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除患於無至(1 / 1)

故道在不可見,事在不可聞,勝在不可知。

鬼穀子說:“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智慧要用在眾人所不知道的地方;才幹要體現在眾人看不見的事情上。這句話體現了厚黑學真正的“陰謀”思想。

請不要誤會,在這裏的“陰謀”並不是貶義詞,而是厚黑學家所要求的決策者不為人知的謀慮思維。真正高明的謀慮,是在暗中完成的,即使表現出來,讓眾人知道,也沒有半分勉強的成份。薑太公說:隻有無取於民,才能取得民心;無取於國,才能取得國家政權;無取於天下,才能奪取天下。這樣,取民者,能讓人民得到利益;取國者,能讓國家得到利益;取天下者,能讓天下得到利益。所以說:“道在不可見,事在不可聞,勝在不可知。”這其中的道理是很奧妙的。

厚黑學把“防患於未然,除患於無至”看成是勝於無形的最高明的策略。《兵家權謀》在評述這一思想時曾形象地講到:“譬如治病與防病,當身染重病時,再作調治,即使能夠痊愈,身體畢竟已遭受了病痛的損害;但如果做好預防工作,則可免除許多痛苦。正是由於患消於未生,天下不知,無人稱智;勝於無形,兵不血刃,無人言勇。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掌故,可稱為“善除患者,勝予無形”的典範。

宋朝開國不久,趙匡胤—天忽然把所有握有兵權的大將請到皇宮花園內喝酒。眾將畢至,趙匡胤端起酒杯,對眾大將說:“今天請大家來,是想請大家考慮一下,假如有朝一日你們的手下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會怎麼樣呢?考慮清楚的,請滿飲此杯。”眾大將一時麵麵相覷。原來,宋太祖的江祖是從周世宗、柴榮手中奪來的。那時,趙匡胤是柴榮的兵馬大元帥,掌握全國的兵權,戰功顯赫,他手下謀臣趙普、大將石守信不服柴榮,欲推趙匡胤做皇帝,於是就趁趙匡胤檢閱兵馬之機,把黃袍披到趙匡胤身上,高呼“萬歲!”發動“陳橋兵變”,把柴榮趕出京城。趙匡胤登基後,想起唐末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教訓和自己的親身經曆,覺得必須削奪大將的兵權,全由自己掌握,才能坐穩江山。他請眾大將來喝酒,就是當麵挑明此事。眾大將自然聽得出皇上弦外之音,焉有不怕之理?當即以石守信為首,紛紛交出兵權。於是趙匡胤派出文職官員到各地出任地方行政首長;軍官雖有兵馬,但隻能聽文官調遺。這樣互相掣肘,預先消除了內亂的隱患。宋朝果然沒發生過“藩鎮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