雄、大豪傑也是中毒之深,曹操因忌才妒能而殺名醫華佗,並將其醫學著作一並銷毀,以為是戕害百姓,蠱惑天下的庸醫,諱疾忌醫者無怪蔡桓公,聖賢大才的曹操也難逃其間;更有秦始皇開天辟地之千秋偉業,不世之功,偏信儒家叛徒李斯之言,焚書坑儒,將許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付之一炬,這些都是所料不及,往往被人提及起來更是扼腕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