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後期營養
為什麼6個月後要添加副食品
隨著孩子體重不斷地增加,一天中所需求的奶量也越來越多,一般而言,孩子的奶量在4~6個月大時會達到最高峰,之後受到厭奶的影響,奶量會降低,以6個月大的孩子體重7.5千克為例,一天所需熱量為750千卡,折算所需奶量約為1125毫升。事實上,大部分的嬰幼兒都達不到這個奶量,可見用純母乳或嬰兒配方奶喂養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熱量的需求。此時,就必須添加奶類以外的嬰兒食品即副食品的原則。
添加副食品不但可以提供給孩子足夠的熱量,同時也可提供各種微量元素如鋅、銅、鐵及維生素等,輔助孩子準備適應日後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更重要的是訓練孩子吞咽及咀嚼能力,以免日後偏食。很多孩子到了2~3歲後還不肯吃較硬的食物,就是忽略了這個時期的訓練。
添加副食品的原則
開始時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稀漸濃,少量增加,質地先以液體狀進升到泥狀或糊狀食物,再進升到細碎食物、塊狀食物,每種食物的間隔至少相隔1星期,先以稀飯或嬰兒米粉做嚐試,再來才是水果、蔬菜、肉類。
過敏
添加新食物後,注意孩子有無嘔吐、腹瀉、皮膚紅疹,若有以上症狀,則應停止喂食該食物1~2個月,或向醫生谘詢。一些高過敏的食物,如蛋白、麥類、柑橘類水果、海鮮、堅果類和花生、大豆製品、巧克力應到1歲以後再嚐試。
訓練
選在孩子較餓的時候喂食,例如喂奶前1小時,嬰兒米粉應以水或奶調成糊狀,盡量以湯匙喂,訓練孩子吞咽及咀嚼能力。
混合
嚐試過4~5種不同食物後,才可混合喂。
衛生
在準備副食品時,一定要注意食品、器具及雙手的衛生清潔。若購買市麵上現成的嬰兒食品,也應注意有效期限,若不能當餐吃完,可冷藏於冰箱中,並於24小時內食用,吃不完則應丟棄。
溫度
溫度不可太高,以免燙傷及破壞營養,盡量不使用微波加熱。
清淡
盡量以天然、新鮮食物來製作副食品,並不需另外添加調味料,養成孩子吃清淡食物的習慣。
適量
尊重孩子的喜好,如果孩子拒絕再張口,將頭轉開或哭鬧起來,不可強迫食物一定要吃完。
環境
喂食時應讓孩子斜躺,麵對麵喂食,保持舒適、輕鬆的狀態,口畏食時父母要有耐心,不可用食物做為獎懲。
孩子在六七個月大時,每天4~5餐配方奶或母奶,一餐副食品;8~10個月時,奶類減至3~4餐,副食品增加至2餐;1歲之後,主食應與大人相同,但仍宜以清淡為主,而且隻需2~3次。建議果汁在6個月大以後才嚐試給予,因為隻提供少量的能量,但是卻取代了更營養的食物,在給孩子喝果汁時應將果汁放在杯中,而非奶瓶內,以免孩子生蛀牙。一般而言,1歲之前喝果汁一天不要超過120毫升。
醫生谘詢站
當孩子開始進食副食品時,孩子大便的顏色、形狀或味道可能會與之前不同,甚至有時會看到吃下去的食物原封不動的排出來,隻要不是腹瀉、便秘,這是很常見且正常的,家長不用過度擔心。
幼兒期營養
牛奶不能做為主食
1歲之後,固體食物應為主食,不能再以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作為主要的營養來源,但為了達到每天鈣質的最低需求量,每天至少要攝取500毫升的奶量,而且應用杯子喂食而非奶瓶。建議1歲之後再給孩子喝牛奶較好,而且在2歲以前,不建議喝低脂或脫脂牛奶,因為此類牛奶除了必需脂肪酸不足外,大量飲用牛奶的結果無形中攝食了較多的蛋白質和高溶質,這樣反而會造成孩子腎髒的負擔及生長遲緩。
孩子在1~3歲間,會對食物產生喜愛厭惡,此時食物的外形或氣味往往會影響食欲,如味道較重的菠菜、苦瓜;在外觀上較不討喜的綠色蔬菜;或聞起來食物氣味較強烈的芹菜、青椒等。
另外,對於偏食的孩子,還要考慮是否孩子咀嚼能力不佳或不喜歡咀嚼,因此在添加副食品階段,應該讓孩子嚐試各類食物,同時訓練咀嚼能力,才不會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
孩子的口味是大人培養出來的,不要一味迎合孩子的口味,否則會養成孩子偏食的習慣,同時避免一開始就讓孩子吃重口味的食物。
三餐外加點心,營養更放心
這一時期的孩子每日的營養素應平均分配於三餐,為避免孩子習慣高膽固醇的食物,有人建議食用蛋黃1周不要超過3個。由於孩子的胃容量小,食量有限且容易餓,所以在三餐以外,可供應1~2次點心以補充營養素和熱量,但必須尊重孩子的食欲。三餐可能會有大小餐,若正餐吃得少,可在點心時間再多吃點。點心宜安排在飯前2小時,食物的質應優於量,量的多少以不影響正常食欲為原則。
點心的材料最好選擇季節性的新鮮蔬菜、水果、麵包、三明治、土豆、甘薯、牛奶、蛋、豆漿、豆花等。含有過多油脂、糖或鹽的食物如:薯條、洋芋片、炸雞、糖果、巧克力、夾心餅幹、汽水等,均不適合做為孩子的點心。果汁則每天不要超過240毫升。
孩子在學習用匙、筷子的時期,父母準備的食物要容易夾且食譜多變化,例如早餐吃麵包,午餐改吃麵,晚餐則可吃飯,當孩子吃不完時,父母可嚐試喂食。
要讓孩子喜歡上吃蔬菜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對於孩子的健康及排便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許多孩子不喜歡吃蔬菜,這點讓父母很頭疼。其實,要讓孩子成功的吃第一口蔬菜,應該從添加副食品的階段就開始訓練,讓他早點習慣蔬菜的味道。
添加蔬菜副食品時可先製作成菜泥喂孩子,等孩子慢慢適應後,再將蔬菜切成碎末,熬成菜粥,或添加到麵條中喂孩子。等孩子長出牙,有一定的咀嚼能力時,就可以讓孩子吃炒碎的青菜了。有些較粗長的青菜要注意切成適當的大小,以方便孩子咀嚼。對於咀嚼能力不佳或不喜歡咀嚼的孩子,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將青菜加入孩子喜歡吃的食物中,並且由軟至硬。
如何讓孩子愛吃蔬菜
1.改變食物的外觀:有形變無形(切碎、變成泥、打成果汁加上蜂蜜冰糖、以模型切割方式改變形狀)。
2.改變烹調方式:同樣的蔬菜可以利用不同的烹調方式做出不一樣的口感,注意色香味的搭配。
3.障眼法:可購買可愛餐盤增加孩子進食時的樂趣,將蔬菜剁碎包入餃子、包子、珍珠丸子中、把青菜與其喜歡的食物一起煮,喂食時,將喜歡的食物放在上方,不喜歡的食物埋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