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自嘲不是自我辱罵,不是出自己的醜。這裏要把握分寸。
學會適當的自嘲,往往可以使自己說話變得有趣起來。因此真正厚黑高手會笑自己,也鼓勵別人和他一起笑。
笑自己的長相或笑自己做得不甚漂亮的事情,會使你顯得較有人性。如果你碰巧長得英俊或美麗,試試你的其他缺點。如果你真的沒有什麼缺點就虛構一個,缺點通常不難找到。一位大學足球隊的教練,有人向他問起某位明星球員。這位教練說:“他是大四學生,很不錯的球員。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已經大四了。”
如果你的特點、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甚至畏懼,那麼,試著去改變這些不好的看法。例如,你可以說一句妙語:“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以取笑自己來和他人一起笑,會幫助他人喜歡你,尊敬你,甚至敬佩你。
不管你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自嘲都能讓你倍受歡迎。大人物因自嘲可減輕妒意獲得好名聲,小人物可以苦中作樂,甚至一夜成為笑星也未可知。
人不自嘲,顯得小氣。豁達是幽默中蘊含著的一種重要品質。
凡事樂觀,即使身陷囹圄也看到希望,而不是整天悲悲戚戚,愁眉不展,斤斤計較,過分認真。多想自己的缺點和無能,經常自我嘲笑,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盲目逞能好勝。這就是豁達。
豁達往往意味著超脫,但又沒發展到虛無,所以它仍是一種積極因素,是一種美好的人性的表現。
一位作家,去四川農村體驗生活,中午遇雨,見有小茅屋可避,便奔去破門而入,正碰見一對老夫婦在床上親熱,遂急退而出,尷尬萬般,去留不定。不想老翁出門熱情相邀,邊微笑邊解釋說:“下雨天沒得事子做喲。”老婦亦插話道:“也省得肚皮餓喲。”
還有一個小故事:一個人對客人誇耀自己的富有:“我家無所不有。”他伸出兩個指頭說:“所缺少的,隻有天上的太陽、月亮了。”他還未說完,家裏仆人就出來說:“廚房柴禾已用完。”這人又伸出了個指頭,說:“缺少太陽、月亮和柴禾。”
以上這兩則幽默中的主人公通過對自己的尷尬和困境的取笑,使得他們瀟灑地從尷尬境地中解脫出來,表現了他們豁達的風度。除此而外,還能有什麼好辦法呢?
站在自己之外欣賞自己的創傷,就能產生一段時間的快樂。一位名叫海伍德·布洛思的人曾把四十年的積蓄投資於股票市場,在1929年的經濟危機中全部喪失。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他的反應並不是失聲痛哭,也不是大喊大叫,而隻是說:“來得快,去得也快。”顯然,他這是跳出了自己的災難來嘲諷自己。
《啟顏錄》上有這樣的故事:劉焯和他的堂侄劉炫都很有學問,因犯法而被捕。縣吏不知道他們是大學問家,全給他們上了枷鎖。劉焯說:“整天在枷(家)中坐著,就是回不了家。”劉炫說:“我也是終日負(婦)枷(家)而坐,就是不見婦人。”
揉雜了中國文人的咬文嚼字,他們的自嘲更見情趣,也更講究技巧。和布洛思一樣,他們嘲笑了自身的悲劇,實際上也就戰勝了悲劇。
心胸狹小,斤斤計較以及頑固不化的死心眼往往是豁達豪放的大敵,因而,他們在幽默中常常受到諷刺和挖苦。
最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自我嘲諷時要超脫,而不應尖刻和感到屈辱。嘲笑自己的缺點和愚蠢,是幽默的最高境界。然而,伴隨著這種嘲笑的情緒是不同的。如果我們尖刻地嘲笑自己,覺得我們犯了愚蠢的錯誤,活該受到懲罰,那我們隻會感到屈辱。因為這種態度背後的潛意識就是相信我們應該比實際的更好,而如此人生態度正是我們超脫的障礙。如果我們內心充滿了愛來嘲笑自己,就能達到某種和藹可親的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