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的元配夫人於鳳至一生單獨做出的最重大的決定,就是晚年在與張學良的《離婚協議書》上簽字。簽字之前,於鳳至給趙四小姐(趙一荻)寫了一封長信。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捧讀此信,熱淚盈眶。正是於鳳至的達觀、大度,使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終於成婚,趙四小姐得以陪伴張學良終身。現將此信摘登如下:
緹妹慧鑒:
時間過得真快,自從一九四○年我赴美醫治乳癌,已經廿餘年不曾見麵,真是隔海翹首,天各一方……
記得是一九二八年秋天,在天津《大公報》上,看到你父親趙燧山因你和漢卿到奉天而發表的《啟事》,聲稱與你斷絕父女關係。那時雖然我與你還不相認,但卻有耳聞。
你是位聰明果斷,知書達理的賢慧女子。你住進北陵後,潛心學業,在漢卿宣布東北易幟時,你成了他有力的助手。為了家庭和睦,你深明大義,甚至同意漢卿所提的苛刻條件:不給你以夫人名義,對外以秘書稱謂。從那時開始,你在父親和公眾輿論的壓力下,表現出超人的堅貞和顧全大局的心胸,這都成為我們日後真誠相處的基礎與紐帶!
你我第一次見麵,是一九二九年的冬天。我記得,那天沈陽大雪紛飛,我是從漢卿的言語偶爾流露中,得知你已產下一子,這本是件喜事。但我聽說你為閭琳的降生而憂慮。因為你和漢卿並無夫妻名分,由你本人撫養嬰兒,實在是件很困難的事。你有心把孩子送到天津的姥姥家裏,可是你的父親已經聲明與你脫離了關係,你處於困窘的境地。
我在你臨產以前,就為你備下了乳粉與乳嬰的衣物。那時我本不想到北陵探望,令你難為情。後思來想去,我決定還是親自到北陵看你。我冒著鵝毛大雪,帶著蔣媽趕到你的住處,見了麵我才知道,你不僅是位聰明賢慧的妹妹,還是位美麗溫柔的女子。
你那時萬沒有想到我會在你最困難的時候來“下奶”,當你聽我說要把孩子抱回大帥府,由我代你撫養時,你感動得嘴唇哆嗦,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滾落下來,你叫了一聲“大姐!”就抱住我失聲哭了起來……
漢卿後來被囚於(浙江)奉化,你已經由上海轉香港。我非常理解你的處境,你和閭琳暫避香港,完全是出於不得已!經我據理力爭,宋美齡和蔣介石被迫同意我去奉化陪獄。
嗣後,我隨漢卿轉輾了許多地方,江西萍鄉、安徽黃山、湖南郴州,最後又到了鳳凰山。轉眼就是三年,緹妹,我隻陪了漢卿三年,可是你卻在牢中陪他二十多年。你的意誌是一般女人所不能相比的,在我決心到美國治病時,漢卿提出由你來代替我的主張,說真的,當初我心亂如麻。既想繼續陪著他,又擔心疾病轉重,失去了醫治的機會。
按說你當時不來相聚也是有理由的,閭琳尚幼,且在香港生活安逸。我知你當時麵臨一個痛苦的選擇,要麼放棄閭琳,要麼放棄漢卿,一個女人的心,怎能經受得住如此痛苦的折磨?後來,你為了漢卿,終於放棄了孩子……
緹妹,回首逝去的歲月,漢卿對於我的敬重,對我的真情,都是難以忘懷的。其實,在舊中國依漢卿當時的地位,三妻四妾也不足為怪(依先帥為例,他就是一妻五妾)。可是,漢卿到底是品格高尚的人,他為了尊重我,始終不肯給你以應得的名義……
閭瑛和鵬飛帶回了漢卿的信,他在信中談及他在受洗時,不能同時有兩個妻子。我聽後十分理解,事實上二十多年的患難生活,你早已成為了漢卿最真摯的知己和伴侶了,我對你的忠貞表示敬佩……
現在我正式提出:為了尊重你和漢卿多年的患難深情,我同意與張學良解除婚姻關係,並且真誠地祝你們知己締盟,偕老百年!
特此專複
娣:於鳳至
於舊金山多樹城1963年10月
孫中山後代的遭遇
王豐楊素
孫中山的第一任夫人是盧慕貞女士,孫與盧氏育有三子女:孫科、孫延和孫琬。
孫中山的嫡子孫科,一九四九年之前就是國民黨大員,孫科並曾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短暫擔任過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長。解放軍渡江前夕,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公布的第一批戰犯名單中,孫科名列其中。
比較蔣、孫兩家,孫中山在台灣的後人,明顯不如蔣家來得“枝繁葉茂”,究其原因,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後,孫科和蔣家父子的關係,並不十分融洽,孫家抵台後不久,就逐漸透露出想離開台灣的意思。
據史料載,一九六○年代末期某日,“總統府”秘書長張群告訴蔣介石,截獲情報,稱人在海外的孫科想回大陸,且頻頻和大陸友人接觸,正在洽談回歸大陸的相關事宜。蔣立刻追問:這項情報是不是捕風捉影?張群也語焉不詳。