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芳官看湘雲結局(2 / 3)

“白首雙星”,很可能暗示湘雲雖已訂了親,或許就是衛若蘭吧,然而因為世事變幻,兩人離散,直至白頭亦未能相見。湘雲的一生,雖未居寡,卻也如出家了的一般,終身孤獨。

除了“白首雙星”一詞外,《好了歌注解》中,“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一句旁,脂批“寶釵、湘雲一幹人”,亦可見寶釵和湘雲都活到了白頭之時。寶釵的結局是因寶玉出家而守了活寡,湘雲呢?

一回《開夜宴》,一曲《賞花時》,將寶釵、湘雲、芳官三個人的命運連到了一起,既然芳官和寶玉的結局都是出家,寶釵的未來是守寡,那麼湘雲也不可能改嫁寶玉、白頭到老什麼的,而隻能是孤獨終老,一世淒涼的吧。

##小荷才露尖尖角——白玉釧 又副冊裏的金玉姐妹

玉釧兒其人,在書中的地位作用似乎僅釵是作為金釧之妹,襯托姐姐的存在,在金釧兒生前,玉釧並不見得出戲,直到姐姐死後,方有機會偶露崢嶸,其實也都與金釧有關。

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現,隻是在賈環拿腔作勢地抄經時提了一筆,“一時又叫玉釧兒來剪剪蠟花,一時又說金釧兒擋了燈影。”其作用隻是點名,說明玉釧與金釧同為王夫人的丫鬟而已。

接著就是王夫人攆金釧兒時,叫玉釧兒:“把你媽叫來,帶出你姐姐去。”

這時候我們才知道玉釧兒和金釧兒是姐妹。雖然她到這時仍然沒有一句對白,但名字卻已經被讀者記下了——自然是沾了姐姐的光。

她的真正戲目是在第三十五回《白玉釧親嚐蓮葉羹 黃金鶯巧結梅花絡》,為寶玉想喝荷葉湯,“王夫人回頭見玉釧兒在那邊,便令玉釧與寶玉送去。”於是玉釧便與鶯兒同往怡紅院來——

襲人、麝月、秋紋三個人正和寶玉頑笑呢,見他兩個來了,都忙起來,笑道:“你兩個怎麼來的這麼碰巧,一齊來了。”一麵說,一麵接了下來。玉釧便向一張杌子上坐了,鶯兒不敢坐下。襲人便忙端了個腳踏來,鶯兒還不敢坐。寶玉見鶯兒來了,卻倒十分歡喜;忽見了玉釧兒,便想到他姐姐金釧兒身上,又是傷心,又是慚愧,便把鶯兒丟下,且和玉釧兒說話。襲人見把鶯兒不理,恐鶯兒沒好意思的,又見鶯兒不肯坐,便拉了鶯兒出來,到那邊房裏去吃茶說話兒去了。

這裏麝月等預備了碗箸來伺候吃飯。寶玉隻是不吃,問玉釧兒道:“你母親身子好?”玉釧兒滿臉怒色,正眼也不看寶玉,半日,方說了一個“好”字。寶玉便覺沒趣,半日,隻得又陪笑問道:“誰叫你給我送來的?”玉釧兒道:“不過是奶奶太太們!”寶玉見他還是這樣哭喪,便知他是為金釧兒的原故;待要虛心下氣磨轉他,又見人多,不好下氣的,因而變盡方法,將人都支出去,然後又陪笑問長問短。那玉釧兒先雖不悅,隻管見寶玉一些性子沒有,憑他怎麼喪謗,他還是溫存和氣,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了,臉上方有三分喜色。寶玉便笑求他:“好姐姐,你把那湯拿了來我嚐嚐。”玉釧兒道:“我從不會喂人東西,等他們來了再吃。”寶玉笑道:“我不是要你喂我。我因為走不動,你遞給我吃了,你好趕早兒回去交代了,你好吃飯的。我隻管耽誤時候,你豈不餓壞了。你要懶待動,我少不了忍了疼下去取來。”說著便要下床來,紮掙起來,禁不住噯喲之聲。玉釧兒見他這般,忍不住起身說道:“躺下罷!那世裏造了來的業,這會子現世現報。教我那一個眼睛看的上!”一麵說,一麵哧的一聲又笑了,端過湯來。寶玉笑道:“好姐姐,你要生氣隻管在這裏生罷,見了老太太、太太可放和氣些,若還這樣,你就又捱罵了。”玉釧兒道:“吃罷,吃罷!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我可不信這樣話!”說著,催寶玉喝了兩口湯。寶玉故意說:“不好吃,不吃了。”玉釧兒道:“阿彌陀佛!這還不好吃,什麼好吃?”寶玉道:“一點味兒也沒有,你不信,嚐一嚐就知道了。”玉釧兒真就賭氣嚐了一嚐。寶玉笑道:“這可好吃了。”玉釧兒聽說,方解過意來,原是寶玉哄他吃一口,便說道:“你既說不好吃,這會子說好吃也不給你吃了。”寶玉隻管央求陪笑要吃,玉釧兒又不給他,一麵又叫人打發吃飯。丫頭方進來時,忽有人來回話:“傅二爺家的兩個嬤嬤來請安,來見二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