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典製北門(9)(2 / 3)

耶律燕哥見耶律洪基心情甚是歡暢,連忙湊著興笑道:“陛下,下臣最近得了幾件寶物,不知陛下可否替臣下鑒賞一下。”

“哦?”耶律洪基醉眼迷矓的笑道:“是何寶物,快呈上來,讓朕一觀。”

“是。”耶律燕哥諂笑著退出帳外,朝自己的家奴做了個手勢,家奴連忙遞過一個鑲金盤子,耶律燕哥雙手接過,小心的吹吹,雙手捧著走進帳中,輕輕放在耶律洪基的案上。

耶律洪基掀開蓋著的紅綢,笑道:“這又是什麼物事?”話音未落,眼睛卻已直了——放在盤中的,是一套黑色犀牛皮甲,皮甲上綴著一般大小數百顆東珠,光芒奪目,晃得整個金帳之內都覺耀眼。在犀甲之旁,是一柄精鐵小刀,單是看到刀柄,便已知價值萬金——那是用極其名貴的白犀角刻成的刀柄!

耶律燕哥笑道:“陛下,白色犀角,便在天竺也是甚稀罕之物,傳說隻有獨角獸之王,方能有之。普天之下,也隻有陛下配得上此物。”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拿著小刀,拔刀出鞘,在空中比劃幾下,斜著眼望了耶律燕哥一眼,笑道:“說吧,燕哥你送這麼名貴的寶物給朕,想要朕賜你什麼?”

耶律燕哥諂笑道:“陛下說笑了。陛下富有四海,做臣子的隻願陛下萬壽無疆,哪裏還用得著別的什麼?這些東西,其實是魏王耶律乙辛所貢,魏王說這些東西非人臣所應當有,隻有陛下才配得上,因此特意托臣貢上。”

“好、好!”耶律洪基笑道:“難得他有這份心思。”

耶律孝傑趁機道:“魏王對陛下的忠心路人皆知。當年重元作亂(注:耶律重元之亂,發生在遼國清寧九年秋七月,宋仁宗嘉佑八年。當時耶律洪基在太子山,皇太叔重元與兒子楚王等人作亂,犯行宮。當時耶律乙辛為趙王,與叛軍戰有力。後因功晉魏王。此事《天龍八部》有描寫,但《天》中多虛構,與曆史記載不合,從重元作亂,到《天龍八部》中所說哲宗紹述,時間相隔三十年左右,如此阿紫死時,當有四五十歲了),魏王披甲執刃與逆賊格鬥,已可證其忠節。這次罷為中京留守,魏王亦毫無怨言,隻說恨為小人構隙,使君臣有間。魏王起於貧賤,富貴全賴陛下賜予,又何曾敢有二心?”

“孝傑說得有理。”耶律洪基歎道,“乙辛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明日便讓他複任北樞密使罷。叫他暫時留在中京,好好輔佐太子。”

“陛下聖明。”耶律孝傑與耶律燕哥頓時喜笑顏開,齊聲拜賀。蕭忽古惡狠狠的瞪了對麵笑眯眯的蕭十三一眼,悄悄退出帳外。

蕭忽古出來後,圍著金帳巡視一圈,見左右無人,縱身閃入一個帳蓬中。帳中兩個侍衛正在喝酒,見有人闖進來,唬了一跳,慌忙搶過坑上的兵刃戒備。蕭忽古皺皺眉,大步走了過去,笑道:“阿薩、刺葛,有酒沒?”

二人這才看清楚是蕭忽古,連忙放下兵刃,笑道:“原來是蕭大人,正有幾袋美酒。”

蕭忽古走到近前,抓起一袋酒,低聲道:“皇上要讓魏王複職,留守中京輔佐太子。”一麵喝了兩口,高聲笑道:“果然好酒,可惜還要值日,我先走了。”

阿薩與刺葛會意的點點頭,一起將蕭忽古送出帳外,躬身道:“送蕭大人。”

蕭忽古出得帳來,正待返回金帳,忽的瞥見帳角微微抖動,再望夜空,卻無一絲風意,他心中一動,朝阿薩、剌葛呶呶嘴,二人立時會意,忽地往兩麵竄出,直抄帳後。二人方動,便見一個身影從帳後逃出,蕭忽古冷冷望了身影一眼,忽然拔出兵刃,大吼一聲,擲向黑影。但聽“卟”的一聲,黑影倒在地上。蕭忽古快步上前,翻過黑影的身體,見他一息尚存,連忙彎了腰,厲聲問道:“是誰派你來的?”

那人卻瞪著蕭忽古,卻不答話。蕭忽古正待再問,便聽阿薩在身後低聲道:“蕭大人,有人來了。”蕭忽古臉一沉,抓起刀柄,猛的拔出,反手一刀,便把此人的頭砍了下來。也不管血濺得滿身都是,一手持刀,一手提著頭顱,大步往金帳走去。阿薩與刺葛連忙緊緊跟在他身後,一道往金帳而去,任由那些聞聲而來的侍衛去處理屍體。

守在金帳的蕭十三見蕭忽古如此模樣走近,心中一驚,正要攔他,卻見他手中人頭形狀,不由驚喚道:“這是蒲哥!”

蕭忽古一怔,問道:“你認得此人?”

“他也是護衛,最近方調進來的。”

“原來如此。”蕭忽古點點頭,冷冷道:“他在金帳後覷視,我到阿薩、刺葛帳中討酒喝,正好看見,追他不住,被我擲刀砍了。”

蕭十三愕然道:“他怎會做出如此行徑?”

蕭忽古雙目瞪圓,悖然作色,厲聲道:“怎麼?你以為我撒謊?”

蕭十三知道蕭忽古勇猛過人,怒則殺人,心中先怯了,哪敢再和他爭辯,連忙放下臉來,笑道:“誰不知阿斯憐是我們契丹人中的英雄?小弟絕無此意,絕無此意。” 阿斯憐是蕭忽古的契丹字。

蕭忽古臉色稍霽,將刀和頭顱遞給阿薩,進帳稟報。

耶律洪基正在喝得開心,見蕭忽古滿身是血走了進來,心中一驚,以為哪裏造反了,頓時連酒也醒了幾分,坐穩身子,厲聲問道:“阿斯憐,怎麼回事?”蕭忽古躬身稟道:“護衛蒲哥覷探金帳,意圖不軌,被臣給殺了。”

耶律洪基聽說不過是一個侍衛不軌,立時放下心來,笑道:“這等小事,殺了便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