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典製北門(17)(2 / 3)

楚雲兒也死了。自己感覺虧欠最多的楚雲兒,竟然與自己的孩子在同一天死去。他不知道這是否是命運的殘酷安排,他最終沒有能夠去看她最後一眼,這讓他不能不感到歉疚。每當他閉上眼睛,就會想起熙寧二年的那個冬天,那個雙十年華、穿著棕黃色貂皮大衣、深絳色的緞麵窄腳褲,身材婀娜多姿的女子;那個容貌清麗,眉如細黛,眼似晶珠,神韻清雅如水的女子;那個和自己在酒樓尷尬對坐的女孩子;那個默默給自己彈琴的女孩子,用那樣的信賴仰慕的目光望著自己……

宣讀詔令的官員大聲的念著:“翰林學士石越除參知政事、太府寺卿……”

石越默默的聽著,思緒卻似在這一刻飛到了不知名的地方。不知為什麼,他很想哭一場……但是他不敢。

對於升朝官來說,高潮是宣布官員的任命,還有皇上照例的恩賜。對於百姓來說,高潮卻是歸義城都督的任命與獻捷儀式——此後,皇帝還會開放金明池,許可百姓參觀被俘的交趾戰艦!

“第一任歸義城都督,百姓們的熱情……”隻有朝中的重臣,才知道這個歸義城都督並非是一個美差,朝中沒有什麼大臣願意去比桂州、雷州更遠的南方,中原之人,談瘴癘而色變,誰願意死在那個遙遠的異鄉呢?

“以狄諮權持節都督海外歸義城軍政事……”

詔令從大慶殿一重一重傳出宣德門,很快,京師的百姓們都會沸騰起來,報紙也會關注“歸義城都督”的身份來曆——為了這個,石越與尚書省諸相傷透腦筋,一個近乎貶斥的地方,要派一個讓百姓覺得重要的官員,這是多麼為難的事情!狄諮是天造地設的人選。他是狄武襄公狄青的次子!這一點就足夠刺激百姓們的神經了。因為狄諮本是正六品武官,不得已,朝廷最終決定從權,將歸義城都督的品秩定為武職正六品。

“但願狄諮不要墮了他父親的威名。”石越模糊的想著。

在這整整一天,他的心神都無法集中。

七七四十九天後。

汴京城南六十裏的小村莊。楚雲兒的塚邊,青煙兀自嫋嫋不散,紙錢漫天飛舞,亦如花般慢慢委與泥土。

石越扶著病體初愈的梓兒,站在墓前。夕陽也似要漸漸入土了,殘陽的光芒照著新墳,顯出一種淒涼的紅黃色。遠處搭了間茅屋,那是給楚雲兒守墓的仆人居住的。遠遠地站在他們身後,阿沅鐵青著臉望著石越與梓兒的背影。

石越默不作聲,這個地方,是他記憶最深的地方。他當年穿越時空後便是出現在這裏。往事前塵,已如一場遙遠的舊夢,現在開始的新夢是什麼呢?他突然感覺到一種說不出的荒唐。

現在此處的田地已經全在他的名下。不過卻不是兼並,因為他是以田易田,而且還加付相當於田產價值五成的補償。但不論怎麼樣,此地現在已叫“石家村”。他將楚雲兒安葬此處,究竟是為了什麼,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梓兒從丫鬟手裏要了一柱香,給楚雲兒插上,輕聲道:“楚姐姐,願你在……泉下的日子,會比這人世間更多些快樂滿足。”她的聲音中似有微微的哽咽,似乎是在感歎,又似是在祈禱什麼,她的心緒似乎也在這一刻飄到了那遙遠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